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劫等于多少年(十劫等于多少年)

2022年1月15日,对于美国战争老兵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37年前的这一天,我们师在1985年1月15日的战斗中大获全胜。在营部战友群里,大家纷纷发来文章和感言,纪念这场刻骨铭心的战斗。

要知道,在1984年7月到1985年6月的老山与越南的战斗中,397位战友的英雄就留在了那里,再也没有回来。“1.15”大战,激战数昼夜。虽然毙敌1300余人,但我师也付出了数百人重伤,牺牲130多名战友的沉重代价。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老山战场上在偏马炮兵观察所的王建文副营长老山战场偏马炮兵观察站副营长汪建文

但就在这一天,战友中,我收到了一位名叫“庄雪”的老战友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虽然这是一张黑白照片,不够清晰,但它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庄学"老战友在战友群里发出来的照片战友群里“庄雪”老战友发来的照片

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到,这是第一军分区炮兵团老团长唐站在电影放映机前发表庄严讲话的照片。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至于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我立刻意识到并判断,一定是37年前在云南省砚山县油站的内场上拍摄的。为此,我忍不住问起了《庄学》。

晚上九点,“庄雪”终于回答:在燕山石油站,一营站。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果然,一切都在我的判断之中。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经战友确认,发这张照片的“庄雪”是我榴弹炮一营副营长汪建文,照片就是他拍的。我立马加了副营长王的微信。进一步了解到他是1973年参军的,河南洛阳人。1976年前,他在我军榴弹炮连续三任连长排长。作为榴弹炮营的连长和副营长...

由于我到连队不到一年,副营长王就到外面学习了一年。另外,他参战时一直在偏马营边防观察站,很少见面。但是,我一直在第三转的炮兵阵地,我只认识副营长刘学新,他给全营所有连队下达射击指令。

部队刚撤出阵地,在燕山华侨农场休整时,我很快从连队调到团后勤部军需股当助理。很多巧合让我对王副营长似乎有点陌生……不太了解。

据副营长王说,当时是他用135胶片黑白相机拍的,自己冲洗的,不太清楚。

是的,我记得很清楚。这张照片拍摄于1984年9月的一个晚上。地点是云南省燕山石油站。当时部队在战前就来到这里,正在进行紧张的战前适应性训练。由于不知道什么时候上老山战场,几乎所有人都很认真对待战前训练,不敢马虎。

当晚,在全团官兵观看电影前,团长唐手持话筒,用他威武洪亮的声音宣布:我们连炊事班荣立集体三等功。威严而高亢的声音在空里久久回荡...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那一晚,唐团长在全团观看电影前手持话筒宣布《关于榴弹炮三连炊事班荣立集体三等功的通报》。当晚,在全团观看电影前,团长唐手持话筒宣布了《关于榴弹炮三连炊事班荣立集体三等功的通报》。

作为连队唯一一个24岁的司务长,我的工作在这样的场合得到了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当时,我感到充满自豪和荣耀...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右一为唐全东团长(后任炮九师师长、第一集团军副参谋长)当年正在指挥所参加师作战会议右边是正在指挥所参加师作战会议的唐(后为第九炮兵师师长、第一集团军副参谋长)团长。

这一幕,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可能很多战友都忘记了,但对于我或者炊事班的战友来说,依然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只是当时没有人留下任何画面或者记忆的痕迹。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上图:2019年10月连队战友重返老山时特意来到砚山石油站。此合影的位置就是当年我团在这里放映电影的地方。上图:2019年10月,公司同志回崂山,特意来到燕山油站。这张合影的位置就是我们组在这里放电影的地方。

三十七年过去了,虽然画面不够清晰,但还是觉得很珍贵,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战前我们炊事班荣立集体三等功的全过程!

另外,在我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从来没有见过团长亲自利用放映电影的机会宣布立功的场景。

为什么我对这张照片如此情有独钟,看到它又如此激动?

由于当时是1984年9月,按照惯例,12月是部队总结和评估贡献的年终时间,我们的贡献情况将被正式书面通知并记录在档案中。

但当时是1984年12月,部队正在血与火的老山战场上战斗,全军都在那里考虑和关心评先评奖。直到1985年6月,部队从前线撤回休整,才开始评估成绩。

这时我很快接到通知,连队司务长被调到团后勤处当军需助理,这样就没人再提炊事班的三等功了,也不知道是连队干部真的忘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造成的。炊事班的三等功没有真正落实,在组织程序上被永远遗忘!

当时因为没有立功,我觉得只要能把战友安全地带下战场,完整回来,就是最大的满足和幸福。再说当时上级领导要求大家发扬作风,让干部让战士,党员让群众...

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我们才能如此清晰地回忆起过去。几十年来,特别是对整个炊事班的同志,形式上有立功表现,但组织(组织单位)没有得到确认和落实。说不后悔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最近几年,战友们聚在一起,面对炊事班的兄弟们,这种遗憾会更加明显…

只有看到这张照片,才能充分证明我们连队炊事班真正获得集体三等功的真实性,绝不是空穴来风,捏造出来的!

