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赶集网(苏州写字楼租赁信息)

在不久前举行的厦门市公安局造型大赛中,一个让“城中村”活起来的金点子获得了三等奖。这个被称为“智慧城中村”的金点子,融合了“以房管人”、“以面管人”、“以网管人”的科技模式,实现“城中村”的智慧治理。

项目发起人是80后罗阳。现任厦门市公安局新阳派出所副所长。他常说,“把科学技术和社区警务嫁接起来,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020年5月,罗阳因出色的防疫工作,升任新阳派出所副所长。他负责社区和人口管理等基础工作。更高的平台给了他新的压力和动力。

新阳派出所辖区人口约23万,其中外来人口18.5万,主要居住在新村和下洋社区两个“城中村”。尤其是新村是全市最大的“城中村”,流动人口占90%。该村面积仅3平方公里,治安管理难度极大。

如何管理好“城中村”?善于思考、喜欢研究新事物的罗阳注意到了大数据技术对社区工作的赋能,并下定决心要打造“智慧城中村”。

什么是「智慧城中村」?没有现成的模板。罗阳以问题为导向,将“城中村”的治理问题一一呈现:流动人口登记不及时、数据陈旧、欺诈宣传防范、治安隐患预警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他着手设计一个“聪明的方案”。文科生出身的他决定去柯彤办事处跟同学上课,参观科技企业,参加警用科技展。两个多月来,每天下班后,他都在所里熬夜学习警用技术知识,和专业人员商量修改施工方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在局域网上配备智能传感装置的低成本、多功能的“智慧城中村”建设方案落地了。

有了计划,谁来投资建设?罗阳找到新阳街道,当起了“推销员”:推广“智慧城中村”,进行治安管理、社区治理、招工、生产推广。通过房东见面会和上门拜访,向房东解释建设智能出租屋的好处。他这种“断腿断嘴”的努力,感动了楼主,也感动了街道。新阳街道决定投资200万元进行试点建设。

2021年7月,新潟村的“智慧城中村”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考虑到很多房东都是老人,不会使用输入系统,罗阳给每个房东发放了一个身份证阅读盒,方便房东输入信息。只需刷他们的身份证点击,租客的身份信息就会自动录入“厦门人”APP系统。

新村依托“智慧城中村”大数据技术,成功实现了“以脸管人”和“以网管人”的数据融合,可以精细化管理辖区实有人口,智能预警治安隐患,实现了从“徒步警务”到“智慧警务”的转变。

“智慧城中村”建设受到村民欢迎,新阳街道积极投入400万元加强设施建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马夕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