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是什么意思(微言大义暗寓褒贬是什么意思)

俗称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古往今来,民间流传着许多好对联,得到了知音的赞赏。

我是一个真正的游泳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者。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欣赏四句精彩的对联,内涵丰富,发人深省。

第一联:死后无二道知;你想要一个忠诚的名字吗,先生?

这幅对联背后有一个故事。现在先讲故事,再讲对联。李邦华是明末大臣。曾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当李自成的军队入侵北京,外城失陷的时候,李邦华来到了文天祥的祠堂。

文天祥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李邦华也是江西吉安人。文天祥殉难,李邦华拜文天祥在国破家亡时的精神地位:“在邦华乡读书,我们就死在国难中。请向你酒泉的丈夫学习。”

李邦华的意思是,他是文天祥同乡的后代,应该效法文天祥,殉道。果然,李邦华在文天祥祠堂用白绢上吊,慷慨赴死。

后人将这座祠堂改名为“重耳祠”,上面的对联就是祠堂的对联。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幅对联是一幅嵌名对联,其中巧妙地嵌入了“两信”二字。

微言大义的4副绝妙对联,内涵丰富,令人深思

看对联的意思,第一联的意思是国家危难之时,后继无人,只能效仿文天祥而死。说到底,文天祥、李邦华这些忠臣其实是不要忠臣的名声的。

因为,与其等着国家倒了,少数人得了忠臣之名,不如在国家陷入混乱之前,纠正并扶持国家。真正的忠臣只是不想要忠臣的名声。他们只关心国家的命运。

不得不说,这幅对联简洁,却内涵丰富。既有文字上的独创性,又有思想上的深刻性,着实让人佩服,感触颇深。

微言大义的4副绝妙对联,内涵丰富,令人深思

第二联:花开花落,和尚落,富贵贫贱;去云,还客。

这幅对联是清代才子郑板桥赠给镇江焦山和尚的。上联说花开花落,各有不同。也有穷和尚和富和尚。在潜意识里,它意味着焦山的僧侣可以安于贫穷,能够适应贫穷而清淡的生活。

最下面的链接是从镇江的地理位置来看,镇江是古代航运的重要枢纽,所以在镇江可以看到来往的船只。古人云:“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游客来来去去都是为了利益。

焦山和尚天天看着别人争名夺利不动心。这是一个伟大的冥想努力,所以郑板桥用它来赞美和尚娇山。

当然,如果从背景来看这幅对联,还是觉得很迷人,耐人寻味。叠音词的运用反映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一颗心能安定下来,就无忧无虑了。

微言大义的4副绝妙对联,内涵丰富,令人深思

第三联:使雪热论;和梅比,我还是胖。

这幅对联是一位古代文人的自题对联。对联里有一个“冷”字。雪虽冷,却保持着独立,保持着冰心。所谓“冰心在玉壶”,可见其忠。

“薄”字藏在下联。梅虽然瘦了,但并没有改变她的正直,她还是要在冬天绽放自己的光彩。这是自恋,也是对崇高人格的追求。

换句话说,对联看似自嘲,实则得意。用“热”和“胖”来突出“冷”和“瘦”,不仅文艺,而且发人深省。

微言大义的4副绝妙对联,内涵丰富,令人深思

第四联:穷书生为什么要做官?活菩萨生来就有点良心。

这幅对联是古代某地的县令李丹成写的。他写的这幅对联,虽然本意是自我标榜,但其中的味道实在耐人寻味。古人常说,修身、治国、平天下。但很多儒家子弟读书,表面上是为了天下民生,实际上是为了名利,只是把读书当成敲门砖。

一旦他们获得了名利,许多人就忘记了他们的真实意图,而是因为他们过去的贫穷而误入歧途,肆意夺取他们,毁灭人民。可以说古代很多贪官都是这种没心没肺的人。

所以李丹成在对联中说,穷书生虽为官,不能忘根。他仍然不得不过着贫穷的生活,而不是寻求快乐。如果还有一点良知,那就可以称之为“活菩萨”和“父母”。这在现在看来还挺有意义的,让人深思。

微言大义的4副绝妙对联,内涵丰富,令人深思

你还知道哪些好对联?你写过对联吗?我每天写关于传统文化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收藏转发我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刘楠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