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谁写的(骆驼祥子好词好句)

资料来源:Dute

走过信号山脚下的大街小巷,手机计步器显示我已经走了一万步,我踏入了黄县路12号。一栋黄色的二层小楼,老舍的半身像和祥子拉车的塑像立在院内,院内墙上绘有《骆驼祥子画传》。这里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的诞生地,又称骆驼祥子博物馆。

2003年11月25日,英国政府在老舍从1925年到1928年与英国人艾杰顿合住的伦敦圣詹姆斯花园31号小楼挂上了蓝色的牌子,使这座伦敦住宅成为老舍在国外的第一个“作家故居”。灯市口西街府府胡同19号的史丹大院是老舍最后的故居,黄县路12号是老舍作为职业作家的第一个故居。

1936年秋,作家台静农来到黄县路12号,发现走廊里有一堆流浪汉,其中有一个带红缨的标枪。老舍每天早上练一套武术。现在来到这里,看到这个红缨枪,老舍在青岛的照片,还有1936年9月开始连载《骆驼祥子》的《宇宙风》杂志。感觉院子里那尊看起来像老舍中老年模样的雕像,如果换成戴着高顶礼帽、瘦脸、圆框眼镜的青年老舍的雕像,会更帅一些。另外,老舍的写作室里应该还有一个小酒壶。

老舍喜欢喝酒,他的诗里说“文章是生活,酒是灵魂”。众所周知,人们喜欢品酒。我在北京史丹大院的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老师时,见过老舍用过的一个小酒壶。在伦敦的冬天,当“整个城市都在燃烧着冒着黄烟的湿木头”时,他随身带着这个酒壶,以抵御潮湿和寒冷。想必老舍在伦敦大学图书馆用3p学生作业本写第一部小说《老张的哲学》的时候,偶尔会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扁壶喝一口。骆驼祥子出生的黄县路12号怎么会没有酒呢?

1936年秋,老舍辞去山大教员职务,在黄县路12号成为专职作家。他每天要写3000字才能满足日常开销,生活艰难。但他性格开朗,卖家赊酒请客是家常便饭。“有一样心意的客户,没钱买酒卖品”。景农说,有一天傍晚要下雪了,老舍突然穿着皮夹克跑来,叫大家去北平一家新开的卖炖羊肉的小饭馆开招待会。老舍喜欢画拳,苍劲洪亮,天真如孩童。《骆驼祥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北京山大的朋友雇的一个马车夫。在喝酒聊天中,虎妞和祥子的对话已经在老舍的脑海里产生了:

“我用牛骨算了一卦,知道你会回来,你说灵不灵。过来喝一杯!”

“我不喝酒。”

“如果你不喝,就滚。好心没好报。怎么了?”

在黄县路12中,老舍每天落笔后都带着孩子在路边的一棵大梧桐树下散步。在信号山脚下,有一片广阔的土地。他在山海之间沉思探索,让骆驼祥子从这里走向世界,给青岛留下了一个不朽的老舍,一个珍贵的老舍故居。

秦天,编辑,,审核员,李林喜,郑

(作者:谢亮)

本文来自【阅读特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李龙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