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阅读器(语音读字器)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音频产品带来“悦耳”生活一个音频主播在家录制了一部音频小说。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上下班路上听广播剧,做家务时听音乐,睡前听有声书...听网络音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日常生活场景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在线音频平台正在不断培育内容资源,加强个性化和场景化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各种内容大行其道。

“音频内容具有陪伴的特性,可以让我们的眼睛和手得到休息,也可以帮助我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或娱乐。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听,比如开车、坐车、走路、做饭等。”在北京一家文化创意企业工作的邱女士说:“音频是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每天上下班路上听2个小时左右,十天就能听完一本书或者一门课。效率挺高的,在不经意间获取知识感觉很有价值。”

越来越多像邱女士这样的人通过听网络音频来获取内容。艾媒咨询数据分析研究院调查显示,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6.4亿,中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220亿元,同比增长67.9%。在中国在线音频用户中,48.8%的人每天听音频的时间在2小时以内,49.9%的人使用时间为2至5小时。

网络音频的吸引力在哪里?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从使用场景来看,音频产品可以覆盖用户日常生活的大量碎片化时间段,比如通勤、做饭、跑步等。他们在移动场景更有优势,受运动影响更小,有独特的市场价值。相对于视频的视觉呈现,音频和阅读大同小异,留下更大的联想空,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想象力。

网络音频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可以满足人们放松身心、提升自我、获取信息的日常需求。荔枝音频平台近日发布的《你是我的声音中国青少年2021互联网音频收听报告》显示,除了情感、亲子类节目,文学、语言学习等内容也越来越受欢迎。防疫期间,家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音频来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服务差异化是关键。

在线音频平台围绕“声音”提供丰富的内容服务,如音乐、广播、有声书、广播剧等。,促进了内容类型的多样化和精细化,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其中,有声听书的业态增长强劲。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去年发布的第十八次全国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成年公民有声阅读规模继续扩大,我国31.6%的成年公民有听书习惯。“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抽出时间听经典。听有声书最大的好处就是我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学习知识。”大学生小杨说。

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很多音频平台都有自己的策略。比如喜马拉雅专注于引进优质IP,与阅文集团、中信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建立合作关系。,获取大量经典、畅销书的有声图书版权,丰富版权库。FM获得了中文在线旗下部分数字作品的授权,扩充了内容库,加大了在情感、娱乐等领域的投入。只有保证内容的竞争力,打造专属的、差异化的、平台丰富的产品,才能吸引更多高粘性的忠实用户。

从用户角度,在线音频行业应加强个性化、场景化服务,提升内容丰富度、音质音效、智能推荐、功能体验、交互机制等。,并加大音频社交模式的开发。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超过70%的用户愿意通过在线音频结识有相同爱好的朋友。良好的社交已经成为新生代重要的社交诉求。荔枝平台等社交属性较强的线上音频社区,成为“线上音频+良好社交”的重要平台。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音频平台要加强对各类优质创作者的扶持,通过流量匹配、奖金和收入提升等方式为创作者提供发展平台,深化场景化运营模式,提高内容传播效率。

聆听场景不断扩展。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对中国成年公民听书媒介的调查显示,听书媒介已日趋多元化,选择“手机音频APP平台”听书的人群比例较高,占17.5%;10.8%的人选择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小程序”听书;10.4%的人选择通过“智能音箱”听书;分别有8.8%和5.5%的人选择通过“收音机”和“音频阅读器或语音阅读器”听书。

得益于手机、手表、音箱、车载终端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在线音频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可以提供更便捷的收听体验。音频内容可以加快触达用户,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场景,为“耳朵经济”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

围绕音频平台的产业链发展迅速。一方面是音乐专家,配音专家,音频播客等。持续创作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内容;另一方面,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等新的产业链形式不断涌现,产生了新的应用场景,为在线音频行业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随着终端设备的逐步发展,人们获取音频内容的渠道更加丰富,收听场景的拓展,使得音频行业前路广阔。”刘大成认为,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和终端设备,内容为王,未来音频行业仍将争夺优质内容。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付费会员和专业垂直业务是未来内容市场的发展模式。平台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价值和变现模式,加强内容把关,提高内容生产水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刘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