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网加盟(可以推广赚钱的软件)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你花,我付钱!”,而且有一个很大的消费返利骗局曝光,涉案100多亿,本金刚刚被判无期徒刑!
2014年以来,这家名为“中加电商”的电商平台,打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幌子,通过所谓的“消费返利”操作手段,向全国各地加盟商非法吸收“商家保证金”117.03亿余元,造成数万加盟商损失63.59亿余元。
底层员工有上千万的“返利提成”。
今天,据人民法院消息,这起集资诈骗案宣判:主犯被告人因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集资参与人的损失将先行退赔。
非法集资117亿元案一审宣判。
主犯被判无期徒刑。
人民法院今天上午通报了一起案件:“中嘉乐购”非法集资117亿元,一审宣判,集资参与人损失将先行退还。
1月20日,浙江嘉兴中院对王志三等人集资诈骗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内容如下:
以集资诈骗罪判处主犯王志三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其余11名被告人以集资诈骗罪分别被判处12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依法处置后,按比例返还集资参与人,不足部分责令被告人继续退赔。
初审
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王志三等人利用“中加电商”电子商务平台,向全国各地加盟商非法吸收“商户保证金”117.03亿余元,造成数万加盟商“商户保证金”共计损失63.59亿元。
案发后,公安机关全力追缴涉案资产,依法查封、扣押、冻结浙江万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银行账户及其他相关涉案资产。追缴的资产将依法移交执行机关,不足部分责令继续按比例向集资参与人支付赔偿金。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本案财产刑执行时,对集资参与人损失的赔偿优先于财产刑的执行。
法院认为,被告人王志三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诈骗手段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集资诈骗罪。被告人的非法集资行为严重扰乱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给全国数万加盟商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依法应予惩处。法院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作出上述判决。
底层员工有上千万的“返利提成”。
数万商家损失超过63.59亿元。
让我们回到2014年8月。
被告人王志三等人利用浙江万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设立的“中加电商”电子商务平台,打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幌子,以所谓的“消费返利”操作为手段,捏造事实、隐瞒真相,设立资金池,以“全额退还商家保证金,给予会员3倍消费积分,积分可再次消费”为诱饵。
当时有报道称,“中嘉乐购”的招数是这样的:消费者买100元,就能拿回100分,可以当钱用。商家只要在平台上存入消费者消费金额的三分之一,10个月后就可以全部返还。
直到2017年,用户发现在平台上筹不到钱。
2018年8月10日,嘉兴警方通报称,该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志三及其团伙利用“中嘉电商”电子商务平台向不特定社会成员吸收巨额资金,涉嫌犯罪,累计非法集资共计117亿余元。
现在,判决书进一步指出,上述吸收的资金主要用于返还加盟商的“业务保证金”、给予商品积分、支付区域经理报酬及公司运营成本等。,且不用于其他生产经营活动,造成数万加盟商“业务保证金”损失共计63.59亿余元。
其中,支付区域经理报酬可谓占了很大一部分。
记者从裁判文书网查询可以得知,该案的“最底层员工”从中收取了数千万的“回扣佣金”。
如《刑事判决书,朱、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审》中提到,海宁区域代理人朱、郎,发展加盟商270余人,累计吸收存款1.8亿余元,收取返利提成1881万余元,由两被告均摊。即人均“返利提成”超过900万。
如判决书所述,“被告人郎薛梅的辩护人提出,被告人郎薛梅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事实上,本案是浙江万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单位犯罪,郎只是最底层的业务人员,根据司法实践应当从轻或者不予处罚”。
判决书显示,平台以“一充一返一免三”的经营模式为诱饵,积极发展加盟商和下级区域代理商,吸引加盟商向平台充值保证金,代理商从中获得9.375%的返利佣金。
警方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
识破消费返利骗局的三大特征
据警方介绍,天上没有好东西,有的是陷阱。“消费返利”原本是一种常见的促销手段。商家设置了消费梯度,全款有返利,实际上相当于打折。但是,现在这种推广方式被坏人利用了,打着“互联网+”的噱头,包装了很多诱人的概念:消费全额返现、消费相当于存钱、消费致富等等。这些概念和口号充满了混乱,人们很容易被炒作牵着鼻子走,进而踏入“高额返现”的陷阱。
警方提醒,投资需谨慎,短时间内返利过高,失去返利比例平衡肯定是骗局。消费者一定要分清消费和投资的概念。记住以下三个特征,就可以识别“消费返利”骗局。
首先看返现比例。
正常的消费返现比例不会太高,商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高返现”本身就有一定的问题。
二是回头看现有的时差。
正常消费的返现,一般是当场兑现,或者在接下来的几天兑现。而“高额返现”一般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按比例逐步返还。
三是看推广模式。
消费返利骗局的资金链不太可能持续太久。为了在短时间内大量赚钱,消费返利骗局的交易者往往会向公众宣传,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更多的人。在诱惑面前,一定要警惕!
同时,据“反传播联盟”了解,虽然目前市场上返利商城众多,返利制度和模式各不相同,但从是否收取进场费、是否发展下线、是否有团队付费等方面来看,目前国内“消费返利”模式主要有三种:
1.收取入门费、发展下线、团队报酬的“消费返利”。
年初,市民张先生在一家路边店面看到一家电话购物公司举办的活动,向前来参加活动的人免费赠送产品。工作人员拉着张先生介绍,是为了宣传公司。公司拿出一些资金,免费给大家发放东西,不要钱。但是为了让大家表示出帮助他们宣传商品的决心,需要先交相应的钱,然后再分发,之后会马上退回。
张先生在附近观察了几天,确实发现有人交了钱,立即退回,也拿到了相应的产品。于是,张先生特意选择了活动的最后一天,放心地花了2000多元,买了豆浆机、电饭锅等比较贵的产品。然而,维权者没有归还现金,而是携款潜逃,张先生购买的产品在使用一次后就坏了。
2.不收进场费,没有团队付费但发展下线的“消费返利”。
市民王女士在一家新开的美容保健店做美容,工作人员不停推荐套餐产品。王女士犹豫了。这时工作人员说,只要王粲女士介绍朋友,就可以拿到朋友消费金额10%左右的提成,上不封顶。朋友介绍的越多,她拿到的提成就越多。
王女士狠心,买了价值2800元的美容套餐。第二个月,她和朋友在店里消费了5800元,私下拿了550元的提成。过了两个星期,她又带朋友去美容院花钱,从300块钱里拿了提成。同时,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她花11880元买了一套保健套餐。可惜好景不长。这家美容院开业不到4个月就“化为乌有”。王女士赶紧报警求助。
3.没有入门费,没有线下发展,没有团队支付的“消费返利”。
余先生喜欢喝茶,也喜欢收藏茶叶。每年花在茶叶上的钱也不小。有一天,在某茶叶电商网站上,他看到宣传页面上写着:任意原价购买满168元,每天可获得返利至1元;1680元以上,每天回8元;每天满2万返28元,可叠加,返利发放到商城账户,可直接用于下次购买。
余先生毫不犹豫地花了2000元买了很多商品,很快就收到了茶叶。次月,他在商城账户余额中收到返现240元。余先生随后花了2万多元买茶叶,并扣除了账户返利的240元余额。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他等了十多天。他不仅没有收到回扣,甚至连茶都没有。网店客服无处可寻,余先生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张书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