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满园关不住(什么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古诗)
8月17日,东北。今年,双鸭山农场有限公司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宣传引导、订单农业、现场销售等方式,围绕蔬菜、水果、杂粮等发展特色农业。
“瓜复种”是甜的。
盛夏,走进双鸭山农场的崔波园,满眼的绿色充满了生机。一排排青瓜苗长势旺盛,饱满的哈密瓜香气四溢。
目前,双鸭山农场第二茬地产哈密瓜已进入大量上市季节。“来这里买瓜的都是老客户,因为我种的瓜都是用农家肥,不加激素,味道也不错。老顾客会早早开始预订两个瓜,现在每天2000斤瓜运到各地。”大棚种植户王军说。
为充分整合资源,农场成立十里香专业合作社,提供统一的管理标准、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全力为农民提供农田基础设施,并利用“市场销售+订单销售”模式,进一步扩大哈密瓜的销售。
4月初,农场组织7名农技人员到哈尔滨考察,学习延长哈密瓜结果期的种植技术。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和国家绿色农药使用指南的要求,采用轮作方式,以牛羊粪便和玉米秸秆经分解发酵后作为基肥,全程人工除草。采用微生物技术,有效克服霜霉病和虫害。
截至目前,该农场种植的哈密瓜有200多种,“糖坛子”、“金坛子”、“枣特美”等品种果皮较厚,耐储存、耐长途运输。接下来,农场将继续学习先进技术,改良种植品种,真正把“小果果”打造成“大市场”。
葡萄出道“让人醉”
双鸭山农场蔬菜公司的棚室里,葡萄架错落有致,花园里遮阳,葡萄藤上挂满了一串沉甸甸的晶莹剔透的葡萄。一眼望去,绿色和成熟的葡萄相互交错,让人垂涎欲滴,整个花园都散发着浓郁的水果香味。
近年来,农场充分挖掘毗邻“一城三县四矿”的地缘优势,规划建设“立体”经济和“三园”农场的发展思路,加快北大荒果蔬王国等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城市人的高品质“绿色厨房”。
今年,蔬菜公司按照网格划分的形式,组织了4名农技人员对葡萄种植户进行全方位指导,下大力气保证葡萄的质量。为了抢占市场,打价格战,蔬菜公司采用三膜覆盖技术种植,精确控制大棚葡萄的温湿度,提前一个月上市,实现效益最大化。园内主要品种有红提、夏黑、米香、状元红、茉莉等。前街聚丰和米香两个品种全面上市,果实饱满,口感极佳,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采摘。
目前,农场种植了50多种葡萄干和葡萄,亩产约2000公斤。按照市场价每斤15元计算,今年产值约150万元。
《金色田野》中的蟹香
“河蟹有除草杀虫的作用,可以减少稻田农药的使用,防止水稻虫害。同时,排泄物可以作为肥料,促进水稻生长。”
被称为“蟹稻能人”的刘玉凤是农场第十二工作组的农民。他从最初尝试几十亩水田发展到几百亩水田,现在又带动了6个农户加入“蟹稻共生”的开发队伍。
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一季共赢,不仅让这片土地上的蟹肥稻更香,也让稻农增收致富。两年来,农场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蟹稻共育”与订单农业有效结合,作为发展创新产业和生态绿色农业的重要项目,推广立体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
今年,养殖场在5个作业组设立了560亩的稻谷蟹养殖中试基地,按照分组打包的方式,组织6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并建立微信群,不定期推送养殖技术。同时,在稻田周边统一安装电子监控设备,进行24小时全时段全方位电子监控。农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查看稻田。
截至目前,养殖场已放养蟹苗4万余尾,与周边地区签订蟹米订单3份,预计比普通大米价格高出2至3元。中秋节期间螃蟹将上市销售,预计每亩中华绒螯蟹利润可达300至500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丁原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