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的由来(我的家乡秦皇岛简介)
秦皇岛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游碣石,刻上碣石门字样,派燕人卢生下海求仙。他曾在此逗留,故名秦皇岛。
卢龙县巫山溶洞出土的文物证明,50 ~ 60万年前就有人在此居住。山海关区孟姜镇小茅山新石器遗址,山海关区高尖庄将军台新石器遗址,证明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掌握了更先进的生产工具,创造了更高的文化。
据文字记载,秦皇岛最早的地名是龚宇记载的碣石,属冀州。秦皇岛,位于古碣石地区,是一个商代文明繁荣的古国,都城就在今天的卢龙城附近。商朝灭后,孤竹归周;到公元前664年,孤竹被消灭,孤竹古国走过了1100多年。古竹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古国。
从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商人,到明朝1381年前的4000多年,秦皇岛地区一直属于辽西。明朝修建山海关,把秦皇岛和东北分开了,但在东北还是辽西文化。
商周时期是孤竹国的中心地区。春秋时期,妃子逃到燕国,燕国让妃子在这里建妃子。战国时期,此地属燕国辽西郡。秦汉时期,这里是东游朝觐和兵家必经之地。秦始皇第四次游碣石,刻碣石门。鲁胜、韩仲、后宫、史圣等燕方士被发配大海求仙求仙求药,故名秦皇岛。
春秋时期属燕国。飞奔燕国,并被封在今天的卢龙城西北,建侯国,成为最富有的地方。
中国,始皇帝秦,天下三十六郡,属辽西郡。
西汉时,属幽州。北部抚宁、青龙属北平县,抚宁西部设黎城县,卢龙、昌黎、秦皇岛属辽西县。费儒县设在卢龙城北,设在昌黎城附近。
从东汉到三国魏晋,再到西晋,秦皇岛属于幽州辽西郡。东汉时,费儒县设在今卢龙城北,临猗县设在阜宁关羽。西部属费儒县,东部属临猗县。三国时期,卢龙以北设费儒县,东部设辽西县、杨乐县。西晋、泾县和杨乐县位于城东,费儒县位于卢龙北部,林宇镇位于关羽。今天,卢龙和青龙的北部是费儒县,昌黎的西部是海阳县,其余是杨乐县。
东晋十六国时,此地为辽西郡,为颜倩、前秦、后燕、北燕四郡,郡位于阜宁以西。南北朝时期,属平洲。北魏时,卢龙市北设平洲、辽西县、费儒县,卢龙市设北平县、新昌县。阜宁市设在杨乐县。东魏时,卢龙城北仍设平洲、辽西两县,县设一市,北平县设卢龙市。北齐,在卢龙市北部,有州政府,卢龙市有县政府。县有费儒县、新昌县。
隋统一南北朝,将天下分为57郡。秦皇岛分为两部分:东部和青龙是辽西的柳城县,县城位于辽宁省朝阳市附近。西部,初属平洲,领新昌、费儒两县。开元六年(公元586年),费儒入新昌。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称卢龙,郡址在今卢龙城。
在唐朝,它属于两个国家。关羽以西为河北平洲,唐初为北平郡,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为平洲,所址在今卢龙城、凌飞如郡(今属卢龙城)、临猗郡(今属阜宁关羽)。2008年,飞如更名为卢龙,甚至将其设置在阜宁县(所在地)。
武德省第七年,林宇、阜宁两县属卢龙县,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设林语县。田童万岁二年(公元697年),改称石城县,天宝二年(公元742年),平洲改为北平县,甘源元年(公元758年),又改称平洲。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至开宝二年(公元743年),在鲁龙城设安东都督府,开宝二年(公元743年)改为鲁。关羽以东、长城以北属于河北颍州柳城县,州县都在今天辽宁朝阳市附近。今天,关羽是守卫和抓捕关羽的城市。
五十国,此为颍州、平洲之地。梁唐时期,卢龙市设立平洲、卢龙县。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契丹占领了晋、汉、周时期契丹占领的颍州、平州。之后,契丹改名为辽。
辽代,关羽、岱河属西南京路,平州、卢龙县设在卢龙城,并设辽兴军。昌黎城设颍州、广宁县,设邻水师;卢龙市以南的望都县;阜宁市是新安镇;颍州及诸郡属平州,关羽以东、岱河、长城以北属仲景路。在山海关,有郡县移邦安民,有部队宣扬善行。阜宁海阳镇,有润州、海阳两县,有海阳军。
金辽朝灭亡后,秦皇岛现在是一片黄金之地。关羽和戴河属于平洲,在中都路以西。在卢龙市设置平洲、卢龙两县,驻军兴平军;金代初,昌黎城仍属广宁县管辖,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改称昌黎县;同年,盛新安镇成为阜宁县(即现在的阜宁市所在地);辽代望都县仍保留,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称海山县。关羽、岱河以东、长城以北属京路瑞州,海阳郡设在今抚宁海阳镇,山海关为钱敏镇。
