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到忠县(重庆忠县离重庆市多远)
新华社重庆5月26日电(何谦)近日,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勘查管理司公布了2021年全国地质灾害十大成功案例,重庆忠县“8.28”两河社区滑坡入选避险。由于预警及时,10户40人提前撤离,无人伤亡。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害怕。如果我不提前撤离,后果不堪设想。”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607地质队总工程师张天佑回忆起当天的滑坡场景。2021年8月28日,忠县白石镇两河社区7组瓦屋基发生山体滑坡。滑坡宽约100米,长300米,厚5米,体积15万方,造成8间房屋受损,约150米道路被毁,财产损失约800万元。
(被毁的道路)
驻扎在忠县的地质67队第一时间对山体滑坡进行了预警。27日上午9时,驻扎在忠县的607队地质队员宋彬一行冒雨前往瓦屋基巡逻。由于8月份的强降雨,两河周围发生了多次山体滑坡,宋彬一直在想着瓦屋基。
经过半个小时的侦察,宋彬发现了一个面积只有0.2平方米的滑坡,但滑坡是连续的,滑坡物质是黄色的泥水,堵塞了沿路的沟渠。宋彬打电话帮助人们疏通沟渠,但随着泥水越滴越多,他意识到出事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观察,他发现泥水就像扎在人体上的血管,不停地流动。
(排水沟疏通现场)
凭借经验,结合上级机关和单位的日常训练,宋彬立即做出判断,滑坡会变得不稳定,必须疏散群众。他第一时间向村干部提出建议,并立即向白石镇现任副镇长万琴和忠县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吴少平汇报情况,建议当地政府设立警戒线。
“这山怎么会塌呢?我们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什么也没发生。”很多人不理解疏散。然而人命关天,村干部立即展开动员工作,但收效甚微。上午11点左右,镇政府派人下来说明险情,动员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
天快黑了,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出现了鸡鸭乱叫的异常现象。驻军人员和村干部马上抓住机会宣传,说可能是地磁变化引起的异常反应。由于派驻的地质队员平日里进行了多次宣传和培训,群众相信科学,撤离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晚上10点,10户40人安全撤离。
27日深夜12点和第二天凌晨1点左右,安装在滑坡体上的两台通用监测预警装置发出预警。直到一大早,一名公交车司机在经过瓦屋基路段时发现了塌方,立即向镇政府汇报。直到那时,每个人才知道危险的情况。
谈及预警成功的感受,607队地质队队员宋彬说,驻军人员既要“狠心”确保一方安全,更要有悲悯情怀的责任感。
该案例被自然资源部评价为“人防+技防一体化”地质灾害避让的经典案例。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基于形变、降雨等多判据综合判断量化信息,保障了预警服务。岩土材料不均匀,结构不同,环境多变,风险演化是非线性的,人与技术的融合才能保证应对的及时和恰当。
来源: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丁阳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