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图标(小红书的图标在哪里)
编辑导读:小红书作为年轻人喜爱的种草平台,一直以内容见长,很多品牌都在营销推广。笔者对小红书这个平台进行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内容承载着丰富的品牌故事和商品信息,日益成为品牌成长的核心策略。只有营销内容真实、新鲜、有趣,才能打动人心。90%以上的消费者都会受到好内容的影响,品牌只有回归人性,用优质的营销内容和故事触达消费者,才能推动增长。
“小红书”、“b站”、“Tik Tok”、“知乎”等不同内容平台的特点、个性、投放策略存在明显差异,在内容展示风格、推荐策略、用户类别偏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品牌如何找到自己的内容营销平台,实现冷启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其实我不是小红书的目标群体。即使在此之前,我也没有小红书账号。当然,为了尽可能真实客观的写好这篇文章,这一周我高密度的用了一下,发现确实是一个充满“美”的平台,刷的停不下来。
01 平台逻辑
不久前,小红书推出了“店号整合”战略,同时用商品关闭了笔记下的连锁权限。此前,小红书的账号分为企业号、个人号和认证博主。店铺号绑定后,统一为专业号和非专业号。“店号一体化”要求商家在开店时要“做一个号”。这一举措再次强化了内容的重要地位,推动商家在小红书输出优质内容,引导基于内容的转型,不再是单纯的电商平台。这完全符合小红书一直以来的特点;关闭带货笔记的链条,必然会增加转化成本,但如果结合内容策略,可以让内容更纯粹,让人更专注于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小红书主要的流量入口是“推荐”和“搜索”,和Tik Tok很像。用户在随意浏览时可以提供很强的“购物”,在品牌集中度提升营销或新品发布期间,“搜索”的使用量会大大增加。
内容召回时,小红书有两个核心逻辑:“标签匹配”和“关系链推荐”
标签化:内容发布时,平台会根据对标题、文字、图片、视频的理解,对内容进行标签化。每个用户在首次登录APP时必须选择至少四个感兴趣的领域,支持内容标签匹配人的冷启动。之后,平台根据用户的点击、喜欢、收藏等交互行为,调整用户的兴趣标签,优化人与内容的匹配精度;
链式推荐:内容推荐给部分用户后,平台会根据用户的点击、喜欢、收藏等交互情况对内容进行评分,然后决定是否推荐给其他匹配的用户。这个评分系统在小红书里被称为CES(社群参与度评分)。
显然,小红书的内容分发逻辑是“去中心化”,即只要内容好,互动量高,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流量分发的权力。这一特点无疑为“新品牌”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总体来说,小红书平台逻辑对于品牌来说有三大优势:
1. 达人平权
无论明星、KOL、KOC、素人,只要内容优质,都可以被平台推荐,获得流量倾斜,成为爆款文章。按照业界的普遍共识,明星和头部KOL粉丝50万+,中腰KOL粉丝50-50万,KOC粉丝50-50万,业余5 K以下粉丝。为了避免过度依赖头部造成的内容生态失衡,小红书打算扶持中长尾人群。自然流下,KOC和业余笔记占60%以上。另外,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无论是人的活跃度、粉丝活跃度、互动度,腰部及以下人群的营销优势都更加明显。
下图为人才平均10000+百分比分布的笔记交互(数据来源:飞瓜):
2.性价比高。相比其他平台,小红书的流量成本还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大量腰部KOL和KOC带来的曝光和互动势能,为品牌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营销效果;
下图是几个典型品牌截至2021年12月14日的投放成本(数据来源:伊恩):
3.长尾流量在以内容质量为考核的CES评分机制下,优质内容可以长期获得平台的流量倾斜,持续获得长尾流量。无论是推荐还是搜索,都能占据不错的位置。
为了巩固小红书的“种草”地位,营造“真实美好”的社区氛围,小红书也在平衡“真实分享”和“商业推广”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账号限制、笔记限制甚至品牌限制。对于品牌来说,明确平台规则,避免触碰红线至关重要。
根据小红书的公开信息,以下行为会触发限流:
1)账户电流限制
一个设备登录多个账号,也就是常说的「多开」,平台监测到多个账号来自同一个 IP,会判断为水军;在平台做站外引流,比如在笔记、头像、签名、评论等位置留下微信、手机号、淘宝店、二维码等信息;账号下内容含有大量同一品牌商业广告,且内容单一;长时间不登录账号,会被平台判定为僵尸号;账号含有大量虚假粉丝、僵尸粉,出现异常粉丝增长。