元代,关羽西部和岱河属中书省平洲。元太祖十年(公元1215年),平洲兴平军改为兴平府。中央元年(公元1260年),兴平府升级为平峦路,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因为这一带水患频繁,平峦路改名为永平路,甪直和卢龙县治都设在今天的卢龙城。元朝二年(公元1265年),阜宁(今阜宁市)与海山县(原海山县)合并为昌黎县(今昌黎市)。一年后,撤销昌黎县,重新设立富宁县和海山县。元初四年,昌黎县增阜宁、海山。元七年,恢复阜宁县,昌黎、海山两省划归阜宁;元十二年,复置昌黎县。关羽以东、岱河、长城以北属辽阳省大宁路,以南属瑞州总管理处管辖。大宁海阳千户人家都在海阳镇。它属于北部的鲁山县。
明初为永平路,属山东省。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名平鸾路,划归北平省。武四年,改名永平府,设府治;永乐十九年,直隶首府。政府管辖秦皇岛市的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县,县政府均设在此县城。当时阜宁县的管辖范围是东起山海关,北至青龙县以南。武四年,复治南建永平卫,山海关设山海关卫。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阜宁以北设阜宁卫,府治东北设东升,阜南建鲁,后建永平卫。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增设沿河营路、台头营路、石门寨路、山海关路,隶属冀州总兵,驻军。
清代属直隶通永道永平府,在卢龙城设府,下辖卢龙县、昌黎县、富宁县,均设在本县。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山海关设临猗县,阜宁神河以东土地归临猗县。现在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属临猗县,中属富宁县,西属乾安县。清初,山海关副都统设在山海关,直至清末。与此同时,山海围和阜宁围还保留着。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山海关镇总兵,台头营协驻副将军山海关路、石门寨路、沿河营路,均驻军。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山海关连长被裁,改设副将;应永游击队改为山勇会副司令员;司法院副总将改为将军;台头会副总裁被裁,设师,后改伦理;山海关路和石门寨路将会师建制;削减黄土岭的参与,改变他的伦理;晏婴路将改为驻军路。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阜宁卫并入山海卫,乾隆二年山海卫废。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蔡山海关中将统一为山永协,顺治十三年,设普和营。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山海关道司改为游击,道光二十八年迁至永平府。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矿务大臣张仪批准秦皇岛辟为商埠,相继修建了煤炭码头。此后,秦皇岛经济发展迅速。
建国后,裁卢龙县,保留永平府、昌黎县、阜宁县、临猗县、直隶省。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恢复卢龙县建制,撤销永平府、卢龙县、昌黎县、阜宁县、临猗县,隶属直隶省金海路。所有郡县都设在这个郡,管辖范围与清朝相同。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撤销金海路,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卢龙县、昌黎县、阜宁县、林宇县直属于河北省管辖。第二年,在青龙双山子镇设独山局,建青龙县。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青龙县在大杖子镇(今青龙镇)正式成立。克乾安县、阜宁县、临猗县境内长城以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是晴隆县,属热河省管辖。同年,塘沽协定签订后,此地成为所谓的“非军事区”。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在通县成立伪“冀东反共自治政府”,下辖卢龙县、昌黎县、阜宁县、林宇县,各县相继成立伪县政府。
从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到解放,这里建立了双重政权。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42年建立了清(龙)府(宁)林(玉)绥(中)陵(元)联合县府,钱(安)鲁(龙)府(宁)昌(李)联合县府等抗日民主政权。
1943年,上述两个联合县办事处改建为青龙-凌源-绥中联合县、林宇-阜宁-昌黎联合县、乾安-路-阜宁-昌黎联合县、昌黎-乐亭。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联合县,恢复县制。青龙县委、县政府设在青龙镇,后迁至双山子,1949年底迁回青龙镇。阜宁县委、政府设在沈河,后迁至太营、后石河,1949年初迁回阜宁市;在山海关建立临县县委、县政府,后迁至蚂蚁沟,1948年迁至阜宁海阳镇;昌黎县委、县政府设在昌黎荒村,后迁至乐亭姜各庄,1948年迁回昌黎市。卢龙县委、县政府设在卢龙市,后迁出县城。
