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端午节(每年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端午节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事实上,我们的传统习俗包含了许多典故和养生之道。

吃粽子

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几千年。每到端午节,中国人都要蘸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事实上,在古代,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祭祀爱国诗人屈原。起初,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煮糯米或蒸饺饼喂河中的鱼,以保护投汨罗江的屈原的身体。后来就成了惯例。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吃粽子来表达对屈原的敬意和怀念。

艾蒿

端午节,人们在庭院前和屋檐下挂艾草或菖蒲。蚊子害怕这种气味,所以可以驱蚊驱虫。菖蒲叶形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以斩断万恶,保平安幸福。人们会将菖蒲雕刻成“小人”和“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以求好运。

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据说古时候楚人因为不忍心弯到河里而死,所以很多人划船赶去救。他们赶到洞庭湖,但屈原仍然不见踪影。从那以后,在五月初五,人们要划龙舟来纪念屈原。主要目的是通过划龙舟的方式驱散河里的鱼,防止它们吃掉屈原。

系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五色是吉祥的颜色。因此,在节日的清晨,成年人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在手腕、脚踝、脖子上系上五色线。绑线时,禁止小孩说话。五色线不能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第一场大雨或者夏天第一次洗澡的时候扔到河里。据说小孩子穿五色线可以避免蛇和蝎子的伤害;把它扔到河里,意味着河水会把瘟疫和疾病冲走,让孩子们平安健康。

涂雄黄酒

端午节前后,我国南方许多地区进入雨季,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和害虫的活动和繁殖。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它含有有毒的砒霜盐,当害虫闻到它的味道时会中毒。人们可以通过涂抹它来避免中毒。端午节用雄黄酒兑酒制成雄黄酒,洒在房间角落和床下,有强烈的灭蚊杀虫作用。

豆白草

在古代,每到端午节,人们会一起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打草嬉戏,逐渐形成一种习俗。游戏中的两个参与者将拿着草面对面站着,双手握住一根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两个草勾在一起,双方各自往自己的方向拉草。谁折断了对方的草或花茎,谁就输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陈书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