2)注意电流限制
笔记包含禁止使用的词语。下图为“2021小红书违法词”。因为内容太长,如有需要,后台回复“小红书违法词”即可获取;
包含非原创内容的笔记,比如图片和视频中的水印,或者包含其他小红书账号的图片和视频,都会被判定为非原创;如果单品硬广发布,但没有在平台备案,大概率会被判定为营销广告;如果笔记出现异常增加,比如人们渴望提高互动,在微信群或其他渠道短时间内点赞、收藏、评论,很容易被平台发现并限制流量,严重的甚至会被扣费;对内容的过度修饰和美化,如通过滤镜、PS、视频优化等在美妆、旅游、穿着、购物等领域误导用户;不尊重客观事实,盲目夸大产品功效,如“一秒祛斑”、“快速瘦身”、“超级美白”;言辞激烈,恶意诋毁一个品牌,诋毁产品,损害品牌形象;一些“组成党”缺乏专业知识,散布错误信息。有博主为了增加流量而追逐热点,却不注意核实信息来源和真实性,无意中发布谣言,传播虚假信息;发布伪科学内容,尤其是健康领域的内容;使用夸张、稀奇的标题、封面、内容;利用主体影响力指责或发布煽动性内容;虚构、编造、发布远超普通人消费能力的内容,俗称“炫富”,也成为平台治理的重点对象;传播淫秽、低俗、有害信息,包括:涉及性暗示、涉毒、政治、暴力、血腥的内容将被平台判定为违法;避免分享没有相关资质的医疗、投资内容。如涉及,应说明“不涉及医疗/投资建议”。3)品牌电流限制
品牌在不熟悉平台运营规则之前,贸然大规模、有组织地发布种草笔记,容易踩坑,受到平台限制。但一旦某个品牌被限制,所有与品牌关键词相关的内容都会受到牵连,流量骤降,互动性极差,推广失败。
由于品牌限流影响巨大,以下重点是“敲黑板”
小红认为,粉丝1 K以下的素人属于自然流,即博主自发分享,最接近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这些笔记占比大,则认为品牌认知度高。经过业余爱好者一段时间的自发分享和传播,被视为一种相对正常的成长逻辑,再通过KOL和KOC进行商业化。而“高开高打”,一开始就铺垫大量KOL、KOC品牌进行商业推广,会破坏内容生态,肯定会受到平台的限制;
品牌大规模投放“非报告”票据。所谓“不报备”,就是笔记不向平台报备,被商业化。因为小红书在商业推广上有很多限制,所以很多品牌会选择不举报,但是如果短时间内有大量的“不举报”投放,举报备注数量过少,就容易被平台限制;
分期品牌投放的风格太一致了。比如标题、图片、文案雷同,容易被平台发现,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也会被平台限制;
“硬宽”票据比例过高。所谓“硬广”,是指大量的卖点、特点、功效、参数、成分等。在笔记中,但是缺乏细致的分享,大量图片堆砌,很容易被平台识别,判定为“硬广”且电流有限。
02 发展趋势
在12月22日举行的“2022小红书商业生态大会”上,官方分享了小红书的“理念营销方法论”。通过洞察需求、定义产品、拓展抢占赛道、倡导扶持品牌、帮助品牌构建良好的产品营销策略、加速成长四个步骤,可以看出小红书“All In Brand”的决心。
目前无论从分享还是消费的角度,用户对小红书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定位。从2021年11月公布的“种草1000强榜单”来看,护肤、彩妆、美体分别占53.56%、16.99%、2.83%,合计超过70%。可见护肤和彩妆是小红书的主力(数据来源:费
但小红书的目标是搭建一个真实、美好、多元的内容分享平台,这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所以要摆脱“她圈子”的刻板印象。为了构建更加多元的内容生态,平台在“男性”、“萌宠”、“旅行”、“摄影”等小类别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政策。目前平台月活用户已经超过2亿,其中72%为90后,超50%来自一二线城市,男性用户占比也上升到30%。人才增长超过220%,覆盖25个品类,其中60%品类增长超过200%(数据来源:2022小红书商业生态大会)。小红书通过人们自发分享的多品类内容,引领露营、晚安甜酒、早C晚A、无性别穿搭等生活方式,也为新品牌、新品类带来流量红利。
03 内容打造
与纯电商平台不同,小红书的有效投放并没有明显受到客单价的影响。生活中有小美女,也有家装、游戏、艺术、高奢。
根据小红书的特点,品牌放在平台上要注意以下五点:
深耕自有品牌,优质真诚,不急于转化,推广软性化、科学化、精细化,拒绝硬广;高颜值、新奇特、美的、性感的、吸睛的;目标用户「她圈层」,女性、年轻、客单价不能太低;「男性圈层」「萌宠圈层」「小众圈层」会获得官方的流量扶持,品牌应把握红利期;具备熟悉平台规则的专业运营团队;
宏观上,爆款故事的创作需要参考“品牌”和“品类”成熟度构成的二维象限:
“成熟品牌”和“成熟品类”的关键是重塑形象,激活市场,通过“年轻化”吸引Z时代用户,通过对目标用户的了解,从自说自话的卖点宣传转变为对用户场景的“价值”描述。比如中国李宁的“国产时尚品牌”复兴之路;百灵“天然草本,效果卓越无刺激”对用户核心价值的理解;