这是我自己代表公司党支部给炊事班写的立功材料手稿。虽然我们搬了几次家,但是37年后手稿依然留存,可以证明我们烹饪班获得集体三等功的真实性。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我连炊事班荣立集体三等功的简要事迹我公司炊事班荣立集体三等功的一个小故事。

为什么我能对炊事班的事迹和经历有所贡献?为什么当晚被团长如此高度重视和宣传?主要是因为:

一是1984年7-8月作战训练时,作为司务长,我带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炊事班经过多次反复训练,摸索出野战条件下连队野炊用烧柴代替烧煤制作热食的方法和经验(受军校学的“用麻袋吹煤”和农村用灶条烧煤的知识启发),并逐步在各师推广。

云南省是一个煤多柴少的省份。当时因为参演部队连队以上的餐饮单位实在太多,确实给云南分局的柴火供应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部队在战争中燃烧的柴火是从距离战区数百公里的地方购买和运输的。这些柴火不是免费供应给参演部队的,而是各单位统一购买,价格也不便宜。一斤柴的价格至少需要0.30元。如果公司多年烧柴,那需要多大的一笔开支啊!

当时官兵每天的伙食费(含燃料)只有0.60元左右。连全月配的菜都不到1500元。节省油费其实相当于节省伙食费,这样部队的生活就不会受到影响。当时当地政府也鼓励参战部队烧煤(因为战区周边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规定烧一吨煤,不但你的部队一分钱不花,还奖励餐饮单位20元钱。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这是我炮团二营某连炊事班推广使用手摇鼓风机在老山战场上用燃煤制作热食时的场景这是我炮兵团二营某炊事班在老山战场推广使用手吹机用煤做热食时的场景。

为了在全团迅速推广我连炊事班烧煤做热菜的方法和经验,团后勤部召集连队司务长和炊事班长在我连开现场会。

随后,该师后勤部得知此事后,指派该师军需科副科长王专程来我公司。过了几天,师里在我们连队开了一个做送热食(烧煤)的现场表演会。于是,我们连队炊事班烧煤的经验和做法很快在全师推广应用。

烧煤经验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极大地方便连队制作热食,节省伙食成本,还可以改变战场环境,特别是对于一线连队来说,不会因为制作热食和烧柴产生的烟雾而暴露目标,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负担& # 34;前分公司& # 34;供柴压力真的为炮兵团争光了!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2019年10月笔者拍摄作者2019年10月拍摄

其次,也是通过对我们连队炊事班的表彰,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全团官兵在战斗训练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兵练好。怎么打,怎么练。当时部队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作战训练,要从砚山县到只有100公里的麻栗坡县老山战场。只有做好战前训练,才能减少战场损失!……

战斗训练结束后,连队于12月随部队赴老山参加对越反攻。历经千辛万苦,它躲过了几次敌人的炮火袭击。1985年6月结束,历时6个月,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我们炮兵阵地被部队评为模范阵地连,我榴弹炮营荣立集体一等功。最重要的是全连无一伤亡,都完整回来了。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连队炮阵地配置在三转弯连队的炮位分三个回合排列。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当年笔者在老山三转弯的留影。这里曾于1985年4月25日被准炮袭过一次,帐篷旁挨炸。我及战友们侥幸躲过一劫作者拍了一张当年崂山三转的照片。曾于1985年4月25日遭到准炮袭击,帐篷被炸。我和我的战友侥幸逃过一劫。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这是当年连队配置在三转弯,能藏能打能生活的 连队炮阵地这是连队三转部署时的连队炮位,能藏能打能活。

战争期间,我甚至想尽办法让炊事班改善伙食,坚持200多天一日三餐做好送热食,保证了连队作战任务的完成。因其大力支援,其先进事迹和经验被上报该师后勤部,发表在41师(甲)后勤部《老山对越作战后勤保障经验汇编》上。

以下是作者当年写的《炊事班》短篇故事手稿: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是团以下后勤部门的军需单位。根据作者所写的材料,将师炮兵团三连炊事班老山战役期间的简要事迹材料汇编成册,报送师后勤部。此稿已编入《第41师(甲)后勤部老山战役后勤保障经验汇编》。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以上手稿是作者在第一师后勤部军需科工作时随便保存的,以作永久纪念。由于当时没有电脑,都是用打字机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所以字体不是很清晰。虽然材料纸早已泛黄,但在我看来,它还是那么珍贵!

这是一张令我永远难忘的照片

已成为作家的"庄行"王建文副营长汪建文,庄行副营长,作家。

最后,我代表炊事班的同志们,衷心感谢王副营长的这一次难忘的“拍拍”,让我们记住了“回忆”,感受到了“感动”。我要向王副营长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何,这位在部队打过仗、拿过枪打过仗、在南疆浴血奋战的战友,转业时已近40岁(1989年转业)。他已经成为洛阳乃至河南省的知名作家,出版了多部500多万字的各种体裁的小说和作品!

这是多么大的飞跃啊!真的让我很感慨,很羡慕!这种飞跃,这种天赋和文化基因的积累,需要他付出多少心血和努力啊……!

我想是在37年前,他有了这种独特的文采和文学基因,他拍下了这张令人难忘和难忘的照片……!

衷心祝愿并祝愿汪建文副营长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永不止步,越走越远...

(作者:邱春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李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