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手法有哪些(摄影技巧入门篇口诀)
“照片要横平竖直”、“三点构图”、“早晚是最佳拍摄时间”、“背景要简洁”......相信你不止一次听说过这种关于摄影的“黄金法则”。这些都是前辈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和套路,对我们的射击学习真的很有帮助。
但是,在艺术创作中,从来没有绝对正确的真理,也没有必须遵守的规则。当你掌握并熟悉了这些规则,你也可以试着去打破它们。也许你会有新的收获,拍出更好的照片。
一、画面要横平竖直
的确,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拍摄的照片应该保持水平和垂直,尤其是在有水平面、地平线等较大水平尺度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重要。否则画面会不平衡,会让人看着不舒服。
但是当我们拍摄一些特殊的对象时,我们也可以尝试故意倾斜画面,让照片在其中有一种特殊的表情。
比如上图,我拍下了同伴在船上跳水的瞬间。
经过后期的剪切和旋转,照片变得更加动感,有一种超现实的味道。
当然,如果拍摄前期就想到这个效果,也可以直接换个角度拍摄。比如下面这张飞机的照片,比正常拍摄更有动感。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两点:
1.倾斜角度不能太小,否则读者会误以为你没有校正相机。一般至少要倾斜2-3度。
2.即使倾斜,也要保持画面的整体动态平衡。
二、三分法构图
三点构图是用两条直线将画面横向和纵向排列成“井”字形,将画面分成九等份,将照片中的视觉中心放在四个交点或四条线上,这样可以使画面更有吸引力。
三分法是最实用的构图方法,应用非常广泛。所以很多相机和手机都有自己的九宫格构图辅助线,方便大家在拍摄时应用三点构图。
虽然三分法确实很好用,但并不是适合所有场合。比如一些对称的建筑,按照中间构图,会更好。
如果不把主体放在画面中央,不平衡感就会很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禁止为了作文而作文。当你审美能力很高,脑子里知道所有的构图形式,你就可以忘记所有的构图规律,怎么拍都舒服。
三、黄金拍摄时间
众所周知,日出日落前后的半小时被称为摄影的“黄金时间”。因为天空空在这两个时间段颜色最丰富,光线柔和,所以大部分被摄对象都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午不能拍。我觉得还是要看你想表达的主题。
比如这幅军训的画面,强烈的阳光更能凸显人物的刚毅和对苦难的执着。
这个烈日下的胡杨树,虽然死了,却依然屹立,也是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主体要拍清楚
清晰度应该是大多数照片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拍出模糊的照片不一定是废片。
比如卡帕拍的这部诺曼底登陆电影。据说这次登陆,卡帕一共拍了3卷胶片,106张。因为都是运动时拍的,冒着枪林弹雨,所以很难特别准确的对焦。再加上胶片浸泡等诸多因素,最后只洗出了10张模糊的照片。
然而这些照片最终成为了摄影史上的杰作,上面这张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画面模糊,但冒着生命危险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战争的残酷都记录在照片里。这部作品无论是历史意义还是拍摄过程都是后世无法比拟的。
五、要留有视觉空间
一般来说,如果照片的拍摄主体是人或动物,那么在他们的头部或眼睛前面要保持一定的空空间,否则照片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压抑感。
但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类读者的思维来进行反方向操作,比如吴印咸的前辈们拍摄的《呐喊》。
这张照片中人物的头部离画面边缘很近,给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这个构图正好宣泄了想反抗的被压迫者的内心世界。
总结:
在摄影艺术的创作中,从来没有不可打破的规律。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先了解并熟悉使用这些常识性的规则,然后尝试打破这些思维定势,才能拍出新颖独特的照片。
不要一上来就想着怎么“破”。迈一大步,就很容易有彩蛋。更何况,无论你是顺从还是违背,一切都必须服务于照片的主题表达。
这是【手机摄影手册】,我是杨涛。老朋友请点赞并转发支持,新朋友可以关注。最后感谢爱人的支持和陪伴。
玩转手机摄影9个小技巧,掌握一两个就能一鸣惊人。
3拍摄技巧,4修图技巧,照片的黑色背景效果,全部由一部手机完成。
我的手机摄影教程能在电视上播出,主要是因为这五个好习惯。
春天会开花。怎么用手机拍他们?让你的照片更精致的7个要素。
想学好摄影,就得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刘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