“新品牌”x“成熟品类”的关键是通过“差异化”和“细分化”来突破重围,打开缺口。比如花的“东方美妆,以花养妆”的差异化竞争;森林活力的“无糖泡水”子类;
“新锐品牌”x“创新品类”的关键是教育用户,占领用户心智。因为教育用户的成本极高,需要先在优势领域渗透,成功后再全面推广。比如,优先培育火锅文化的重庆、成都,抓住年轻人“宅”和“懒”的特点,打造了“即食火锅”这一新品类,并进一步在全国蔓延,最终形成了“品牌即品类”的现象;
“成熟品牌”x“创新品类”的关键是在优势品类的基础上延伸,通过新技术创造新品类。比如云南白药,以止血白药闻名。通过信任背书和技术创新,打造了云南白药牙膏,开创了中草药牙膏新品类。至今在中国牙膏市场排名第一。
每种组合的关键点都是品牌产品打造背后的逻辑,也是内容营销中特别突出的一点。
微观上,爆款文章的创作从标题、封面、内容都很讲究:
1. 标题
搜索时,标题一般会先匹配,这也是内容从曝光转化为点击的关键点。坊间传言说“爆款文章= 51%标题+49%内容”,所以选择一个好标题很重要。一个好的标题可以通过以下关键词概括内容+调动情绪:
包括精准人群:油痘肌男生使用场景:秋冬洗脸效果表现:保湿、清痘、淡印、引导词:干净脸的快乐、秋冬必备热点词:护肤、痘痘2.封面一个高质量的封面足以打动用户。尤其是像我这种四处游荡的人,基本上都会点进去,看一看吸引人的图片。总结起来,吸引人的封面基本如下:
身材好颜值高的美女/帅哥,下图基本是我会点进去看的封面;
效果对比类,比如下图这种穿搭对比,或者化妆前后对比,或者发型对比等;效果对比,比如下图的穿搭对比,或者化妆前后对比,或者发型对比等。;
干货分享类,这种基本不看博主颜值,只看内容是不是自己感兴趣,有些是科普知识,有些纯属猎奇;干货分享,基本不看博主颜值,只看内容是不是他们感兴趣的,有的是科普知识,有的纯粹是猎奇;
产品堆积如山,各种产品集中展示。感觉内容很丰富,一定要进去看看。
3)内容3)内容
现在的人越来越没有耐心看大量的文字,尤其是小红书这样的休闲娱乐平台,所以看到平台推荐的视频笔记越来越多。内容越专业越好。能把事情用简单的话讲清楚,真的很“专业”。随意的口语化会更容易被视为真正的分享。
当然,无论是图片还是视频,要想成为爆料,一定要能引起共鸣,比如年轻人熬夜后的朋克健康,吃海苔后的瘦身减肥,烫染后的头发干涩,加班后的脱发等等。
第二,要有例子,一般都有。比如博主自我呈现,说说自己的使用效果和感受;
第三,要明确价值点。有时候价值点是简单的一句话或一句话,但往往决定了产品的成败。比如活力森林的“0脂肪、0热量、0糖分”,香蕉的“不敏感内衣”,三餐半饭后的“功能和心理双重满足”。
04 热点玩法
小红的书中有一些关键词常年占据热搜,对应具体的模板游戏。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社群文化,比如知乎上常用的提问格式“xxxx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下面是一些热门游戏的例子。
1. OOTD / MOTD / COTD
这些英文缩写起源于Ins,几乎是小红书的热词天花板。其中OOTD(今日装)指的是今天穿的。博主会同时展示服装、配饰、包包和鞋靴的穿着和软植入品牌logo,以达到推广的目的。你可以看到有一堆妹子在这类笔记底部询问联系;
MOTD(今日化妆)指的是今天的化妆。很多美妆博主会用这个关键词来分享化妆师和用品,也非常好用,很有说服力。
COTD (Coffee Of The Day)指的是今天的咖啡,通常用于博主逛店,配以精美的图片和体验,达到推广店铺的目的。
2.GRWMGRWM (Get Ready With Me)是指博主在化妆的同时分享自己的情绪和对生活的态度的视频形式。看起来很随意很真实,大大增加可信度,容易引起讨论和共鸣,分享时频繁露出品牌logo。比如一个“颜值焦虑”的美妆博主,曾经有一个号召粉丝热爱生活,接纳自己的视频笔记,获得了超过15万的赞,是平台上少有的超级爆款文章。在Tik Tok经常看到,但是能够形成社群文化,真的是小红书的力量。
3.盲测是指将同一类别的商品放在一起,遮挡可识别的标志,仅用感觉和效果进行评价,选出最好的商品,或者猜测商品的名称。这种形式一方面增加了观者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体验的真实性。
4.沉浸xxx前段时间拍了一段兔子吃胡萝卜的视频。整个视频除了小动物的咀嚼声没有任何声音,听起来很解压。这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沉浸式”体验。这种剧代入感很强,让人有感觉,而且不限类别。比如美食博主可以一直沉默,只记录烹饪过程的环境音;家居博主可以在最后用一面镜子分享家装设计、收纳、整理。
本文由@刘胜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题目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李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