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火车站(枣庄西火车站电话)
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刘韩
11月19日18时,直达十里泉电厂的末班运煤列车抵达枣庄东站。自此,枣庄东站也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十电煤铁路专用线向“终点站”车站运输的责任。11月26日,齐鲁晚报记者齐鲁壹点走进这个始建于1912年,背后有着“百年老火车站”故事的车站。
百年之后,枣庄东站见证了中兴公司的辉煌。
枣庄东站始建于1912年,习惯被枣庄人称为“老火车站”。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中兴煤矿公司在这里成立。为了方便运煤,中兴公司修建了中国第一条商业铁路,即枣庄至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铁路和枣庄经台儿庄至郫县(今江苏省邳州市)铁路,连接津浦线(今京沪线)和陇海线。
枣庄东站几经波折,从货运专线到客货两用,再到货运专线,再到现在的客货两用。百年来,她经历了战争,重建,几经“主”。现属济南局集团公司兖州机务段管辖。......
1969年9月10日,枣庄施甸煤炭铁路专用线(以下简称“施甸铁路”)建成,枣庄东站为“施甸铁路”的终点站,故名“终点站”。关于枣庄东站的历史,在枣庄东站工作了20多年的李刚早已烂熟于心。
枣庄东站有着“码头型”的称号,需要承担给十里泉电厂“送”煤的责任。这是工作了20多年的李刚从进枣庄东站开始就一直在从事的工作。运煤的火车从枣庄东站出发,去十里泉电厂卸完煤,然后大巴返程空经过枣庄东站大概4个小时,一天最多能过12趟。每天有多少运煤列车进站,列车从哪里来,几节车厢有多少吨煤...李刚他们肯定提前一天知道。列车通过期间,不仅要保证交通安全,还要负责与十里泉电厂对接。
李刚说,2000年以前,中兴每个月能给十里泉电厂送2100车厢左右的煤。2000年以后,由于中兴的煤炭产量远远落后于之前,为了满足枣庄居民的用电需求,枣庄开始从外地购买煤炭。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增加,通过枣庄东站的车流量每个月都开始增加。
2021年11月20日上午,枣庄惠民铁路专用线正式通车,枣庄东站圆满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将电煤接运任务转移到了水郭站。但枣庄东站仍承担着每月5000车左右运煤列车的中转责任。
除了旧布新,铁路轨道将成为枣庄人割舍不下的“感情线”。
“干了20多年,突然就不干了。说实话,我还是有点舍不得。但从大方向和沿线居民生活来看,开通惠民铁路是必要的。”回顾20多年的职业生涯,李刚感慨道。
据了解,枣庄“十电铁”全长7615米,在市区有17个道口,在十里泉电厂有两个道口,共计19个道口。负责枣庄市市中区和薛城区居民供暖。但整个“十电铁”横穿枣庄中心区,经常造成军山路路口、振兴路路口、文化路路口、龙头路路口交通拥堵。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2015年,枣庄市中区公布了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为目的的“十大工程”,其中明确提出:“施甸煤运铁路专用线将迁出市区,新建十里泉电厂至枣林铁路税国铁路专用线。将原有铁路改造成城市道路,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随着惠民铁路的正式开通,“十电铁路”成为历史。穿城而过的火车成了枣庄人心中的回忆,弯弯曲曲的铁轨也成了枣庄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怀。作为飞虎队的故乡,枣庄人对铁路的感情深藏在基因里。“作为一个地道的枣庄人,虽然火车不会经过市区,轨道也没有用,但从情感上来说,我还是不忍心让它拆掉,我还是希望能保留下来。”枣庄东站一名员工说。枣庄东站的许多员工也有自己的讨论,关于市区留下的铁轨是否应该保留。
“我们枣庄人太喜欢铁路了。无论冬夏,无论天气如何,总有人喜欢在铁轨上散步。”李刚说,枣庄人没有办法放弃对铁路轨道的感情。基本上每个枣庄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走过铁路的经历。
陪伴枣庄人50多年的“石电铁路”的轨道,几十年的变迁,会被拆除吗?后续的维护应该由谁来负责?齐鲁晚报记者将继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李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