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点击软件(恶意软件清除工具)

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全球首例针对恶意点击软件的刑事案件——“上海金手指软件案”终于于近日移送法院,正式提起公诉。

据悉,2009年前后,被告人倪某自主开发了百度搜索广告推广系统“网络金手指”软件。该软件通过恶意点击百度搜索推广的广告主的网站,可以快速耗尽广告主的广告费用。线下推送广告的目标。

金手指软件是百度近年来遇到的最顽固的作弊者之一。是技术成熟、升级反应快的恶意作弊典型代表。在过去的四年里,它已经盈利1000多万元。

金手指软件可以模拟正常用户的点击,实现推广结果的点击扣费,导致百度推广中客户的推广费用被恶意快速消耗,自动下线推广,成为百度推广中客户被他人(尤其是竞争对手)非法打压和威胁的非法工具。

仅2012年下半年,百度就收到了34起相关投诉,对百度的声誉和客户利益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能给予有力的回应,行业的生态健康将遭遇更大的危机。

恶意点击软件(恶意软件清除工具)由于盈利方式简单粗暴,运营成本低,利润高,类似案件仍时有发生。上图是从莆田系内部流出的一段对话截图。可以明显看出,莆田系正在威胁相关客户关闭百度竞价,称如果客户在5分钟内仍参与百度竞价排名,将采取恶意措施对其进行惩罚。

百度表示,为了保护客户的权益,只要客户遇到类似损害自身利益的案件,都可以立即举报。百度将积极报案,保留证据,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调查取证,切实维护客户利益。

如果此案最终能够形成有罪的刑事判决,将开启全球互联网刑事打击恶意点击犯罪的先河,形成行业内最强的威慑力,引导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业内专家也指出,使用百度云安全平台可以全方位保护网站,有效防止恶意点击。专家提醒,防范类似犯罪,不仅要拿好法律武器,还要用好科技武器。

上一页:返回列表

版权声明:

1.本网发布此文只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承担侵权的连带责任。

2.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如本网站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后15个工作日内发邮件联系本网站,我们将及时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张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