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到邯郸高铁(唐山到石家庄高铁)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实施意见。未来河北人的出行方式会有哪些重大改变?快来看看吧↓↓↓
指导思想
构建便捷畅通、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优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谱写交通强国河北篇章,率先全面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和美丽河北。
主要目标
到2025年
到2025年,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六纵六横一环”综合通道能力更加充足,“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建成。加强环京津一小时交通圈建设,市县之间连接一级及以上公路,县县之间连接二级及以上公路,乡镇之间连接三级及以上公路。世界级港口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运输服务空覆盖所有城市,通用服务空覆盖85%的县(市、区)。
到2035年
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全球陆海空立体互联交通格局全面构建,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群的综合交通走廊全面畅通,京津冀高效便捷交通体系全面形成,城市节点干线交通网络全覆盖。强力支持“513出行交通圈”(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0.5小时连接、京津冀主要城市1小时连接、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123快递货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重点任务
高速(城际)铁路
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强化石黄、雄安新区铁路交通枢纽地位,构建以京津石雄为核心的“环网”高速铁路网,拓展与周边省份的便捷联系,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的互联互通。
2025年前,完成京唐城际、金星城际、石横仓港城际等项目,开工建设雄商高铁、熊心高铁、津渝高铁,积极推进石雄城际、辽邯长高铁项目前期工作。
浦苏铁路
2025年前,合兴铁路建成投产,完成京通铁路等项目电气化改造,推进太西铁路等项目建设。
城市(郊区)铁路和城市轨道
到2025年,基本建成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重点实施石家庄中心城区至新三区(藁城、栾城、鹿泉)的城市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计划,推动邯郸、唐山等城市利用现有铁路资源运营城市(郊区)列车。
到2035年,石家庄、唐山基本建成多模式轨道交通体系,促进北京周边有条件的市县与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便捷衔接。
公路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张北地区和北京副中心区域高速公路网。
2025年前,完成京秦高速遵化至秦皇岛段、青兰高速涉县至金津界段改扩建、首都圈绕城高速成平段等项目,建设实施衡西高速、大广高速至景泰高速、吴荣高速沧州段等项目,推进郑雄高速公路研究工作。
到2035年,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1万公里左右,县级行政中心基本实现15分钟上高速。
公路干线
2025年前,完成G101(京冀边界)至偏桥段、G307衡水段等项目,开工S215河北天津边界至南大港段、G106馆陶环线路段等项目。普通干线公路里程达到2.2万公里。
到2035年,普通干线公路里程达到2.9万公里左右,乡(镇)行政中心基本实现15分钟上干线公路。
农村公路
2025年前,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总里程约19万公里。
到2035年,基本建成连接城乡、村村通、户户通、舒适畅通的农村公路网。
港口
秦皇岛港将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港口和现代化综合贸易港口;将唐山港建设成为服务国家重要战略的能源和原材料主枢纽港、综合贸易港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黄骅港将建设成为雄安新区的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和便捷海港。
秦皇岛港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港,依法依规引进国内外知名水路旅游客运企业。唐山港在巩固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加快集装箱和液化天然气码头建设。黄骅港将进一步发挥散货运输主通道作用,推进矿石、液化天然气、滚装码头、原油码头、液体化工码头建设。
民用航空站
加快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提升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支线导航空枢纽能级。
到2025年,完成邢台军民合用机场建设,改扩建秦皇岛、承德、唐山、邯郸等机场,加快沧州新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张北、魏县、萍乡等一批通用机场。
到2035年,计划形成“一枢纽、十支线、多点”民用机场布局,运输机场11个左右,通用机场40个,市级行政中心60分钟可达机场。
空气管路
以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为重点,差异化发展国际航线,强化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主要城市群的空中空交通网络。
到2025年,全省空中航线总数超过250条,强化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支线空中空枢纽功能,建设张世、石成等省内空快线,稳步发展周边国家和地区空中航线。
到2035年,在张家口、承德、秦皇岛等机场建设优秀文化旅游航线,逐步开通省内航班。推动开通至蒙俄、中西亚、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航线,逐步拓展欧美市场航线。
六纵六横一环
完善全国综合运输通道。完善省内“六纵六横一环”综合交通走廊,建设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群的多渠道、立体化、快速化交通主轴,加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在省内的连接、延伸和衔接,加密省内交通动脉。
2025年前,推进雄上高铁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完善京九、韩吉至汉昌、金雄宝信等通道。
到2035年,“六纵六横一环”综合交通走廊畅通高效,网络化程度和各类交通设施配置更加合理。
建设多层次枢纽城市
推动石家庄、雄安新区融入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重点建设石家庄、雄安新区、唐山-秦皇岛、邯郸等5个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积极推进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等7个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建设综合客运枢纽。
推进石雄、北京、天津等地以铁路、机场为核心的综合客运枢纽集群建设,在唐山-秦皇岛、邯郸等城市建设一批以铁路为主导、机场为支点的综合客运枢纽站,统筹推进公路客运站、铁路客运站、机场之间便捷换乘衔接设施建设,加强站城融合。
2025年前,在石家庄、唐山、保定、张家口、衡水等城市建设一批综合客运枢纽。
到2035年,旅客出行服务全流程更加便捷顺畅,从中心城区到综合客运枢纽基本实现30分钟到达,中心城区综合客运枢纽之间公共交通换乘时间不超过60分钟。
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到2025年,雄安新区“四纵两横”高速铁路网基本形成,“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高效运行。京津与周边县(市)的“半小时通勤圈”和京津与唐宝的“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省会都市圈多向联通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县(市)城乡交通一体化AAAA级以上比例达到85%。
到2035年,京津冀一体化交通体系、雄安新区交通强国先行区和省会都市圈多向联通交通网络全面建成,城乡交通深度融合。
提升智能交通水平。
2025年前,建设延冲、熊静等智慧高速公路,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同步推进船岸协同和码头岸电设施建设。
到2035年,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出行服务体系全面建成,雄安新区智能交通发展水平领先全国。智能公路和智能港口群骨干网全面建成,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达到90%。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刘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