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随军条件(为什么不建议随军)

剑客三剑客

家属随军条件(为什么不建议随军)

三个火枪手

问:你会留在军队吗?

a:本来想跟着,但是排队太难了,就放弃了。

这是今年某超级大城市出台新政策后,一位机关干部的回答...

所有的路都通向同一个目标。任何时候都认为条件不够;当我们自身条件足够的时候,新政策出台,或者条件不够。

部队,这个永恒的话题,其实结婚后不久,干部股股长就问过我。而我的回答是:谢谢,不是随军。

首长问,你为什么不参军?退伍后还有一个部队待业补助,挺好的?我说,这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一笔钱就能解决的。

我知道科长也是好心,但这个决定也是我自己和家人商量的结果:我老家是省会城市,无论是家庭个人发展还是孩子教育,老家都比驻地好很多。

虽然参军后我们夫妻一家可以团聚。但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耽误了家人的就业和孩子的教育,不值得。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剑客决定不让家人留在部队,住在老家。结果失去了很多家人团聚的机会,但剑客还是值得的。我家后来的发展过程其实也证实了我的选择是对的。

家属随军条件(为什么不建议随军)

我曾经问过家人,说放弃这么一个相对“舒服”的选择和一个无偿的补贴,太可惜了。家人的话记忆犹新:我娶你不是为了你的工资,不能只看你有没有军队的收入。新时代的军人家庭也追求自己的幸福和价值,今非昔比。

2011年3月,《关于调整军属随军政策的意见》实施,大幅放宽军属随军政策。比如,驻全国一般地区的军队干部的家庭条件,将由副营级岗位或服役满15年统一调整为全连级岗位;取消驻艰苦边远地区军队干部家属随军条件;取消在特殊岗位工作的干部家属留军条件;四是驻京部队干部家属由正营级岗位或有15年工龄的副营级岗位统一调整为副营级岗位;驻艰苦边远地区士官家庭条件由三级军士长以上士官调整为四级军士长以上士官。

于是有人预言,随着标准的放宽,士兵待遇的提高,必然会出现“随军热潮”,即随军的军属会更多。但现实中并非如此。用一位战友的话来说,该留在部队的还是会留在部队,不想留在部队的也不会有大浪。更多的,还是理性的军队。

家属随军条件(为什么不建议随军)

你为什么不选择参军?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我跳槽之后,同事问我为什么放弃自主创业,选择计划安置?而我的回答是,我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个选择对我来说也是最好的。我想如果你问不想参军的家属和军人,他们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有人整理了这些年军人家庭不想参军的原因,不一定全面但也很现实:1。军人家庭在当地有稳定的工作,或者是职场精英,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和多年努力的成果。2.住处条件艰苦,不利于长期生活和孩子学习。3.家属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单位,随军后不能安置。4.军人打算以后转业到地方。一旦军人家属辞掉工作来到驻地,军人回到地方后,军人家属还要重新联系工作,帮助子女转移到外地。与其来回折腾,不如安心等待。5.家里老人无人照顾,军属放弃随军条件,留在家里照顾老人...

其实还有其他原因:信息时代,手机和网络非常普及,飞机高铁也四通八达,这些都让军人和家人的团聚变得更加简单方便。

家属随军条件(为什么不建议随军)

导向变了,军人家庭也有了自己的事业和未来。曾几何时,人们认为军人家庭的价值就是为军人守家,帮他们养老,教育子女等等,而忽略了军人家庭的价值和追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人家庭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发挥,有更多更高的追求,所以更愿意留在更合适的地方,军人的住所不是唯一的选择。

“硬实力”提高了,新时代的军人家庭也有了说“不”的资本。他们的能力和素质都很优秀,硕士博士都很普通,所以他们更愿意在更广阔的天空空中发展和奋斗,不愿意局限在自己家的小世界里。如果说以前我们是因为做不到才要参军,现在我们有了能力和基础,那么自然而然,天高任鸟飞。

从这些原因和选择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军人家庭,升级版的军人家庭“2.0”:他们有实力有能力,他们有事业可以追求,他们更踏实更自信,他们更理性更有长远眼光。从这种选择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军人家庭,更好的军人家庭,这是我们更愿意看到的。他们和“老军人家庭”有不同的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也提醒了我们,虽然他们的选择和我们预期的有差距,但是我们不能对他们的选择有别的想法。不管是不是随军,他们都是好的,都是用自己的行动为军人和军队建设做出贡献的,都是值得尊敬的。

无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都值得支持和理解。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我们认为的好的方式,不一定是军人家庭的最佳选择。所以,要多一些理解。我们提供选择。选择与否是他们的权利和自由。我们需要理解。

家属随军条件(为什么不建议随军)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种结果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实力的提升,国家和军队提供的更厚实的保障。所以,更多的军人家庭可以自己创业,找到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而不是只靠“补贴”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家给予军属就业创业的政策越来越多,让他们有了努力工作的信心和热情;最后,是因为社会对军人家庭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让军人家庭有了更宽松的工作环境。自然,很多军人家庭选择“突围”,而不是随军。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军人家庭不选择留在部队,理性地留在部队,也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积极的结果。这个我懂。其实我们也理解他们的选择。

家就是安心,安心就是国家安全,这其实是军队系统的立足点。无论是之前的现役军队,还是现在的理性军队,都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军人受尊重氛围的形成。我觉得陆军系统的初衷绝不是把所有的军属都带到驻地陪兵,而是给所有的军属一个温暖的心和安心,给有需要的军属一个保障。

同时,剑客也建议广大军人和军属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参军与否。比如新环境和现在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差距大吗?那里的就业比现在好吗?你有必要留在军队吗?还有别的办法吗?如果是随军,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得失,能不能承受...想清楚,问清楚,再选择。毕竟随军往往代表着一些权益的丧失,需要我们注意。

更何况,我们不要把军队和拨款挂钩,为了拨款而随军。补贴只是一种保障方式,但不是唯一的保障方式。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帮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同志们,你们以后会选择参军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高俊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