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古蔺县(古蔺县人民政府官网)

四川省古蔺县(古蔺县人民政府官网)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战役——八年抗战时期11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1.7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88万林州儿女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赤水河畔,创造了“扶贫壮举”,奏响了激荡人心的“谷林英雄歌”,铸就了不平凡十年的“奋斗印记”。

十年是时间的刻度,充满奋斗的回忆;十年是发展的标尺,镌刻着非凡的成就。古蔺,既完成了脱贫任务,又实现了摘帽目标,长远发展激发澎湃动力,开启“百强”征程。

擦亮“革命红”,引领振兴之路

走进四川常征干部学院四渡赤水分院泸州谷林教学点,一系列独具川南民居特色的吊脚楼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暑气退去、寒冬渐浓的当下,正在建设中的干部学院,弥漫着“拼经济、拼建设”的火热气氛。

四川省古蔺县(古蔺县人民政府官网)

红色的基因,镌刻在红色的印记里,沉淀在奋进的故事里。“项目自2020年10月开工以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9%,预计10月底投入使用。”古蔺县住建局建设中心副主任陈介绍,该项目规划面积286亩,总投资3亿元。建成后,将助力四川常征干部学院泸州四都赤水分院谷林校区打造全国一流的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基地。

四川省古蔺县(古蔺县人民政府官网)

寻找谷林的使能密码是革命老区的一个“红”。近年来,古蔺县深刻汲取“四渡赤水”精神力量,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谷林率先探索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模式等历史机遇,坚持“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双轮驱动,开展全覆盖红色资源普查,建立完善“红色资源名录和数据库”,创新性地开展“四渡赤水”宣传进景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企业。加快长征民族文化园古冲部分建设,完成太平渡机要馆改造提升、岩桑沟星桥景观建设、冰淇大道建设等15个项目,全力打造以“四渡赤水”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传承带,精心打造“红军长征入川第一县”核心IP,先后培育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省级红色旅游重点线路等68张国家级、省级名片。在全省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座谈会上交流红色旅游发展经验。谷林全力争创四川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先行先试、示范引领。

四川省古蔺县(古蔺县人民政府官网)

一片热土,豪情万丈。如今,漫步谷林,从县城到农村,从表象到核心,红色氛围、红色精神、红色力量正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红色不仅是谷林转折的亮丽底色,也是谷林跨越式发展的精神实质,让曾经的“革命热土”真正成为今天的“发展沃土”。

打磨“酱酒金”激活大引擎

10月4日,节日再次降临。“2022郎酒重阳下沙大典”在郎酒庄园吴家沟生态酿造区天元广场举行。放眼望去,新建的标准厂房巨大而令人叹为观止。郎酒集团董事长王军林宣布,郎酒今年生产酱油4.5万吨,储备18万吨。具有年产6万吨酱油的能力,重阳节当天全部投产。百年郎酒迎来历史最高产量时期。

四川省古蔺县(古蔺县人民政府官网)

寻找古蔺强县的密码,是赤水河畔酝酿的一盆“金”。近年来,古蔺县抓住省委推进川酒振兴发展、市委打造“赤水河左岸千亿级优质酱香酒产业集群”的战略机遇。古蔺县按照竞争发展、重点突破、整体发展的思路,坚持做优存量、强化增量、做大变量,规划实施了17个总投资1260亿元的重大酒业项目,成立了14个专班,为酒企全生命周期服务,成功签约。特别是重点培育二郎、茅溪、永乐、太平四大国家优质酱香酒产区,集中力量打造产区、酒企、品牌、窑洞、酒庄“五大集群”,全力推动酒类“十大工程”全速见效,努力实现以酒业为核心支撑的“千亿产业、千亿项目、百亿税收”目标。

四川省古蔺县(古蔺县人民政府官网)

在全县酱酒产业“连续四年突破百亿元”的强劲势头带动下,全县各项重点工作正在“融合”。谷林建成高标准农田11.35万亩,带动酿酒高粱发展20万亩,加快“1+4+9+7”现代农业园区梯队建设,创建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5个。农业特色产业规模达到75万亩,肉牛、生猪、中药材三百亿元产业加速成长。“一园三区”支撑的大理石、石灰石、方解石等绿色建材年产值如下。全县全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风力发电、液化天然气等低碳能源产业。继续突破发展,发展以优质酱香酒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带动的能量才能更大。

深耕“生态绿色”,保持本色

赤水河是英雄河,是酒河,是生态河。2011年,返乡创业的张赞在赤水河边的一个天然洞穴里开起了农家乐。

青山环绕,赤水涌动。镶嵌在悬崖边洞穴中的农家乐“赤水河公社休闲部”,因其生态优势和交通便利,受到市场青睐和顾客好评。“在这里打工,周边农民种植青菜定向销售,人均每年可增收近万元。”张赞说。

四川省古蔺县(古蔺县人民政府官网)

探索古蔺的《生命密码》,是生长在乌蒙山的一抹“绿”。从开办农家乐,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再到依托优质生态推进农旅融合,49岁的张赞带领乡亲们以绿养金,以绿变金,以绿炼金,让生活在乌蒙腹地的山区群众真切体验到了“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道理。

四川省古蔺县(古蔺县人民政府官网)

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山地村落不断涌现,是古蔺县构建生态价值实现以山地避暑、养生为重点的生活带的一片,也是扎实推进扶贫成果巩固拓展、有效对接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该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严格落实“四不丰收”,充分利用“五年过渡期”,继续推行“四级保障”责任制,实行战区作战模式,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裕。

“2021年,是谷林脱贫后的第一年。全县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2元,同比增长11.6%,居全市首位。全县没有‘一户一人’返贫!”古蔺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邹健说。

四川省古蔺县(古蔺县人民政府官网)

下一步,古蔺县将继续按照“充分发挥特色、彰显优势”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谋划实施生态立县、酒业强县、农业旅游富民三大战略,大力发展红、金、绿“三色经济”,加快建设“三大特色发展带”,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朝着“建设西部百强县、进军全国百强县”的目标坚定前进,努力打造泸州最具潜力、最具实力、最具竞争力的“南翼”核心增长极,为推动四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供稿:曹雪朱茂、古蔺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川南经济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张原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