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饰品代卖(卖耳饰怎么联系货源)
本报讯(记者黄华通讯员白鹤阳)12月15日,我走进上蔡县韩寨镇罗达村的乔云工艺品加工厂。一群中老年“巧媳妇”在做饰品。他们的手指灵巧,动作熟练。不一会儿,书桌上出现了一串精美的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贾是工艺品加工厂的创始人,年近50岁,早年一直在义乌从事首饰加工生意。
2017年,就在贾的生意越做越大的时候,全国展开了一场艰苦的脱贫攻坚战。“当时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把加工厂搬回了上蔡老家。通过这个手工业加工业,我带领家乡这些不能外出打工的老姐妹一起脱贫致富。”贾说道。
韩寨镇贫困户胡翠霞在加工厂打工三年多了。从最初的懵懂到现在的技术骨干,胡翠霞说,“没文化,出去打工也就2000多块钱。现在你家门口的工资都快2500了。挣钱养家,学技术,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相比三年前,胡翠霞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她如愿脱贫摘帽,一扫之前的阴霾,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作为工厂的技术骨干,胡翠霞不仅培训新员工,教他们制作各种工艺品的技能,还和其他技术骨干一起开发新产品。
“这群姐妹来厂里后好像变了个人,她们的‘匠心’也逐渐被激发出来,一个个‘熟练’起来。”贾说:“不要瞧不起这群没读过多少书的农村妇女。他们对产品的眼光,工艺,对潮流的把握,不亚于网络上的网络名人达人,每次都能打动我。”
聚集了一批能干的“聪明媳妇”,乔云工艺加工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除电商销售外,还与国外客户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年销售额400多万元,净利润100多万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陈悦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