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记主要内容(三毛流浪记主要内容50字)
1948年,中国著名艺术家张乐平创作了漫画《三毛的流浪》,受到当时全国人民的广泛欢迎,三毛形象初步确立。当时刚刚成为独立电影人的韦布打算把它拍成电影,因为安排在解放的关键时期,电影拍摄时全国正迎来解放,所以这部电影可以算是对祖国建国的致敬。三毛的故事不仅幽默,还展现了孩子们在艰苦生活中的智慧和坚韧。
1949年10月,《三毛的流浪》全国公映,引起巨大轰动。所以这部电影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国产正片,也是很多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的童年记忆。提起三毛,很多人自然会想到头上的三根倔强的长发,这应该归功于当时化妆师辛韩文的努力。这个生动的形象让人眼前一亮,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自然像河流一样流淌。
用精湛的艺术来打磨一部电影,需要各种因素的配合。这部电影的经历其实和三毛的人生经历一样坎坷。当时导演甚至收到了几封不知名的警告信,上面写着“三毛的故事不准搬上银幕,三毛再这样下去小心脑袋”,等等。上海的风雨环境不仅没有打击创作者的意志,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一定要把这部儿童故事片拍好。
电影的难点不在于故事本身,最重要的是为三毛这个角色找到合适的人选。当时剧组从福利院找到了学校,甚至在街上四处寻找。一切都有回报。经过两个多月的寻找,导演找到了一个不仅又大又瘦,而且和三毛外在形象相似,甚至在出生上非常接近的孩子。他叫王龙基,是作曲家王云杰的儿子。别说那个年代,就算是现在,很多艺人也挺穷的。王龙基的家庭已经到了无米可煮,无处可住的地步。我母亲不得不两次抛弃王龙基,但她又捡起来,因为她无法忍受。王龙基的弟弟因病去世,王龙基经常因饥饿而晕倒。如此艰难的生活,构成了他对三毛经历的感同身受,保证了他不会偏离人物内心的艰辛。
《三毛流浪》从三毛的出生开始,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反映生活的艰辛。父母早亡,他流浪街头。他看着橱窗里的烧鸡就会流口水,走在路上各种好吃的都会在脑子里蹦出来。但现实是,他要捡别人丢弃的蛋糕,他要和狗争食。这不是个例。当他遇到很多和他一样的孩子时,他其实是因为想吃一口而被别人遇到的。
虽然生活艰苦,但三毛原则性很强。他愿意通过劳动养活自己。为此,他可以捡垃圾,推人力车。这些都是他观察社会得来的经验,却因为抢了其他孩子的饭碗而遭到抵制。经过一番教训,三毛加入了大车团,收获了很多同龄孩子的友谊,让观众一时间感到欣慰。
每个孩子都是以交钱为生,但三毛又一次因为正直的态度而被拒绝。小小年纪就有人权意识,愿意放弃现在的“温饱水平”,重新流落街头。三毛的斗志是惊人的。按照今天的说法,他不仅走出了“舒适圈”,甚至用生命做了一次勇敢的尝试。打破常规其实是一种创新。
三毛走出狼窝,走进虎穴。当扒手老板用欣赏的眼光接纳了他,想把他训练成小偷的时候,三毛再一次展现了他善良感性的价值观。在成功偷了一位老先生的钱后,他听老人说这是给家人治病的钱。他毫不犹豫地还给了老人,却又被老板打了一顿。他为善良付出了代价,却赢得了所有观众的掌声。
正如一句老话所说,“如果你活着,奇迹总是会发生。”三毛因为贫穷而流浪,但当他被一个有钱的妻子收养后,他的处境彻底改变了,从别人口中的“小混混”变成了一个叫汤姆的富家子弟。为了给家人“挣面子”,他一周七天接受礼仪培训。三毛在学习上犯了错误,被打了招呼。所以,三毛只是家庭中的一个“橱窗”,家庭带给三毛的不是爱,而是一只“笼中鸟”。这种压抑自然的做法让三毛失去了所有的选择,他能做的只有服从。
1949年,这部电影居然出现了讨论儿童教育的话题,这在业内还是第一次。三毛虽然只有七八岁,但她明辨是非,聪明可爱。面对礼仪、仪容、外语、歌舞的教训,影片表现出三毛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这种思维是街头文化形成的“生存思维”,与养父母要求的“知识和理解”相差甚远。正因为如此,当父母向客人介绍三毛时,三毛显得不知所措。
一部好的电影不仅要有强烈的剧情反转,更应该有发人深省的哲学启发。嘉宾称赞三毛“这孩子真聪明”、“聪明大方,真帅”、“你看这孩子跟我们《姐姐》里一样,跟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一样”。如此夸张的说法,让她的养母喜出望外,但当客人们等着三毛唱一首歌的时候,三毛又和好了。这时候,养父恼羞成怒,让仆人们“扒光他的衣服,赶出去”。这些细节的描写极其成功,把养父母利用三毛享受掌声,珍惜名誉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被发现后,流浪儿童在大厅里四处逃窜,被赶走的画面十分有趣。一个孩子甚至抱住了钢琴师的腿。流动的配乐和混乱嘈杂的环境展示突出了前后气氛的巨大反差,增强了人物的欢乐感,让观众有所反思。这是三毛的错还是养父母的错?
三毛重回街头,其实是她内心不妥协的结果。伴随着“向人民领袖致敬”口号的游行,上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三毛和他的朋友们鼓掌,开心地笑着。在他的脑海里,他早已忘记了过去的烦恼和艰辛。对于三毛来说,他全新的幸福之路正式开启了。
《三毛流浪》表面上讲的是一个孤儿三毛的故事,但导演想表达的是对新中国成立的向往。艰难的生活总是暂时的。像三毛一样坚持原则,内心纯洁的孩子,最终会像影片中的迎春花一样,填满墙壁,获得新生。孩子们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人生总会有一段艰辛,这需要不懈的坚持和正确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张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