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克是多少两(500克是多少两)

云南是世界重要的茶叶产地,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红茶的故乡。

产于临沧凤庆县的云南红茶,曾以“抗战茶”、“创汇茶”、“外事礼品茶”而闻名。时至今日,云南红茶仍是凤庆县的重要产业。但近年来,云南红茶产业危机凸显,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下降,“小散弱乱”问题凸显,对县域经济贡献率相对较低。

从辉煌到落寞 滇红茶如何重振雄风?安春村民在茶场采茶。黄建林摄

面对严峻的形势,云南红茶如何走出困境,重现辉煌?

百年家国情怀,淡淡云南香

位于澜沧江流域的丰县,有着悠久的种茶和饮茶历史。

澜沧江沿岸山区有成片的野生茶树群落。据古茶研究专家、西南林业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兰增泉介绍,我国古茶树有5600多万株,其中97%以上分布在云南,尤其是“一盆两山”,即澜沧江流域、哀牢山脉和高黎贡山南端。丰县现有野生茶群落3万多亩,栽培古茶园2.8万亩。

在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香竹箐村,有一棵老茶树,基径1.85米,基围5.82米,高10.7米。被人们奉为“锦绣茶尊”。“目前这棵树还算茂盛,每年都会进行保护性采摘。”凤庆县委书记陈立军说。

在凤庆县苗文广场北侧,有一座云南红茶博物馆,展示了凤庆悠久厚重的茶历史文化,尤其是云南红茶的起源与演变。

云南红茶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1月,受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著名茶叶专家冯绍秋先生一行到达凤庆,采摘鲜叶,试产工夫红茶、绿茶约500克。两种茶样送到香港,都得到了茶业界的高度评价。于是,当局在云南成立了云南中茶贸易有限公司,开发红茶出口。该产品最初命名为“云鸿”,后来更名为“滇红”。

创立之初,云南红茶就名声大噪,在香港和伦敦的茶叶市场上卖得很高。成为出口外汇支援抗日战争的战略物资之一,被誉为“抗日茶”。

建国后,云南红茶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凤庆县各种茶村都建立了红茶初级制茶房,省内其他县区也推广了凤庆云南红茶技术。1951年至1958年,凤庆茶厂生产红茶6679吨,全部出口苏联创汇。“一吨云南红茶换十吨钢”成为当时的一个传说。自1959年以来,凤庆茶厂生产的滇红特种功夫茶长期被用作外事礼品茶。

为什么云南红茶品质出众?专家分析,这与凤庆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优质的茶叶品种、精良的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生产云南红茶的茶树品种是凤庆大叶种,其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尤其是构成茶汤香气的氨基酸等芳香物质。从化学成分来说,滇红茶的浸出物在45%以上,茶多酚含量在35%以上,明显高于很多中小叶红茶。

从辉煌到苍凉,滇红危机凸显。

云南红茶历史悠久,至今仍是凤庆县的重要产业。

丰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闫明军介绍,全县现有茶园51.59万亩,年产茶叶4万多吨,产值60多亿元。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茶叶百强县”中,凤庆县排名第15位。茶叶在凤庆县巩固扶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走进“滇红第一村”凤山镇石村,漫山遍野的茶园吐出新绿,令人心旷神怡。一些茶园修建了观光步道,半山酒店正在建设中。“去年全村茶叶销售收入2100多万元,村民卖茶人均收入6200元左右。”安石村党总支书记陈伟举介绍,该县正通过招商引资,在安石村打造田园综合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问题也不容忽视。2021年5月,CPPCC凤庆县组织对云南红茶产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咨询。课题组通过对茶企和茶行业人士的广泛走访,分析梳理了诸多问题。

第一,“滇红”品牌面临严重危机。“滇红”作为著名的区域公共品牌,品牌地位趋于弱化,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下降。云南红茶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混乱。

在种植过程中,全县大部分茶园分散在千家万户,管理粗放。部分茶园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不及时、不规范、不科学。有的茶园多种作物并排种植,影响茶叶品质。比如茶叶和核桃矛盾突出。

在加工过程中,初级生产中心遍地开花,但初级生产中心大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家庭作坊小,生产的茶叶质量难以保证。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改变标准工艺流程,导致茶叶质量下降。

从辉煌到落寞 滇红茶如何重振雄风?凤庆县一家茶叶企业,工人在分拣茶叶。李廷昌摄

在流通环节,云南红茶市场真假难辨,质量良莠不齐。丰县每年生产茶叶4万多吨,但市场上销售的“凤庆茶”约6万吨,假冒凤庆茶约2万吨,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

其次,当地云南红茶产业“小而弱”,也严重影响了市场拓展。目前,凤庆县有460家初级茶叶生产单位和73家茶叶加工企业,但没有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滇红集团作为龙头企业,连年亏损,示范作用较弱。云南的红茶出口也遭受重创。去年中国茶叶出口额达22.99亿美元,其中红茶4.15亿美元,云南红茶1503.6万美元。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是课题组发现的另一个问题。茶产业对凤庆县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较低,形成了茶产业种植规模大、产量高、效益低、贡献率低的反差。2021年,凤庆县茶产业税收仅942.96万元,每公斤毛茶平均贡献税收仅0.23元。

“五步走”推动云南红茶复兴

“云南红茶产业确实到了必须抓、必须管的关键阶段。”陈立军说。去年以来,凤庆县提出建设“中国红茶第一县”的目标,实施“五步走”战略,努力推动凤庆云南红茶产业再创辉煌。

第一步是审议和协商。通过“下基层咨询”,凤县CPPCC广泛走访茶企和专家,提出成立“凤庆云南红茶产业联盟”的构想,凝聚振兴云南红茶产业的共识。2021年8月24日,凤庆县决定成立由政府主导,茶企、科研机构参与的凤庆云南红茶产业联盟。

第二步,结盟。2021年10月21日,凤庆县红茶产业联盟正式成立。由凤庆县滇红建设投资开发集团、云南顺宁实验茶厂、滇红集团等8家茶企发起,61家企业、科研机构和个人自愿加入。今年3月,26家茶叶企业和合作社获准加入该联盟。

第三步,制定标准。今年3月,该联盟发布了《凤庆滇红茶技术标准》等八项标准,涵盖茶园管理、鲜叶分级、初加工、毛料验收、精制加工、感官评价、产品包装等。政府授权联盟管理和使用“凤庆云南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联盟的标准规则具有约束力。

第四步,拉链子。政府引导建立“产业联盟+炼油龙头+初级制造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链条组织机制,联盟企业与初级制造所、合作社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初级制造所、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联盟企业可有效控制的茶园面积32.5万亩,占全县的63%;茶产业总产值18.6亿元,占全县的80.1%。

第五步,净化市场。逐步推行联盟企业新包装,新包装采用“联盟标准+企业标准”。包装完成后,有条件开展打假行动,对擅自使用联盟标识、销售假冒凤庆滇茶的企业进行处罚。

严明军介绍,2021年12月,联盟组团参加了中国(深圳)国际秋季茶业博览会,期间举办了一系列推介云南红茶的活动,受到了茶业界的广泛关注。2家企业携262款云南红茶产品参展,销售收入253.3万元,签订5个框架合作协议。今年春茶季,联盟发布鲜叶收购价格指导意见,提出联盟企业鲜叶收购价格比去年同期提高10%以上。

“振兴凤庆云南红茶品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陈立军表示,围绕打造“中国红茶第一县”的目标,着力推标准、强主体、育人才、拓市场、促融合,让云南红茶产业为乡村振兴、共同繁荣提供有力支撑,让云南红茶走出凤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记者吴小秧·颜勇)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丁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