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是哪个省的(滨州在哪里)

滨州是哪个省的(滨州在哪里)滨州是哪个省的(滨州在哪里)

□程芃芃 牛成龙 解晓龙 杨萌 □程鹏牛成龙杰杨小龙孟

“滨州的色彩令人陶醉;滨州的味道令人难忘;滨州的温度舒服。”滨州市委领导用这三句话来概括滨州的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回答“山东走在前面,滨州该怎么办”的时代课题。以产教融合和产业创新为导向的“双型”城市建设为主要引擎,滨州全力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繁荣和实力。

2022年,滨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在滨州,认识滨州,热爱滨州,建设滨州”的主题,以“打造独具滨州特色的精神文明品牌”为目标,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滨州,深入爱上滨州,深入奉献滨州。

在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上,好品滨州、任浩滨州、好客滨州、产业滨州、科创滨州、开放滨州、色彩滨州、品味滨州、温度滨州、法治滨州、平安滨州、服务滨州、创新滨州、创业滨州、创造滨州“十五个滨州”描绘了滨州的面貌,点燃了滨州的激情,放飞了滨州的梦想,让400万滨州人感受到了。

一曲高质量发展的交响乐,奏响在滨州这片创业者的热土上!

滨州的色彩令人陶醉。

“留在延安,上课去韶山,走淮海路,然后去古田、嘉兴楼集训,在南泥湾工作。“滨州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校园生活。学校深入践行“红色兴校”理念,将革命教育和红色基因融入办学全过程。被评为渤海老区红色教育基地AAA景区,全国16046所职业学校中唯一的AAA景区学校。

这种艳丽的红色是滨州的底色。滨州是一片红色沃土,也是渤海革命老区的中心区域。20万儿童光荣参军,82万农民工参与拥军,形成了坚忍不拔、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用生命感动践行“人民消防为人民”的中国人——记四川木里森林灭火勇士、滨州烈士张和大爱无疆、投身慈善事业的“感动山东人”...红色基因已经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每个人的血液。

5月1日上午11时,滨州黄河大桥钢管拱桥第一个拱脚+端梁钢梁整体吊装到位,为后续钢梁架设奠定了基础,拉开了钢管拱桥钢梁架设的序幕。大桥北岸跨堤桥为130米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桥面宽42.24米,拱肋抬高31米,130米钢管拱梁约3600吨。

滨州五色板块中的黄色,黄河的颜色,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机遇。滨州因黄河而繁荣,黄河贯穿城市94公里,有宽阔的沙滩。作为黄河下游城市之一,近年来,滨州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高效整合黄河资源,实施“幸福黄河工程”,打造黄河文化精品旅游带,建成并投入使用黄河农业园、黄河植物园等项目,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近百公里的绿色长廊蜿蜒于黄河沿岸,让人倍感亲切。田园之美与黄河风光相得益彰,生态之美、生产之美、生活之美相得益彰。一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大合唱”响彻滨州。

海洋耗尽了金色的河流。黄色为滨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蓝色,深邃的海洋色,为滨州提供了更广阔的空空间。滨州的自然禀赋和共同努力不断描绘新的蓝图。滨州,因海而生,拥有1896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126公里的海岸线,130多万亩渤海湾沿海滩涂。近年来,滨州不断放大“虾、贝、虫、藻、鱼”的特色优势,向海洋要质量、要效益、要增长。海洋食品、海洋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渤海湾最大的凝析气田渤中19-6项目已进入实际实施阶段。作为虾的主产区山东,每两个人吃的虾就有一个来自滨州。

“我是住在伍家洋郊野公园附近的村民。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个公园玩。还有唱歌跳舞下棋,可热闹了。”滨州市惠民县维基镇宅寺村村民苏说,以前黄河两岸都是石坝,没有什么游乐场所。自从伍家洋郊野公园建成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滨州,这样的公园随处可见。近年来,滨州大力建设公园城市,新建和改造了综合公园、角(兜)园等各类公园220多个。群众出门看绿、推窗看景成为常态,生态城市初具规模。

