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共享充电宝(共享充电宝怎么加盟)
共享充电宝的火,烧了几年后,有熄灭的迹象。
最近媒体报道小电科技面临人事动荡,有可能裁员2000人,涉及多个部门。
虽然官方否认了这种说法,但是共享充电宝确实到了一个转折点。
去年7月,连美团这种大公司都宣布放弃共享充电宝的自营点,全线收缩,更别说其他中小玩家了。
这只曾经被资本捧上天的“猪”要从神坛上掉下来?
光鲜背后的痛苦
回到2017年,移动支付和智能手机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的商业模式,其中共享经济无疑是最热门的。
在共享充电宝领域,仅2017年4月就有6笔融资,后续有20多家投资机构,包括腾讯、蚂蚁金服等巨头,累计融资金额近3亿元。其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如红杉、IDG、金沙江创投等。,也下了赌注。他们排队快,竞争激烈,战况快赶上“百团大战”了。
在所有狂热的资本中,只有王思聪表现出了“大家都喝醉了,我一个人醒了”(不)的态度,并发表了“如果共享充电宝能让我吃饱,我就贴吧证明”的经典言论。
事实证明,王老板还是有些先见之明的。
时隔五年,行业出现过热、降温、退出,形成寡头局面。前五名分别是怪兽充电、小店科技、珠芒科技、来电和美团。
他们的网点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的超市和商店,用户数量从3000万增长到4亿,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但他们已经被资本看好,后劲明显不足。截至目前,上市怪兽市值较IPO初期蒸发超百亿。其财报显示,去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仅增长0.6%。
原本备受期待的美团共享充电宝,被曝出高管离职,放弃自营岗位,转由代理商运营。小电科技想通过上市来摆脱困境,但是失败了。至今没有下文。
为什么这么远?
从去年开始,共享充电宝就因为涨价屡屡上热搜。每分钟10元的离谱价格让消费者直呼“买不起”,但实际上企业有苦难言。
充电怪兽2021年第三季度净亏损7940万元。2018-2020年,小店科技净利润分别为-3600万元、1.37亿元和-1.04亿元。
涨价的同时他们又走不出来,这是一个怪圈,但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
一方面,大多数行业企业采用直营模式,即向商家支付进场费和分成。这样商家就有了更高的议价能力,企业为了争夺积分也不得不打价格战。高昂的成本严重降低了利润空。
怪兽2020年营收28.09亿元,其中市场支出21.21亿元,占比75.5%。是典型的“路过财神”。
另一方面,成本的上升强化了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甚至让他们在害怕被骗中产生防御性,从而影响使用频率,造成恶性循环。
最后,随着用户增长的高峰,点的覆盖增加,留给企业走动的空空间急剧减少,反而会内耗更加严重。
出路在哪里?
改变现状,要从解决根本问题入手。
共享充电宝市场的存在毋庸置疑,但其竞争逻辑不是技术竞争,也不是网络效应,而是资源的竞争。
现状是“狼多肉少”,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部分玩家“下桌”或者合并企业。这样企业在与商家讨价还价时就有了更高的主动权,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进场费。
另一种方法要求玩家达成一致,避免过度内卷和资源浪费。比如把业务分成五五分,不要恶意违规。
毕竟如果大家都不注销,就算赢也不会赢,而且是建立在一千敌伤八百自损的基础上。最后谁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总之,共享充电宝行业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规则和游戏,这也决定了它能走多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刘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