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建燃油费(机建燃油费250没人管吗)

记者|薛冰冰

避开“冰淇淋刺客”,但不要避开“门票刺客”。

7月5日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第五次上调,收费标准突破历史最高纪录。不少网友嘲讽其为“机票刺客”,指单看机票价格不贵,却用机建燃油费“劝阻”,将旅客出行计划扼杀在摇篮里。

今年2月,中国航空空公司恢复收取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此后,短短半年时间,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连续5次上调,从最初的10/20元到100/200元,翻了10倍。

根据此次调整,成人票国内航线旅行附加费用150元起,不含国内飞机基建费;800公里以上的航班,机场建设费加燃油费可达250元,几乎等于一张机票的价格。不少网友大呼“我坐不起飞机”。

燃油附加费是怎么涨上来的?

两年多来,国内航线全部免收燃油附加费,旅客只需额外支付50元机场建设费。2021年11月曾一度恢复,2022年1月5日暂停征集。

然而,一个月后的2月5日,燃油附加费再次开征。此后,收取标准一路上涨,目前已达到100/200元的历史最高点。往年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最高也不过80/150元。

所谓燃油附加费,就是航空公司空收取的反映燃油价格变化的附加费。根据民航局规定,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与航空空煤油价格挂钩,由航空空公司在规定范围内自主确定具体收费标准。

当国内航空公司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低于基准油价(即燃油附加费起征点:每吨5000元)时,停止征收燃油附加费;超过基准油价的,在航空公司空公司自行消化部分成本增加因素的前提下,适当收取燃油附加费予以补偿。

机建燃油费(机建燃油费250没人管吗)去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快速上涨,导致国内航空公司煤油价格空大幅上涨,触发了征收燃油附加费的条件。随着航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燃油附加费标准一再上调。

化工市场价格指数供应商隆众资讯数据显示,中石油自2022年7月1日零时起上调6月份航空空煤油结算价格,上调幅度为1334元/吨;各炼化分公司供应并由航油调拨的航煤空煤油(标准品)含税出厂价为9715元/吨(在进口完税价格基础上下调60元/吨)给销售分公司。

对比近几个月的航油价格走势,可以发现涨幅在加大。5月,中石油空煤油出厂价7799元/吨,环比上涨4.84%;6月份为8381元/吨,涨幅为7.46%;7月份,增速达到15.92%。

机建燃油费(机建燃油费250没人管吗)哪些乘客被“劝退”了?

从最初的10/20元到如今的100/200元,燃油附加费在客票金额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在疫情的冲击下,中国的国航空市场仍在艰难复苏,机票价格低于正常年份。现在,机场建设的燃油费已经达到150/250元,相当于一些短途航线或航空公司专线的票价,有时甚至超过机票票价,形成“倒挂”现象。

费准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1日至7月5日,国内客运航班平均票价在727元至750元之间。其中,500元以下航班平均票价约占20%(不含燃油发动机建设费)。这意味着,近期约1/5的国内航班,飞机建造的燃油成本接近票价,或占旅客支付总价的一半以上。

机建燃油费(机建燃油费250没人管吗)以7月9日郑州-杭州为例,界面新闻记者搜索携程app发现,当天的20个航班中,约有9个航班票价在200元-350元之间,最高的航班票价不超过700元,机场建设和燃油费需要250元。

机建燃油费(机建燃油费250没人管吗)微博称,截至7月7日,“机票燃油附加费创历史新高”话题已被阅读2.6亿次,讨论4.8万次。大多数评论者抱怨燃料成本太高,许多人表示他们宁愿选择高铁作为未来的国内旅行。

对此,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认为,目前燃油成本已经创历史新高,继续上涨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民航相对高铁的竞争力,尤其是800公里以内航线与高铁的竞争会更加突出,这也是航空公司应该考虑的问题。

程也指出,燃油附加费的上调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影响不同,但对价格不敏感的商旅人士影响不大,对探亲、旅游的出行决策会有一定影响,尤其是中短途的出行,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高铁出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所副教授吴丽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燃油附加费的上涨可能会对一些价格敏感的游客产生影响。这部分人通常会选择机票价格较低的城市去旅游。在这种情况下,燃油附加费的增加相当于‘重大’,成本的增加是显而易见的。

界面上的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抱怨燃油附加费过高的网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或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比如有帖子说:“在外省读书的同学真的很惨,感觉心都在流血”,还有“本来打算订机票和同学去远方旅游,现在要重新考虑”。

这些旅客在民航市场的实力不容小觑。据同程研究院《2021中国旅游盘点及2022展望报告》显示,国内民航旅客年龄结构年轻化。2019年至2021年,16岁至23岁的新生代比例逐年上升,36岁及以上乘客比例下降。68%的新客来自二线及以下城市,年人均价格(包括机票和必要的税费支出等。)约合人民币747.7元。

作为国内廉价航空的领头羊,春秋航空空之前也对界面新闻表示,春秋航空空的粉丝群体中年轻人较多,线上用户与春秋航空空的客户群有较高的重合度。定位于中高端公务旅客市场的国航也在挖掘年轻旅客的潜力,自疫情以来陆续推出了多款青旅产品。

目前燃油附加费大幅上调,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对价格更敏感的年轻乘客。当乘飞机出行没有明显优势时,他们可能会更多地转向高铁等交通工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杭空公司的客运收入。

航油附加费能否覆盖增加的航油成本?

油一直是航空公司空公司最重要的成本项目。界面新闻此前梳理三大航的财报发现,疫情发生前(2017-2019年)三大航每年的燃油支出在251亿-430亿元之间;疫情爆发后(2020-2021年),航空空运输量下降,燃油成本支出减少到140亿-255亿元之间,但仍占总成本的较大比重。总体来看,近五年三大航的航油成本一直保持在总成本的30%左右。

由于燃油成本比重较大,一旦油价出现波动,将导致航空公司运营成本出现较大波动。上市航空公司在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中多次提到,报告期内业绩亏损增加,主要受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油价上涨两大因素影响。

燃油附加费可以适当缓解油价上涨给航空公司空带来的成本增加压力。春秋空董事会办公室主任、证券事务代表徐良6月16日表示,油价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仅次于2008年的高点,之后有创新高的可能。但国内客运燃油附加费政策有很好的对冲作用。

民航专家林志杰进一步分析了界面新闻。燃油附加费能覆盖多少航油成本增量,涉及很多因素,包括客座率、航班座位数、平均航程、油价水平等。以7月份航油出厂价计算,目前燃油附加费可以覆盖航油成本涨幅的65%左右。

春秋航空空董事会徐良此前也提到,一般情况下,春秋航空空的客座率在90%以上,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基本可以通过征收燃油附加费来弥补。目前以国内航线为主的航线结构下,这种成本转移的整体效率比疫情前更高。

民航专家林志杰告诉界面新闻,春秋航空空的座位数是业内同类型飞机中最多的,客座率也是业内最高的。所以燃油附加费的覆盖比例也是最高的。“春秋覆盖比例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左右。”

3-7月,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经历“五连涨”,逐月上涨。至于接下来的8月份是否会继续上调收费标准,林志杰告诉界面新闻:“目前航油价格比年初翻了一倍,预计8月份燃油附加费可能会降下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丁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