绿色是生态滨州的代名词。近年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碧水青山是无价资产的理念,以生态和谐绿色为基调,擦亮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名片,建设人、产、季和谐的生态城市,推动“生态价值”向“发展增值”转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四减四增”活动。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湾长制联手,连续15年开展林水会战,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1.8%。2021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体质量优良率在全省7个传输通道城市中排名第一和第二。

智慧城市滨州历史文化悠久,基础深厚。古色古香是对它最好的注解。滨州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孙子、范仲淹、杜受田、梁漱溟等名师曾长期在这里生活、工作、成长。拥有鲁剧、剪纸等9项国家级、3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魏氏庄园、龙华寺遗址等5处国家级、49处省级文保单位。2022年,滨州深入挖掘独特优秀的传统文化“富矿”,开展“六个一”和“滨州手工”工程,举办中国滨州传统工艺博览会,吸引了省内外47家传统手工艺企业参赛。

滨州的味道令人难忘。

4月13日,“智能监控及行车记录仪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2年4月29日,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举行春季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7.51亿元,其中世界500强1个,中国500强1个。

5月11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来自深圳的5个高新技术项目正式落户滨州,为当地电子信息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供了强大助力...

渤海之滨,黄河之州。滨州,不仅有一个壮丽的地名,还有它的内涵和独特的风味。这些味道来自工业、发展、科技、和平、品牌。

工业的品位优化了结构。滨州拥有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高端铝工业、智能纺织工业、精细化工位居世界第一。新材料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崛起,食品加工、家纺服装、医疗保健、现代海洋、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优势产业茁壮成长。

发展的滋味提振了信心。滨州深入贯彻“1+11868”工作制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繁荣滨州,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质量更优。2022年一季度,1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两方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2%,居全省第四位;税收增长14.6%,位居全省第二;税收占比72.2%,居全省第六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9.58%,位居全省第一;进出口总额增长24.7%,居全省第六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2.6%,居全省第六位;全市工业收入2233.8亿元,居全省第三,增长17.9%,居全省第二;上海工业利润99.5亿元,居全省第四,增长20.4%,居全省第三。

科技的味道,铆足了劲。深化产教全面融合、创新型产业“双导向”城市建设,总投资23.8亿元。R&D与科技服务机构签约率达到100%;超细光刻胶等“中科系”国字号研发成果转化;活力加快,国家级平台载体32个,省级以上科技(人才)平台351个。R&D全社会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36%,居全省首位。

和平的味道稳定了环境。建设全国首个地市级智慧城市指挥运营中心,大力实施“大网格”治理效能提升工程,提供网格化管理服务到底;成为全省唯一、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连续三年全省第一,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品牌的味道点亮了这座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滨州深度参与城市品牌建设。目前有4个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33个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如纱线、布料产量和产能世界第一,悬臂梁施工设备、赤藓糖醇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汽车、风电铸件产能全国第一,果糖、金属片生产规模全国第一,绳网、厨具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盐田粮食加工能力、虾产量全国第一...

这些都是世界第一,全国第一,代表了滨州制造业的高度和深度,也充分展示了滨州的品牌形象。今年初,滨州9个品牌入选首批“好山东”名单;在2021年公布的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中,滨州有9家企业上榜,魏桥创业集团总收入继续排名第一。

滨州气温舒适。

“打开地图,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些信息都是明码标价的,哪怕我们这些老年人一眼就能看懂。”68岁的戏曲爱好者沙·苏真高兴地说,“这张地图就像一个‘小帮手’。你看地图就能找到能帮我们的人!”

