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阳区(汉阳包括哪几个区)
关于汉阳,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秦朝时,今天的汉阳属南郡管辖,西汉时属江夏县沙县,东汉建武元年属专阳县管辖。597年,专阳郡改称汉津郡,606年,汉津郡改称汉阳郡。正是在这一年,汉阳作为地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61年为绵州所辖地区。宋朝时,建立了汉阳军及其所属的汉阳郡。1277年,元朝改汉阳军为汉阳郡,疆域属汉阳郡。1376年,明朝收回汉阳郡,降为州,汉阳郡属武昌郡。1380年,明朝废州,复置汉阳郡。清朝末年,汉阳府管辖汉阳县。不久,江汉路被废弃,其版图属于湖北省汉阳县。1927年,汉阳县(现属汉阳区)与夏口厅改汉口市、江夏县改武昌市合并,组成武汉市。至此,汉阳成为武汉的一部分。
可见,从汉阳这个名字出现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40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汉阳曾经覆盖了周边很多地区,但今天的汉阳仅指武汉市汉阳区。
在近代史上,汉阳有着特殊的地位,出现了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等外国企业。“汉阳造”步枪曾是中国军人的制式武器,服役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抗美援朝时期,“汉阳造”步枪的身影依然活跃在战场上。
汉阳自隋朝设立汉阳郡以来,一直是行政中心,在汉阳可以看到许多历史遗迹。
汉阳与中华民族的一位圣王关系密切。他是大禹。相传大禹在此治水,遇到水怪,闹了好几年。之后他弄了一只乌龟制服水怪,成功治水。灵龟化为山后,取名龟山。
今天,于吉在汉阳龟山的宫殿可以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已“追悼大禹,坐南海,立石雕赞秦德”,这是帝王个人祭祀的第一件事。此后,官方和民间对虞的祭祀活动持续了很长时间。
《明景泰万国志》载:原寺“在大别山(龟山)脚下,宋(1190-1194)间,农事大臣张体仁与在江汉取汉会,建寺祀大禹,以济之。”清代胡在《大别山志》中写道,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农业大臣张体仁督修大别山王宇寺。
明天(1621年-1627年),王宇寺被改成了裕济宫。在原有祭祀大禹的基础上,祭祀了后稷、巴元、巴开等18位传奇先贤。天启五年(1625年),湖广的政治使节张远方为于吉的宫殿题词,于吉的宫殿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清同治三年(1864年),虞姬宫再次重建,为砖木结构,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精湛的民间工艺。这座“宫殿”由正殿、前厅、左右回廊、天井等组成。,占地380平方米。
以上文献表明,汉阳王宇庙历史悠久,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期间曾被破坏、重建、命名,但今天依然存在,可见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那么汉阳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汉阳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具有成为良港的优势。东汉时,汉阳是水军的训练基地,负责运送军民物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今天的龟山附近修建了许多军事要塞。隋唐时期,汉阳进一步发展,成为重要的商埠。宋元时期,汉阳成为帝国专卖商品的集散地。明清时期,汉阳文化教育兴盛,官学、县学、文庙、书院相继建立。鸦片战争后,汉阳成为洋务运动的中心地区,以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为代表的企业相继崛起,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
看完以上内容,你会发现汉阳和你想象的大不一样。它不仅是武汉的中心城区之一,历史悠久,有辉煌,也有孤独,但从未停止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刘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