1945年11月,国民党军队入侵解放区。临猗县在山海关,抚宁县抚宁市,昌黎县在昌黎市,卢龙县在卢龙城,相继建立伪县政府。以上各县除青龙属热河省外,均属河北省管辖。
1948年,秦皇岛解放。
1984年4月,秦皇岛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14个进一步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
1990年,北京亚运会唯一的外部场馆——秦皇岛海事体育场正在开航。
2008年,秦皇岛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成功举办了相关奥运赛事。
名称来源
秦皇岛市
秦皇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唯一以皇帝命名的城市。历史上秦皇岛指的是港区老码头附近的小半岛。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两百多年前,秦皇岛还没有和陆地相连,四面环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岸泥沙堆积,逐渐演变成一个半岛。
秦皇岛最早的地名是龚宇记载的碣石。相传秦始皇命人沿着沙滩选一个美丽的地方入海。在碣石山东北80多里的海岸上,发现了一个翡翠般的小岛,风平浪静,适合船只航行。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临碣石。当他登上小岛后,发现这里的风景极好,苍松翠柏。他让一个叫鲁生的炼丹师下海求仙求药。后又刻下“秦始皇问仙入海处”碑作纪念,故名秦皇岛。
海港区
海港区是秦皇岛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秦皇岛的东南部,南临渤海。它因秦皇岛港而得名。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外贸港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港。
山海关区
山海关区位于华北和东北交界处,因山海关而得名。山海关位于中国东北的渤海湾,北临燕山,南临渤海。在古代,在危险的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地点称为山海关。六百年前,山海关最早叫山海关。山海关只有一座城墙很薄的土城。明朝洪武年间为加强都城防御,在山海关内修筑山海关进行设防,因依山傍海而得名山海关。
北戴河地区
北戴河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因地处戴河以北而得名。戴河古称御水,辽代至明清称“雨荷”。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因为东源的沙河经过戴家庄,戴家有举人庆祝这条河变成了戴家河。民国时期,简称戴河。
昌黎县
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部边缘,东临渤海,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和“中国干红葡萄酒城”。据考汉之交的李郡,东汉改为昌黎郡,三国时魏朝设昌黎部,意为黎族人民昌盛。
抚宁区
抚宁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临长城。唐初,突厥迅速崛起。当时北方的分裂势力几乎都投降了土耳其人。唐武德二年(619年)设立阜宁郡,以“抚吾李殊,定吾儿女”命名,意为安抚百姓,使妇孺安生。
卢龙县
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卢龙县,是殷商时期古主的都城。2009年被授予‘中国古竹文化之乡’称号。隋十八年(公元598年)设卢龙县。秦汉长城的古老堡垒被命名为“卢龙塞”(在今天河北省喜峰口以东的地区)。它是以黑山和龙的形状命名的。卢龙塞地名由“卢龙塞”转自。卷三:《大明直隶名地志》:《元和志》说卢龙镇有山如龙,为黑色,郡取此名。该镇和县以西190英里。”“陆柘、黑野、龙柘、水冶,北方人叫黑水陆长。“所谓黑水,是指青龙河,青龙河在卢龙县与滦河汇合进入渤海。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属于燕山山脉东端,地形呈马鞍形。满族人口占65%,故以青龙河命名。青龙河从北到南贯穿全县,与滦河汇合。传说这里曾经住着一条青龙和一条黄龙。每天干旱的时候,当地人都会向他们求雨。他们要青龙的时候,总是要什么给什么。他们问黄龙的时候,不仅不下雨,还经常刮大风,下冰雹。因此,人们尊敬青龙。黄龙看到大家对自己的冷漠,非常生气。后来青龙和黄龙打架,黄龙被青龙的喉咙咬了一口,倒地而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马原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