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出三江口(中国有几个三江口)
(杨谈雍正二十三期)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一个情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就是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时的圣旨。其中一行是:
“我听过一句谚语‘皇帝出三江口,甲午战场’。”
那么雍正帝所说的背后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本期话题:为什么雍正帝在年羹尧的圣旨中说“皇上离开三江口,贾湖成了战场”?
一,
在真实的史料中,这句话确实存在,而且这句话是雍正帝自己在《大义凛然》中说的,出自雍正七年的圣旨:
“也就是像过去一样,‘皇帝出三江口,贾湖成战场’,流传了30多年。”
然后从雍正七年到三十年,差不多是康熙三十年。当时康熙皇帝亲自前往高尔丹,却在征服过程中病倒了。当他前来吊唁时,太子忧心忡忡,这让康熙皇帝大为恼火,他和太子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正是这个时候,江南有人传播了这句话。所谓“皇帝离开三江口,嘉湖成为战场”,就是真正的龙帝(不是清帝)会出现在三江口,然后嘉湖成为抗击清军的主战场。
三江口一般指曹娥、钱清江、钱塘江,差不多在浙江绍兴。清军入关时在江南大肆烧杀抢掠,如扬州那些悲惨的日子,所以当地民众有“反清复明”之意。这个谣言流传了三十多年,从康熙三十多年到雍正七年。
所以,从清朝的统治者来说,这是一个童话。这种言论的传播不利于统治!
那么是年羹尧散布了这种言论吗?
第二,
年羹尧中进士是在康熙三十九年,而这句话流传了十年。再说年羹尧也没在浙江绍兴做过官。一开始是四川广东做官,直到康熙四十八年才当上四川巡抚。
可以说此番言论与年羹尧无关,那么为什么雍正朝的雍正帝要年羹尧提这句话呢?
雍正帝给年羹尧的圣旨是这样的:
“我听过一句老话,‘皇帝出三江口,贾湖沙场’。这个岗位我用你,而且既然你也玩过浙江省的理论,我觉得你要是自称皇帝,那是你的宿命,我也把持不住。你自己不做,你管这几千兵,就不能允许三江口称帝。”
说实话,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份圣旨有什么感受?
我想年羹尧看到这个圣旨,心都凉了半截。可以说,雍正帝是在向刘备学习,但可惜他没有刘备那么仁厚!
刘备把一个孤儿托付给白帝城的时候说,如果阿逗失败了,你诸葛亮可以代替他,用这个仁来绑住诸葛亮。而雍正帝则利用这种仁心,把年羹尧往死里拽。这不仅仅是一个指令。其实字里行间,他对年羹尧嗤之以鼻。
当然,这句话没说“死”,意思是只要年羹尧你上台后老实,就不会有什么杀身之祸。
但是后来雍正帝食言了。为什么?
第三,
事实上,在杨的前两篇文章中,年羹尧的死亡过程也有详细的分析。雍正年间,明面上是年羹尧之死,暗线里却发现了雍正帝自始至终的偏执与无能。
在年羹尧心里,真的没什么好反对的。他一直在赌他与雍正帝的感情,这超过了他自己的生命。不幸的是,它对雍正帝来说并不珍贵。他更在乎的是,他的权力不允许任何质疑和挑战:
“看在上帝的份上,如果我背叛了你,天诛地灭。如果你背叛我,我不知道上帝会怎么惩罚你。”
雍正帝说得更认真了,甚至提到如果他年羹尧失败,天诛地灭。
事实上,这是他心虚的表现,也说明雍正帝此时已经杀了心,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借口。毕竟他们之间的感情就躺在那里,直接被抹去了,真的让人心寒,所以我提前给年羹尧打了预防针。
其实这一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上演。凡是口口声声说我以后会对不起你的,都是被雷劈了。往往是第一个对不起对方的人。生活如此,感情如此!
我们往往只强调我在这方面的努力,却不想去想对方的努力。我们只会记得对方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却想不到自己对对方造成的伤害。
所以,看到雍正帝的答复,年羹尧心里知道他会死!
四,
很多人觉得年羹尧傻。为什么他被降职后还这么高调?稍微收敛一点就不会死吗?
不行,就算雍正帝想留住他,那些看热闹的大臣也不会放年羹尧走。
其实他们的心理也很容易分析。他们只是嫉妒,类似于现在人们对财富的仇恨。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与此同时,他暗中反对雍正帝的回击公众的政策。
与其无所事事,年羹尧不如赌一把。事实上,年羹尧是在用两个筹码与雍正帝赌博:
一种是赌他们之间的感情。毕竟它帮了雍正帝太多,甚至整个大清江山都是年羹尧帮的。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个人感情上,雍正帝都知道年羹尧绝不会造反。如果他有怜悯之心,能饶他一命吗?
另一个是赌雍正帝的脸。雍正帝是个面容姣好的人。毫无疑问,自古以来皇帝都没有坏过脸。年羹尧赌的是当年雍正帝亲手给他穿上的黄夹克,意思是我年羹尧没变,希望你也不要变!
那些大臣估计他们知道雍正帝所说的年羹尧的叛乱。与其等他造反,不如先给他一顶造反的帽子!
于是刑部尚书为年羹尧和算命先生邹鲁做了一个假口“称帝”,供给雍正帝。雍正帝的指示是:
“邹鲁是一个无知的小人,虽然他的反叛情绪是真实的,他的行为尚未知道。”
可以看出,给年羹尧的指示看似警告他不要造反,但实际上,刚才说的正是杨。雍正帝只是提前为他即将到来的杀戮令找了个借口!
最终杀死年羹尧是几十个大罪的集合。有了这些罪,雍正帝认为他的反叛罪将是无用的。不管怎样,目的达到了...
让我们以年羹尧自杀后牧童唱的曲子来结束:
“妞妞妞妞在为谁忙?春耕后,他正忙于秋粮。他不怕风,不怕霜,不怕雨,不怕雪。他摇着铃铛,走来走去……”
我叫杨。我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雍正王朝。这是一部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上一篇回顾:《雍正朝》康熙皇帝为什么不杀了张德明这个说邪话误导人的道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金夕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