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上征信吗(可以分36期的正规平台)
冯本报记者李娜北京报道。
消费者早就听说了JD.COM白条正在逐步接入征信的消息。然而,最近,许多用户发现他们的信用报告显示& # 34;贷款金额& # 34;不是实际使用的白条金额,而是白条的最高信用额度。6月15日,《新华财经财经》就此事件刊发报道《JD.COM借条存在风险吗?仅一千元的征信就留下数万元的消费贷款记录,银行房贷直接被拒,引发读者广泛讨论。
多位读者评论称,经核对发现,自己的JD.COM借条确实接入了征信,类型显示为其他个人消费贷款,上报的贷款金额远高于借条的实际使用金额。有网友表示不能接受这个,& # 34;如果借条几十块钱,征信显示几千万,太吓人了。"也有网友表示,白条是JD.COM给用户开的消费额度,类似于信用卡消费的性质,所以根据信用额度查信用无可厚非。至于实际花了多少,怎么花,那就在于用户自己了。
应使用哪个金额作为报告的金额?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这类产品的征信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各地的监管要求和各申报机构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随后,记者电话咨询了央行征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接入央行征信的机构,将按照规范要求通过接口真实、及时、准确地报送数据。"提交的字段来自各个机构。征信中心负责客观展示。如果用户认为提交的数据与事实不符,可以向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提出征信异议申请。"
你向信用局报告你的JD.COM欠条了吗?
事情得从一个JD.COM借条用户的投诉说起。
近日,有报道称,一消费者在银行贷款时被告知有重庆两江新区盛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放的16010元消费贷款,要求贷款之前结清。据了解,这家小贷公司是JD.COM白条的出资人之一,也是白条征信的申报主体。经与京东金融沟通,消费者拿到了盛基小贷公司出具的结算证明。但这位消费者不解的是,他在JD.COM借条上的信用额度只有10000元,仅有的两张借条的消费总额也只有1515.98元,所以在征信报告上贷款金额达不到16010元。
就此事,记者咨询了京东金融的客服。对方称,JD.COM借条是JD.COM商城推出的个人消费贷款服务。客户开白条,会得到用户的信用授权。同时,客户使用借据的情况会如实报告给征信机构。目前,JD.COM白条已经开始批量上报信用信息,具体按照月账单。报告主体为重庆两江新区盛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报告金额为2019年1月1日起用户最高授信额度,包括固定金额、临时金额和专属金额。具体以信用报告为准。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首先,在JD.COM借条是否在征信上的问题上,网友的反馈褒贬不一。有网友表示已经用了5年的白条。今年他们为了征信买了房,却发现没有征信白条。据信,用户可能会被检查信用,因为他们使用了JD.COM金条,也就是说,他们提现。另一位网友表示,自己一直在用JD.COM借条按时还款,征信显示什么都没有,向银行申请房贷也没有受到影响。"20天就批下来了。可能那些被征信影响的用户没有按时还款,逾期了。"
也有网友表示,查询确实向征信局举报,举报的贷款金额虚高。一位网友评论说,父亲开了欠条,现在想以父母的名义买房。结果他在父亲的征信报告里看到了重庆这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记录。借款金额显示为18000元,实际使用的借条没有这么高的金额。
对于信用额度上征信的模式,很多网友表示不能接受。一位网友评论说& # 34;如果上报的信用额度不是实际金额,JD.COM将坚决卸载。作为一个10多年的老用户,我看不下去。或者以后全部货到付款。"
也有网友认为,白条是JD.COM给用户的消费额度,和信用卡的消费性质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接受白条根据信用额度查信用。"毕竟,JD.COM是一个为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至于信用额度花多少,怎么花,由用户和用户自己决定。"
也有评论认为,白条上的征信引起讨论,说明征信的相关规定有待完善,目前的征信并不适合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在网上投诉称,京东金融客服的回应是& # 34;白条填报的信用信息金额为何与实际使用金额不符。这是信用报告的格式。PBC的征信没有报告格式,只能通过个人消费贷款来报告。"
资料显示,2018年3月,财政官员魏曾表示,金条、白条、京农贷业务已启动征信接入。待正式接通后,将按照央行相关要求如实上报。具体来说,京东金融不会上报每张白条的消费明细,征信报告只会显示一笔白条业务的信用记录,类似于信用卡的征信模式。但目前该微博已被删除,记者在京东金融官方微博上也未发现相关内容。
白条等产品接入央行征信,谁来监管?
