青岛在哪里(青岛的特色美食)

市北区,隶属于山东省青岛市,位于青岛市中部偏南,南接市南区,北接李沧区,东临崂山区,西临胶州湾。属海洋性气候,总面积65.40平方公里,辖19个街道办事处[1],总人口108.37万人(2016年常住人口)1949年6月,台东区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3月,台东区人民政府改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台东区办事处。1950年7月,恢复台东区人民政府。1949年9月,市北区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3月,改称市北区办事处(即市政府的派出机构)。1951年7月,改称市北区人民政府。1994年撤销台东区,将原市北区和台东区及部分四方、崂山区合并,组成新的市北区。市北区是老城区,商业繁华,胶州路、辽宁路、聊城路、威海路、延安路两侧都有商铺。青岛轮渡、青岛港客运站、小港码头等。都在这里。有海云安、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太平山等名胜古迹。2018年12月18日,民政部公布并确认了第三批国家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最终验收结果:市北区实验区圆满完成各项实验任务,最终验收结果为“合格”。。。

[2]

[3]

[4]

青岛在哪里(青岛的特色美食)

市北区是青岛的主城区之一。西临胶州湾,东接崂山区,北接李沧区,南接市南区。东西最大距离11.5km,南北最大距离9.9km,海岸线长17.83km,总面积63.18km2。

地质学

内陆地层极不发育,仅零星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千山组冲洪积物。冲洪积层分布在两个区域,一个位于东北福山后埠西部,南北方向大致呈椭圆形,面积约0.75km2,向东北延伸至崂山区北村。另一个地块分布在区域的东北角,位于杨家群村南部,是一条NE向的长条形地块,面积约0.4km2,实际上这两个冲洪积平原在空上是一个整体,但被市北区和崂山区的分界线隔开。层序上部有黄色、灰黄色含砾杂石和砾石,为全新世现代河床沉积;下部为全新统海相灰黄色细砂、中细砂、砾石中粗砂等。底部为黄色、褐黄色砾石砂质粘土、粘质砂、砂质粘土、粘土等。厚度从几米到十几米不等。

地形学

市北区的现代地貌是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中,各种内外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最剧烈的地质演化时期是中生代。燕山晚期,断裂活动达到地质史上的最高峰,岩浆活动强烈,奠定了现代构造格局和地貌。新构造运动表明地壳缓慢抬升,处于剥蚀状态,加上地表水系的影响,形成了该区广泛分布的侵蚀剥蚀低丘地貌。地形仅在海勃河河谷和沿海港口自西北向西小面积分布。

该地区地势东北高,西南第二高,中部和西北部低,向西北倾斜。该地区最高点位于东北部的徐家村东山,海拔207米。其次是东北部的红山,海拔136m;西南部青岛山,海拔125.8米,西部地势较低,只有蓄水山高80米。青岛西部的市北与市南分界线,基本以太平山(海拔150.2米)、青岛山、信号山(海拔123.7米)、观象山(海拔72.29米)、伏龙山(海拔84.6米)组成的沿海山脊为界。

市北区地势低平,海拔50m以下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5%。

水文学

海勃河是市北区唯一的河流,是一条间歇性河流,在浮山北麓流入胶州湾。发源于红山、错埠岭,全长约9公里。河流流向的变化:从源头到西吴家村,是东北,再转向西北。这条河在长途车站附近成为市北区和四方区的分界线。

气候

市北区位于青岛市中南部。受青岛优良的气候环境影响,大气湿润空大气,降水适中,雨热同季。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2.7℃;8月份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5.3℃。1月最低-0.5℃;全年气温为25.8℃。最高气温达到38.9℃,最低气温达到-14.3℃。年平均降水量662.1毫米,最高降水量达1253.4毫米,年平均风速5.2米/秒,以南-南偏东风频率最高,为该地区主导风向,其次为北北西风。年最大风速已达32.0m/s,最大风速达35.6m/s,年平均相对湿度71%,日照时数2481小时,日照百分率56%,蒸发量1357.3mm,雾日52天,降雪日14.7天。

土地资源

该地区土壤有三种类型,即棕壤、褐土和盐渍土,以棕壤为主。这三种土壤在该地区分布不同。棕壤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和山前缓坡;褐土主要分布在山区裸露土堆的上部;盐渍土分布在沿海地区。

水资源

地表水

该地区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形成的天然河流径流。由于地理位置、气候、下垫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地表水资源不仅贫乏,而且逐年变化很大,年内和不同地区分布不均。随着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气降水大部分进入城市雨水管网,最终通过涵洞和明沟进入海勃河。

地下水

本区地下水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由大气降水补给,海勃河下游主要补给河水。排泄形式主要是潜流垂直蒸发,平行排泄量较少。地下水位的变化决定了降雨周期的变化,同时受到降雨和人工开采的制约。

植物资源

区内有雪松、柏树、樱花、桃花、紫薇、金银木、国槐等200多种珍贵花木。

木本植物种类贫乏,常见的有毛白杨、白榆、刺槐、水曲柳、楸树、泡桐、加拿大杨及其杂交类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刘同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