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实验小学(太师三附小改名为太原实验第四)

四年前,作为社区的配套学校,很多人对苏州工业园区新建的第三实验小学持观望态度:学校位置偏僻,农民工子女生源多,家庭教育支持有限,教师年轻经验不足,第一年只招收300名学生...

这样一个各方面都有共同起点的新建学校,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办好。

然而,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这所学校只用了四年时间,就成为了普通人眼中的优质学校。学校发展的秘诀是什么?

用顾超校长的话说,“身处高科技园区,学校的发展自然离不开,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从小就在孩子心里种下科技教育的种子,应该是学校发展的意义。”

四年来,第三实验小学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让科技走进校园,以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成长“养料”;同时,推动科技教育进课堂,不断深化课堂改革,促进高质量的教与学。

科技教育进入课堂主阵地。

近日,实验小学三中的家长赵勇和孩子一起完成了一项看似“无所事事”的暑假作业——不使用任何现成的组装材料和动力装置,设计一辆跑车。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之后,他和他的孩子都乐在其中。“虽然孩子们把时间花在‘玩’上,但是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我双手支持这种玩法,多多益善。”

玩得开心,学得好?

在第三实验小学的老师看来,秘诀在于让科技教育真正走向主课堂,“真正做”科技教育。与其他学校将科技教育视为“锦上添花”,只活跃于课外和社团活动不同,在第三实验小学,科技教育的基础和主阵地在课堂。

以学习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用证据思考,自觉运用科学思辨方法,科技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从学习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从注重知识积累转向能力提升。

如何让传统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学校老师把改革的刀刃对准了教材,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和巩固,实现了“新瓶装旧酒”。

做了31年理科老师的顾超带领老师们探索,试图基于研究问题重构教材内容。

以四年级下册的电路单元为例。根据教材的安排,单元分为“电与我们的生活”、“点亮一个小灯泡”、“简单电路”等八个板块,需要七个课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师们决定用四个小时代替原来的课本课表: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如何设计房间照片,如何安全用电,如何搭建信号灯。

根据课程的标准,老师们发现,通过以主题化、问题化和项目化的方式设计适当的内容,学生不仅可以学得更有趣,还可以学得更深入。

现在,这所成立仅四年的学校,已经完成了一年级到五年级理科教材的校本“转型”。第三实验小学科学教师在新学期要继续进行单元整合,对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完善项目化学习内容。如今,这些集体智慧已经成为学校里国家课程的后续。

从课堂外的绽放到课堂内的扎根,并不是一个容易的探索。顾超说,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需要教师克服巨大的教学惯性,重新对待教材和课程标准。“我们需要搞清楚教材编写的意图是什么,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让课题完成后的科学课仍然符合这些标准等等。”。

每个学科都包含科技资源。

科技教育是否只存在于信息技术课、科学课、综合实践课中?

第三实验小学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每一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从这个科学教室开始的科技教育,也因此扩展到了更多的学科。

初三上学期,语文老师王以“诗社小编辑”为题,进行了项目化教学设计。

诗歌主题分类、文章图片编辑、版面设计、完成装帧设计、展示报告……这堂从课本出发,又超越课本的语文课,整合了学校的语文、美术等学科的老师,让孩子们体验到跨学科学习的魅力。

艺术类也有科技资源。

如何按时间记录事情,如何区分事情的重要性,从别人的结里能看出什么?美术老师陈思佳从问题出发,开发了“打结记录事件”的课程,分发给孩子们,让他们通过动手和分享,走近这种古老的记录事件的方法。如今,四年级学生肖鑫仍然珍藏着这根彩色的绳子。

经过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对各阶段美术知识达标要求的梳理,去年,陈思佳成功申报了“基于中国传统图案传承与创新的美术特色资源开发”研究课题。

“从科学课堂的探索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新的技术和工具,而在于是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该校院长沈松明介绍,更多的老师开始把科技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通过基于问题的研究和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不仅达到了相关课程标准的要求,还通过表达、交流和协作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

老师改变了他们的教学,那么,真正的学习发生了吗?

从2018年开始,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姚对此进行了循证研究,以便进行跟踪评估。评估对象为全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在研究中,姚和他的团队把同区的一所小学作为对照组,把第三实验小学作为实验组。实验开始时,两所学校的学生在课堂成绩、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实验的进行,姚发现:“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有更强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与普通课程相比,学生对项目学习课的评价更高。”

顶层设计确保实施路径

有了方向,有了团队,如何保证科技教育在执行中不出问题?

第三实验小学从顶层开始,为课程设置了三维目标:通过健康、品格、技术,帮助孩子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通过友谊、自然和艺术帮助孩子享受生活;通过历史、科学和哲学帮助孩子理解生活。

“每一位老师都需要牢记这三个目标,努力从这三个维度帮助孩子成为心灵健康、快乐、自由的探索者和思考者。”该校STEAM项目负责人倪源说。

以校本课程《桥梁》为例,课程内容包括了解国内外各种桥梁,团队合作完成桥梁的建造、设计和展示等。从这门课程的客观维度来看,指向的是帮助孩子掌控和理解生活。

与很多学校零散的校本课程开发不同,在第三实验小学,以科技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基本上是系列化的,主要是利用节省下来的课堂时间进行。

“巩固了适合项目式学习的教材内容后,教与学的效率都得到了提高,课时安排也比教材少。”你业余时间做什么?顾超和他的老师们开始了新的思考。

“科技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创造力。所以,省下来的宝贵时间一定不能用来赶教学进度或者刷习题。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基于项目的学习课程。”顾超介绍,为了帮助教师从“以教为本的学习”向“以学为本的教学”转变,学校编写了教师培训手册,对项目学习的设计、组织和开展进行了精准指导。

“课程开始前十分钟,用提问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十分钟后,可以用小组自由讨论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进入班级核心环节后,教师要以探索者和解释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设计和制作……”这个暑假,学校迎来了一批新老师。在入职培训中,倪源重点解决了老师对什么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如何开发课程,如何布置作业的困惑。

从不被看好的阳澄湖畔新建的学校,到师生成长的新乐园,科技教育是引擎,正导致这里发生更大的变化。

“‘双减’的本质是回归教育教学规律。在我们学校,基于科技教育的教与学的全面变革,减轻了家长的焦虑,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增加了师生的兴趣,是‘双减’的可能路径之一。”倪源说,从薄弱学校到优质学校,第三实验小学的转折也印证了回归教育教学的常识和规律,将为学校释放更多的内生动力。

作者:本报记者单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高楠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