按照白条信用额度填报征信的操作之所以触动用户的神经,是因为这种几千到几万元不等的个人消费贷款,很有可能被银行盯上,成为贷款经理& # 34;障碍& # 34;。
杭州一家助贷公司的贷款经理告诉记者,银行看到这种消费贷款,要求贷款人全部结清。否则很难申请到贷款,据说这是行业的& # 34;潜规则& # 34;。"银行在为客户办理贷款的过程中,看到客户的征信有互联网借贷平台的贷款记录,会要求先结算。特别是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了,要还的,贷款的是银行,影响较小。"
记者注意到,他们都接到过用户这样的诉求,蚂蚁金服、JD.COM、苏宁、美团等平台的客服都表示,如果用户在后续的银行贷款中受阻,需要出具相关产品的结算证明或者未贷款证明。账单结算后,平台可以联系相应的投资机构提供电子证书,并通过邮件发送给客户,并强调& # 34;这是银行批准的。"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认为,银行要求出借人在互联网借贷平台结算消费贷款,可能是为了防止消费贷款非法进入市场。"很多消费贷款不是委托付款,付款后存在资金流入房产的可能,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银行可能会要求用户提前结清这笔消费贷款。"
那么,JD.COM白色家电应该上传多少额度的信用信息呢?一位互联网金融行业资深产品经理告诉记者,按照京东金融做ABS时的计划说明书,白条是一种信用购买服务,应该归为消费贷款的一种。理论上讲,上报征信时,应该按照实际使用的金额上报。但是,目前对这一块的规定比较模糊,& # 34;各地监管部门的要求和各申报机构的理解差异较大。据我所知,大部分出资人在实际放款甚至逾期后,都会对信用进行核查。"
就此,记者电话咨询了央行征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接入央行征信的机构,将按照规范要求通过接口真实、及时、准确地报送数据。"提交的字段来自各个机构。征信中心负责客观展示。如果用户认为提交的数据与事实不符,可以向金融机构提问。"上述人士表示,用户可携带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到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提交征信异议申请。征信中心受理申请后,会联系提交的金融机构,督促其核实,并在20天内给消费者一个反馈。
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中,一位JD.COM白条消费者表示,已经向当地人民银行中心支行提交了个人信用异议申请。反对意见是:& # 34;客户自己否认13500元,不知道有这个业务存在,拒绝以自己的名义展示,要求消除这个业务展示。"
某银行人士介绍,除了大额消费贷款,银行主要关注两个指标:查询次数和上传信用记录次数。如果短时间内有多次查询,或者一长串信用记录,银行可能会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产生怀疑。而这也需要规范相关机构对征信信息的使用。
据介绍,根据监管要求,金融机构需要征得客户同意后,才能进行征信查询和报告。然而,在实际的展览过程中,一些机构并没有实践这一规范。过去几年,包括重庆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现称蚂蚁上城小贷)在内的多家小贷公司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受到处罚。"目前互联网借贷平台都会要求用户在服务界面查看相关征信查询协议,但关键是部分用户还不了解征信采集的影响。"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导致征信& # 34;改变& # 34;。
中国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云峰律师告诉记者,互联网金融产品接入央行征信,对打击逃废债、规范借款人信用管理有积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机构在接入时应加强管理和业务规范,防止一些征信和报送行为损害信息主体的利益,尤其是在信息共享和查询方面。陈云峰律师建议,如果信息主体发现个人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应通过异议处理机制及时通过投诉和诉讼维权。
本文由新华荣美刊财经原创出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李楠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