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不包括)

[文/观察者网鞠峰]

过去40年来,许多国家都在寻求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特别是考虑到中俄英法美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昨天,这个机制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变。

据法新社4月26日报道,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一项决议——任何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后,联合国大会将在10天内召开会议。所有成员都会对否决权进行辩论,任何代表都可以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值得注意的是,联大反对否决权的会议并不具有约束力。

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了该决议。近100个国家共同支持列支敦士登提出的这项决议。

联大通过决议,五常行使否决权后要加一道程序列支敦士登代表从外国媒体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该决议是两年前就计划好的,但在2月底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积极推进。然而,列支敦士登驻联合国大使克里斯蒂安·韦纳韦瑟(Christian Wenaweser)坚称,该决议“不针对任何人”。他只是说,这项措施将“建立一个新的程序”。

“这不是针对俄罗斯的,”韦纳韦瑟再次强调,决议“促进联合国发挥作用,促进多边主义,促进我们所有人就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发表意见,无论我们是‘五常’还是安理会成员。”

但是,联合国大会反对否决权的会议不具有约束力。即使所有会员国都对这一新程序表示反对,它们也不能迫使常任理事国放弃否决权。即使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也有权不回答其他国家提出的问题。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使告诉法新社,这项措施旨在让常任理事国在使用否决权推翻安理会决议时“付出更高的政治代价”。另一位大使认为,这将“把一票否决权的使用置于阳光下”。

五常中的美国、英国和法国支持这项决议。此外,乌克兰、日本、德国等。也加入了后援队伍。

俄罗斯和中国都不支持该决议,其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官对媒体表示,这将进一步“分裂”联合国。巴西和印度同样反对。俄罗斯还认为,否决权对于联合国工作的效率至关重要,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已经充分解释了它们的行动,因此没有必要再次开会为自己辩护。

这项决议将对美国和俄罗斯产生更大的“影响”——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从1946年到2022年2月,俄罗斯(和苏联)投票120次,美国投票82次。英国、中国、法国要少得多,分别是29、16、16倍。

美国因“美国优先”滥用否决权,不胜枚举,最近的一次是前年。2020年9月,一份关于外国武装分子打击“伊斯兰国”等组织的决议草案被美国否决,安理会其他14个成员国投了赞成票。然而,美国使用了否决权,因为它主张将外国“圣战”分子遣返其原籍国。国际反恐努力因美国而黯然失色。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丁夕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