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是一线城市吗(最新中国二线城市名单)

来源:河南映象网

新冠肺炎疫情几乎扰乱了这座城市的一切。

这座城市关闭了几个月,

打破我们平时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那些原本强有力的支持,

看似稳定的行业规则、社会秩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都在改变。

中国经营报新一线城市研究院发布《2020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根据商业资源集中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群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五个方面对城市进行评价。

5个新一线城市列表

成都、杭州、武汉、Xi安

苏州、南京、郑州和长沙

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2020年新一线城市名单出炉

郑州稳坐新线。

根据榜单,2020年进入“新一线”的15个城市分别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Xi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与去年相比,合肥和佛山取代昆明和宁波,首次进入新一线城市名单。

今年,郑州第四次进入“新一线城市”,综合得分63.92,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9,比去年上升1位。三年来,郑州的总排名变化不大,稳定在新一线第二梯队。

纵观近五年城市商业魅力指数排名的动态变化,15个新一线城市大致可以形成三个梯队。今年的第一梯队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和Xi安。他们的综合实力强大:成都的生活方式极其多元,杭州以创新氛围引领未来可塑性,Xi安今年首次成为城市枢纽最高的新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包括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这些城市都是重要的商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基础雄厚,没有明显短板,在某些维度上有先天优势——比如交通枢纽在长沙、郑州,优质本土企业数量在天津。

从连续五年的数据来看,一线二线城市榜单一直比较稳定,但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新一线城市三线的激烈竞争。今年的新一线城市是合肥和佛山。他们的出现也把去年崛起的宁波和昆明推向了二线城市。

从枢纽城市到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

郑州从单维实力向多足发展转变。

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不仅对城市进行综合排名,还从商业资源集中度、城市枢纽、城市人群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五个维度对主要城市进行评价和排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郑州从枢纽城市转变为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实现了从单维实力向多足发展的进步和转变。

城市枢纽

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城市枢纽一直是郑州的加分项。今年郑州作为枢纽城市得分70.97,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八。

城市枢纽主要从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连接性、物流通达性、商业资源区域中心性等四个维度来衡量。是用很多指标来衡量的,比如高铁站的数量,民航城际航班的连通性,物流站的数量。

城市的枢纽地位从来都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必须放到城市网络中整体来评价。城市根据在不同城际交通网络中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上海和Xi安是典型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成都、昆明在民航城际联系能力上表现突出;武汉、南京是高铁城际联系的龙头城市;沈阳和长春作为东北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广袤的东北平原上的核心公路枢纽。

城市人的活动

今年,郑州的城市人活跃度指数有了长足进步,上升了8位,重新进入新一线城市前十,以62.72分排名第9。

城市人的活跃度主要从消费活跃度、社交活跃度、夜间活跃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它通过在线购物活动、Tik Tok用户活动和夜间出行活动来衡量。

一线城市之外,成都、杭州、重庆、苏州、武汉是最活跃的城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城市面貌。成都和杭州多年来一直在争夺这个指数新线的第一名——成都的夜间活跃度很有特色,而杭州的消费活跃度极高。

生活方式多样化

一场疫情让大家再次意识到城市多元化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今年,在生活方式多样性方面,郑州以65.33分位列新一线城市第9名,与去年排名持平。

生活方式多样性主要从外出新鲜感、消费多样性、休闲丰富度三个维度来衡量。用多个指标来衡量,比如餐饮的整体多样性、淘宝消费的多样性、JD.COM的图书销售占比、Tik Tok打卡场所的丰富度等。

出门新鲜指数会收集城市在正常生活中能提供的各种生活方式选择。打卡地点丰富度排名Tik Tok前五的城市包括杭、成、郑三个新一线城市;淘宝的消费多样性指数显示,过去一年,消费多样性增幅最高的前10个城市中,四川城市占了一半;马蜂窝的数据显示,杭州、南京是一线城市之外最受欢迎的城市;腾讯营销大数据显示,成都是最爱音乐的新一线城市,其次是东莞、Xi安、重庆。

未来可塑性

未来可塑性是一个着眼于当下,能够预测未来发展的数据指标。今年郑州的未来可塑性得分为68.77,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十。

未来可塑性主要从创新氛围指数、人才吸引力指数、消费潜力指数、城市规模和成长指数等四个维度来衡量,通过创业公司数量、毕业生留存率、年轻人消费能力、外来人口数量等多项指标来衡量。

与往年相比,今年东莞、佛山在未来可塑性的排名有了很大提升;相比之下,武汉、厦门等城市的排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智联招聘人才吸引力相关指标显示,海外留学生不再“扎堆”在北京、上海,而是更加均衡地去其他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毕业生的留存与地方高校资源实力的相关性在逐年减弱,人才的选择倾向于那些区域中心城市和新经济活跃的城市。

商业资源集中度

但在商业资源集中度方面,郑州未能进入新一线城市Top10。

商业资源的集聚程度是评价一个城市商业实力的数据指标。它从主流消费品牌对城市的青睐程度、商圈实力、基础商业发展程度三个方面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

上海一直是该维度得分最高的城市,得分显著领先于北京、广州、深圳。一年来,不断引入更多“亚洲第一店”和“中国第一店”,不断巩固在全国的商业品牌影响力。

河南17个城市上榜。

“二线城市”还缺空

除了公布新一线城市排名,这次还公布了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完整名单。除了郑州,河南还有16个城市上榜。河南上榜人数与前两年相同,但具体排名有所变化。今年周口、驻马店挤进三线城市,漯河、濮阳挤进四线城市。

2020年,河南有7个城市被列为三线城市,分别是洛阳、商丘、南阳、新乡、信阳、驻马店、周口。

7个城市被列为四线城市,分别是许昌、安阳、开封、焦作、平顶山、漯河、濮阳。

五线城市中有两个城市上榜,分别是三门峡和鹤壁。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郑州成功进入新一线城市后,河南一直缺席二线城市。

完整列表附后:

(CBN、大河金融立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丁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