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第八章主要内容(骆驼祥子第八章主要内容20字)
从今天开始,带着女儿走进中学,一定要读名著《骆驼祥子》,每天分享一篇读后感。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比起七年级的孩子,不容易读完,读透。
所以这次我根本不想看什么助教要求,也不想参考所谓的《名师指南》等资料。我只想纯粹从一个70岁母亲和一个12岁孩子的角度去品味。或许少了一些“完成任务”的功利,我们才能尝到自己的味道,真正走进祥子的生活世界。
[阅读章节]第十九章-第二十一章
葡萄妈妈指南:
祥子毕竟病得很重,休息了一个月不拉车,虎妞那点积蓄也快花光了。
小福子因为和祥子多了几句话,被虎妞认为是勾引。虎妞一怒之下,和小福子彻底分手,在画院里到处诋毁她。
毕竟小福子不行。为了唯一的“生存”,她跟虎妞跪下赔罪,虎妞又跟她和好了。
可惜不久后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只好卖车安身。毕竟小福子对祥子的感情失败了,祥子连自己都保不住,更别说承担小福子的生活了。
独自离开画屋的祥子又开始拉包月了。
他又一次陷入了一个女人的诱惑——这次那个女人叫夏太太,祥子染上了一种说不出的“性病”。
祥子又辞职了,真的自暴自弃了。
和其他司机一样,他开始懒惰,懒惰,自私。
以前勤快、努力、上进的祥子死了。现在只剩下祥子一个看似高大的身躯。
这三章也是本书的重大转折:虎妞之死,预示着祥子的放纵从此开始。
【女儿葡萄的问题】
1.祥子和小福子是不是有一腿?为什么虎妞突然对小福子这么残忍?现在的孩子胆子很大,什么问题都敢问。的确,我们低估了她的理解力。
——事实上,祥子和小福子没有私情。在那种情境下,大家都是生于恶业,欢喜是温柔的,祥子和欢喜只是同舟共济,互相安慰。但是,虎妞占有欲很强。她已经尽力困住祥子了,自然不会轻易与人分享。所以当小福子和祥子走近时,他们就会提高警惕。只有对小福子“狠心”,才能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服。
2.夏太太像不像虎妞?为什么祥子见到虎妞总觉得有虎妞的影子?(女儿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老舍先生其实是含蓄地暗示了。)
——你细细品味作者描述“她身上总有一种像虎妞的东西,不是那些衣服,也不是她的样子,而是某种态度或表情,祥子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形容。”
说明夏夫人的长相绝对不像虎妞。祥子之所以总是看到虎妞,只能想象她和虎妞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面部表情充满诱惑,想要征服祥子的占有欲。
3.虎妞死了,为什么祥子越来越堕落?他不喜欢虎妞。他不应该开心轻松吗?这个原因很复杂,要从多方面去理解。)
——虎妞虽然不是祥子心目中的理想伴侣,但在那个悲惨的年代里,她是无助的,虎妞是小说里为数不多的对他好的人。这个女人强势但能干,庸俗但大方,能在经济上帮到他。当她到家时,她可以吃一顿热饭。经历了风风雨雨的祥子,终于有了“家”的感觉。现在虎妞死了,她生的希望也破灭了。她应该为谁工作?好像没了。没有精神支撑,人就会散漫,放纵,懒惰。这是祥子之后。
【葡萄妈妈的问题】
1.虎妞是怎么死的?仔细想想虎妞死的真正原因?
——她生孩子的时候,一直没生,死了。可能是那个年代的交付技术太差吧。助产士走后,她雇了一个奶奶陈二装神弄鬼,这也耽误了强抢救的时间。
(嗯嗯,女儿的想法还是有一部分是对的。深挖一下,其实是这个社会对虎妞的间接“杀害”。因为生孩子不是问女巫这种封建愚昧的做法可以实现的。如果祥子及时花钱请了医生,也许能救他一命。)
2.为什么祥子最后拉起了包月,却又辞职了?这从书上看清楚了吗?
——祥子这次拉包月的主家是夏先生。夏太太和虎妞一样的心态,整天想勾引祥子。祥子不再是从前那个单纯的人了,但终于抵挡不住诱惑,和夏太太发生了亲密的关系。于是祥子离开了夏家。
(女儿的分析很肤浅,最重要的一点是夏太太给祥子传染了一种说不出的“性病”。这是书里含蓄暗示的,但女儿没看懂。)
3.虎妞死后,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这是本书的一个重大转折?
——虎妞死后,祥子不再像从前那样干净,勤劳,积极。他还是拉车,但是他懒,懒,不在乎车,也不想再买车了。我觉得只要每天能赚到足够吃饭的钱,这就是放纵的开始。
每次都需要总结这种类型的问题,女儿的高提炼能力还是需要加强的。虎妞的死,对祥子是最致命的打击:再怎么努力,生活都会给你一击。现在,没有了值得奋斗的目标,他失去了所有生活的动力。)
4.看到小说的这个阶段,你预测故事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祥子死了吗?这么辛苦的司机,会不会像那些可怜的人一样,最终病死或者饿死?因为书里两次提到祥子拉黄包车生病,自以为强壮的祥子撑不住了。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最终会厌倦拉黄包车的艰辛和贫穷。
(虽然老舍先生在小说结尾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结局,但那个暗示已经在告诉我们,在人吃人的旧社会,祥子的结局一定是“死”了。灵魂死后,人也活不长了吧?我女儿的想法还是对的。)
5.在这些章节中,作者使用最多的描述技巧是什么?哪些具体的描述最吸引你?
——我觉得是对人性和内心活动的描述。
看到这几章,很多都是讲祥子的内心活动,而且都是总结性的。尤其是祥子拉车的状态,很多细节描写,都透露出祥子的巨大变化。(女儿居然用了“人性”这个词,感觉高了很多。确实有这样的第三人称概括。我很高兴她能看懂。)
[特色方言和关键词汇理解]
慌,苦汁,吊棍,运输公司,窑子,吃本平,接生婆,生孩子,瞎了眼糊,等一会儿的q q,停滞,拖着,打个浮儿,完成利落,拖延,狼性鬼嚎。
[阅读形式]
我一直喜欢在纸上阅读纯文学作品,所以希望能引导女儿爱上这种阅读方式。
所以我走进骆驼祥子,我采取了这样的形式:
第一步:让女儿自己读第一遍,然后用她自己的语言跟我复述章节,就像讲故事一样;
第二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可以大胆提出任何问题;
第三步:我针对章节内容提一些问题,让女儿思考和回答;
第四步:我阅读系列章节,回答女儿的问题,引导她理解作者更深层次的含义。
第五步:等整本书看完,再让她看一遍同名电影。(建议先不要看影像,孩子会有依赖;加强理解单词的深度,养成“啃书”的习惯)
说实话,老舍先生文字的魅力远大于影像的力量,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母女每天走进《骆驼祥子》系列:以自己的视角读名著,让孩子爱读书。感兴趣的家长,欢迎一起讨论~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何熙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