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刷信誉(刷信誉APP)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在新闻发布会上。石启立摄
人民网哈尔滨6月2日电(杨)6月2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黑龙江稳增长、保民生”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重点就“黑龙江省企业财政补助政策措施有关情况”进行专题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副行长赵清德介绍了对受疫情影响的居民逾期贷款的支持政策,以及为防止“征信查补”乱象所采取的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副行长赵庆德。石启立摄
赵清德介绍,目前,部分企业和个人因疫情无法按时履行还款义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征信权益保护的指导意见》要求,人民银行指导黑龙江省各级征信系统接入机构及其分支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四个群体”的征信权益保护工作。
“四类人群”包括在新冠肺炎因感染住院或隔离的人员、因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但未住院的人员、参与疫情防控的人员、因疫情暂时失去生活来源的个人和企业。符合“四组”类别的企业和个人,如有逾期征信记录,可向人民银行或征信业务机构提出征信异议申请,维护自身征信权益。需要强调的是,所有正规的征信和维权渠道和流程都是免费的。
围绕征信“四个群体”权益保护,人民银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组织全省各级人民银行和接入机构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加强征信权益保护相关政策解读和引导,及时了解和回应公众诉求和关切;二是组织各征信接入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指导其制定工作制度,改造业务流程,通过调整“四组”还款计划,防范征信逾期。对逾期的,引导准入机构设立绿色通道,按照特殊流程调整征信记录;第三,畅通公众异议和投诉维权渠道。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专线“12363”,可以及时解答公众反映的有关信贷权益的问题,快速回应和处理各类信贷异议和投诉。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地方法人准入机构共为18.4万名个人、1948家企业调整了信用记录信息。
论“征信修复”乱象。目前,社会上确实有一些机构和个人,利用人民群众缺乏征信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弱点,冒充行业领域的专家,欺骗和误导人民群众支付高额费用,以“征信修复”、“征信铲屎官”、“征信洗白”等名义委托其办理征信和维权事宜。有的人轻则骗钱后失联,重则为违法行为骗取征信,甚至诱导企业和个人伪造虚假材料、虚假证据,使企业和个人承担极高的法律风险。
为保护人民群众征信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人民银行于2022年3月中旬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整治征信乱象“百日行动”。一是联合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厅、网信办发布《关于联合开展黑龙江省“信用信息修复”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有效凝聚了各部门的监管力量。二是要求各征信接入机构彻查征信异议处理和征信投诉反馈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严格规范征信异议处理流程和信息核查。三是加强征信知识宣传,提高民众防范意识。
活动开展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共查处工商信息和广告中含有“征信”、“征信修复”字样的企业159家,清理违法广告3条,引导48家企业完成整改,其中31家企业变更工商信息,17家企业自行完成注销。6家企业被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3起企业线索移交市场监督管理和公安部门。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突出抓好“四个集团”的信贷权益保护,加强对准入机构的监管,强化政策引导和信息监测,切实保护“四个集团”的信贷权益。同时,继续坚持“疏权堵恶”的工作思路,继续推进黑龙江省“征信修复”乱象专项行动,联合有关部门对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带有“征信”、“征信修复”字样的企业进行实地筛查,督促其完成整改,对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依法立案侦查、严肃查处。进一步加强征信知识宣传,组织开展全省“征信修复”集中宣传展示活动,广泛增强人民群众防骗防骗意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王俊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