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贷怎么关闭(微钱贷)
在接到自称“某金融公司”的客服电话后,张斌(化名)被电信诈骗20多万元。目前,警方已立案侦查。
9月20日,张斌告诉本报(www.thepaper.cn)9月19日上午9点,一个区号为021的座机号码打来电话。接到电话后,对方自称是某金融公司的客服。发现张斌在平台上有一定的借款额度,会影响他的征信,所以需要注销这些借款额度,恢复征信。
张斌说,由于对方明确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尾号,“一般手机也会拦截很多诈骗电话”,来电显示为正常座机号码。一开始对方要求张斌在APP上注销平台的金融贷款额度。这些原因,他都没多想。
在对方的指导下,张斌在APP上操作,但无法取消这些额度。方便说,因为他绑定了微众银行的“微贷”,所以不能注销。让他开通微贷查贷款额度。
张斌查了一下,小额贷款的贷款金额将近10万元。对方说他和张斌都不能取消贷款额度,需要专人操作。他指使张斌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款名为“云视频”的软件,并指示他先通过该软件进入一个网上会议室。
张斌说,在这次网上见面中,对方和“专员”一步步让他用自己的银行账户把小额贷款里的近10万元借出来,再从自己的银行账户转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按照对方的步骤,张斌把钱转到指定账户后,对方理财平台也就是张斌的信用额度仍然无法注销,因为发现他在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还有一笔影响征信的贷款额度。
张斌介绍,对方让他查“中银E贷”的贷款金额有10多万元后,让他先按照第一笔转账流程把钱贷出去,再转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张斌仍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区别。
张斌告诉该报,两次转账完成后,对方称自己在民生银行还有贷款额度。至此,张斌突然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挂掉电话后,他赶紧拨打110,到公安机关详细介绍了自己电信诈骗的全过程。
令张斌难以置信的是,他的手机被诈骗分子通过第三方程序设置为来电转接模式,以至于在整个被骗过程中,他无法接听任何来电。事后,张斌咨询警方得知,这是诈骗分子为防止受害人在诈骗过程中收到相关提醒电话停止转账或被其他电话打扰而屏蔽来电的手段。
张斌《立案通知书》显示,张斌诈骗一案符合立案条件,已立案侦查。
反欺诈和反欺诈警告:
本报今年5月曾报道,近年来,公安部、工信部、人民银行等部门深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推出“五大防骗利器”--全国反诈骗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全国手机卡“一本通查”服务、中国银联快速通APP“一键通
2021年初,国家反诈骗中心公布了十类高发诈骗类型,包括网络贷款、网络账单、“杀猪”、冒充客服退款、冒充熟人、冒充“公检法”、“推荐股票”、虚假购物、“校园贷”注销、买卖游戏币等。
针对“取消贷款额度”的诈骗套路,上海市反诈骗中心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已发布文章提示:
第一,核实官网身份。如果接到冒充客服的电话,不要相信。你应该回到原来的购物、贷款等官方平台或者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核实情况。
2.拒绝透露个人信息。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和密码应妥善保管,绝不泄露。
第三,不加好友不要打开视频。如果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者用各种视频会议软件分享视频,一定要果断拒绝!
四。千万不要转账,不要借钱。如果对方要求转账或者借钱,不要理会!肯定是诈骗!
5.谈征信不要慌。个人信用信息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果对个人信用信息有疑问,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刘夕,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