沙口中的“地图”,指的是“新时代滨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地图”。今年,滨州市制作了全国首个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地图,在地图上准确、全面、具体地绘制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点的抽象信息,既方便了群众了解、参与、享受身边的志愿服务,又方便了志愿者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项目提供精准的志愿服务,真正连接了志愿服务的供需,赢得了人民群众真正的“点头”和“好评”。

“您好,这里是防疫救援服务热线的回访电话。你是霍先生吗?上次买药的问题解决了吗?”“好的,谢谢你对我们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如果你需要任何帮助,请随时打电话给我们。”3月27日,滨州市阳新县司法局工作人员王正在进行电话回访,跟踪之前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过程。这一幕是王的日常工作。

3月13日,面对新一轮疫情,去年刚参加工作的王主动要求到社区管控组工作,成为党员干部先锋队的一员。根据工作安排,她24小时驻守管控中心,接听群众求助电话,回访问题解决过程,上报统计数据,及时接收发放防疫物资...她每天都忙个不停。

疫情爆发以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向病毒亮剑,健全完善扁平化指挥体系,成立省市疫情处置现场指挥部,持续高效运行。市级领导包括县市,县级干部包括乡镇,乡镇干部包括村。18000名政府官员下沉到基层,建设抗击流行病的战斗堡垒。经过一个月的昼夜奋战,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是事。让人民幸福生活才是“国家的伟人”。近年来,滨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坐在群众的炕上、想群众的心、向群众点头,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民生事业,努力建设有温度的城市,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城市的温度变成了普通人的满足感。一季度全市民生支出82.21亿元,占比79.3%。12大类197件民生事项扎实有序推进,就业、社保、医保、低保均居全省首位。3月份新一轮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全力保供应、稳价格,实现了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运行平稳,形成了保障民生的强大合力。

它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滨州,创业者也能感受到这种温度,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奋进的热情。全市上下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不断营造尊重企业家、善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浓厚氛围。多年来,组织召开企业家大会,定期举办滨州企业日、企业家运动会,设立优秀企业旗帜广场,不断深化“一网一窗、帮扶代办”改革,打造一流的“周到”服务品牌,强化了“亲清”政商关系氛围。

高校是一个城市的未来。在滨州温度的滋养下,教育行业也交出了亮眼的答卷。全市汇聚科技资源,全力打造“五院十校N基地”,加快人才、产业、科研成果转化,成为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滨州大学大高141航校成功晋级,滨州科技职业学院新生入学。渤海公共实训基地首批15家合作院校签约,职业院校专业行业匹配度达到75%。

广大沿海单位为滨州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助推和赋能作用。对此,滨州以感恩之心,培养服务意识,积极沟通联系,积极解决问题,积极争取支持,与广大沿海单位携手共建更高水平的繁荣滨州。

党的事业的基础在基层,关键在干部。服务基层有温度,给干部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滨州旗帜鲜明地为基层干部“撑腰”“站台”。通过基层减负、政策照顾等措施,让基层干部安心、放心,基层组织可以有一些干事、富干事、地勤干事、包车干事,充分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滨州的色彩缤纷;滨州的味道,五味俱全;滨州的气温五度宜人。

站在全球、全国、全省的“三张地图”面前,全市上下以坚定的自信和昂扬的斗志,正勇敢地站在发展的最前沿,书写着时代的答案,努力以更高水平的繁荣和强大开启滨州建设的新篇章。

①滨州黄河塔

②美丽中海摄影:赵利军

③黄河穿城而过。摄影:赵利军

④粮食丰收摄影:李默

⑤滨州黄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摄影:李默

⑥滨州大学提供的滨州大学飞行学院航空专业课程培训。

⑦魏桥纺织绿色智能生产线

⑧掌上公园媒体广场摄影:王健

⑨骑上黄河大坝摄影:张丹

参加滨州黄河植物园摄影:刘杰

滨州黄河小街湾健身的市民照片:刘杰

候鸟天堂——黄河湿地摄影:李宇春

黄河岸边的虾田刘刚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丁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