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公告栏(淘宝店铺首页写公告在哪里写)
“我们卖假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淘宝的商誉。在此,我们向平台的消费者、其他诚信经营的商家和淘宝道歉。”
5月22日,这样一份道歉声明“出现”在淘宝首页的公告栏上,引发关注。发布道歉声明的谢某某、张某某为售假者,另一苏某某为假户口提供者。
(图片说明:三被告在淘宝首页发布的手写道歉声明。)
在声明中,卖家表示,“卖假货的成本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和承受能力,希望其他卖家引以为戒。”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谢某某、张某某在销售假冒“VANS”牌鞋,获利53万余元。谢、张被抓,得益于阿里巴巴打假专案组向义乌警方提供的线索。最终,两人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
(图说:《淘宝服务协议》第4.2条明确规定,用户不能销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商品。)
2017年8月,谢某某、张某某再次被淘宝以恶意销售假货、损害商誉为由告上法庭。一起被推上被告席的,还有提供售假账号的苏某某。
商家入驻淘宝时签订的《淘宝服务协议》第4.2条规定,用户应当保证其在淘宝平台上发布的商品和/或服务享有相应的权利,不得在淘宝平台上销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者其他合法权益的商品。协议也用粗体表示。
(图片说明:警方查获销售假冒“VANS”鞋的现场。)
义乌市法院认为,该协议合法有效。谢某某、张某某明知淘宝不允许销售假货,仍在上面销售假品牌鞋,属于违约行为;苏某某将注册的网店提供给其销售,也属于违约行为。这妨碍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和原告的商誉。
今年3月,义乌法院作出判决:三被告赔偿淘宝损失1万元及合理费用(律师费)2.5万元,并在淘宝首页刊登道歉声明。
据悉,这是国内首例以侵权为由提起的电商打假案,也是首例判定售假者在电商平台赔礼道歉的案件。
近年来,阿里巴巴利用打假黑科技关闭了数万家涉嫌侵权的店铺,97%的假货链接一上线就被杀死;同时,联合全国20多个省份的公安机关线上线下同时打击,对制售假货人员进行围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从去年开始,通过民事诉讼起诉了一批售假者,希望提高故意制售假货的成本,让售假者吃苦头。本案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尊重法院的判决。平台上绝大多数商家都是守法诚信的,少数无良商家售假不仅损害了平台的商誉,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绝大多数诚信守法商家的权益,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孙表示,从去年全国电商平台打假第一案的宣判,到今年法院判决售假者在上发表道歉声明,这些都是司法机关灵活运用法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现,是对“像酒驾一样打假”的有力回应。希望一系列案例能成为类似案例的模板,进一步推动现行法律制度的完善。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丛立贤认为,道歉的背后,向社会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即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要保护电商平台的权益。此外,还能对电商平台的不法经营者起到威慑和警示作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李同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