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降是什么意思(压降计算公式)

1.过滤反应器原理

滤波电抗器也就是滤波电感,说白了就是线圈。交流电经过半波或全波整流后,其波形波动很大。对于一些要求高的场合,这样的电源是无法使用的。当交流电流过电感线圈时,线圈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该电动势会随电流波形而变化,并始终阻止原电动势的增大或减小。当输入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会阻止电流增大;当输入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会阻止电流减小,从而减小波形的波动。就像一根弯曲的绳子穿过一根小管子,绳子会被拉直。电感等于电感和频率的乘积。当电流频率高到一定程度时,电感就很大,这样对于高频交流电来说,电感就像一个开路,可以在电路中起到阻挡高频的作用,同时允许直流和低频电流通过,即滤除高频波。

2:电抗器的作用是什么?只是一个滤镜吗?

电容串联电抗器有两个主要作用:

1.抑制关闭过程中的浪涌电流。从电路原理上我们知道,充电前电容器的电压是0V,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可能突然变化,所以电容器在投入运行的瞬间理论上相当于短路。当电网电压小于零时,投入运行时会产生很大的浪涌电流,对电网和开关设备产生很大的影响。相反,电抗器(即电感器)的电流不能有突变。由于合闸涌流的前沿较陡(即突变较大),要通过电抗器,在电抗器内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阻止其通过,所以电抗器串联后可以有效降低合闸涌流;

2.它具有抑制某些频率谐波的功能。电容和电抗器串联组成LC串联电路,其特定固有频率f = 1/(2TT(LC)1/2);当外部频率等于其固有频率时,理论上,LC电路呈现零阻抗。通常有4.5%、5%、5.5%、6%、12%的低压串联电抗器,分别用于抑制5、4、3次谐波。

3.变频器输入侧增加电抗器和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滤波器滤除传导干扰,电抗器降低5次和7次谐波。

都是从电磁兼容性方面考虑的。

4:入口电抗器安装在变频器的入口侧,出口电抗器安装在变频器的出口侧。两个反应器有什么区别?

1.进线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变频器与电源的匹配,提高功率因数,减少高次谐波的不利影响,保护变频器的整流部分。通常当电流互感器的容量远大于变频器的功率(例如10倍)时,存在功率因数的动态补偿(即存在补偿电容的投切),当电源出现峰值超过一定值(例如6000V)时,就需要考虑增加串联电抗器。

出口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逆变器输出中的高次谐波对电机的不利影响,如反射波。考虑电机的隔离电压等级和电机电缆的长度,决定是否配置出线电抗器。同时参考变频器说明书确定比那个多多少米,选择出口电抗器。

电抗器的主要参数是阻抗压降:电抗器通过额定电流时在电抗器上产生的压降。一般可以选择3%-5%。

2.进线电抗器用于防止变频器和其他设备之间的干扰。

出口电抗器用于滤波,一般变频的载波频率在2和2~10khz之间,可以使输出波形更加平滑。

5: 132 kW电机由变频器控制。需要增加串联和串联电抗器吗?

加进线电抗器可以抑制逆变器对电网的干扰,加出线电抗器可以抑制谐波,降低损耗!

加了比较好,但是不加也可以。

6:电抗器在逆变器中是如何连接和作用的?

1.进线电抗器的接线方式:串联。

变频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谐波,主要是5次、7次、11次和13次谐波,谐波含量较高。如果不安装在线路电抗器上,变频器等设备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当谐波干扰严重时,一些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增加线路电抗器将大大降低谐波含量,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保证变频器等负载的安全运行,保证其他设备不受谐波干扰。增加出口电抗器可以钝化逆变器输出电压(开关频率)的陡度,减少逆变器中功率元件的扰动和冲击。

2.出口电抗器的连接方式:串联。

逆变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谐波。增加出口电抗器可以钝化逆变器输出电压(开关频率)的陡度,减少逆变器中功率元件的扰动和冲击。而且电抗器能有效抑制负载合闸瞬间回路中的涌流,保护逆变装置和回路中的其他元件免受过流冲击。

3.DC电抗器的连接方式:串联

作用:用于变频器的DC侧,DC是纹波,纹波的幅度和频率因整流方式不同而不同。它的主要作用是平滑波形,提高功率因数。

7:逆变器内部为什么要加电抗器?

1.它应该是一个平波电抗器,整流后用于DC电路。整流电路

脉冲数总是有限的,并且输出整流电压中总是存在纹波。这种波动通常是有害的。

,需要平波电抗器抑制。DC换流站配备了平滑电抗器来进行传输

输出DC接近理想DC。

2.我们的逆变器里面有一个反应堆!通常是DC反应堆!

因为电网的输入电压本身不稳定,进入变频器后直接到整流桥,整流后变成DC,再到输入电抗器。一个是平抑输入电的波动,一个是过滤直流电!所以也是保护作用!

一般来说,交流电的正弦波只是大致形状像我们看到的普通正弦波,但实际上,真正的交流电波形是有锯齿状毛刺的!DC反应器的主要功能就是过滤掉这个功能!!

3.有交流输入电抗器(例如ABB)。一般来说,DC只有电容器,没有电抗器。主要是抑制电流突变,同时可以处理一些干扰。

8:电抗器在变频器的内部电路中。它在哪里?

1.变频器的输入端连接有输入电抗器,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电抗器,变频器内部的整流器后端和逆变器前端连接有DC电抗器。

2.变频器专用电抗器分为三类:输入电抗器、输出电抗器和DC电抗器。你所说的内部反应堆一般是指内置的DC反应堆。DC电抗器安装在变频器内部DC母线上,部分安装在外部。但自装有个前提,就是必须预留变频器的安装位置,也就是P+和Pb端子。这两端短路的铜条要拆下来,再用。

DC电抗器来代替这个短路的铜条。说白了,其实就是整改后装在P+上。

3.进线是滤波电抗,中间用的调谐电抗,输出是DU/DT电抗。

9:变电站中滤波器和电抗器的作用是什么?

串联电抗器主要用于限制短路电流,也有与电容器串联或并联的滤波器用于限制电网中的高次谐波。

并联电抗器用于吸收电网中的容性无功功率,如500kV电网中的高压电抗器和500kV变电站中的低压电抗器,都是用于吸收线路充电电容器的无功功率。220kV、110kV、35kV和10kV电网中的电抗器用于吸收电缆线路的充电容性无功功率。可以通过调整并联电抗器的数量来调整工作电压。超高压并联电抗器具有改善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多种功能,包括:

1)轻空负载或轻载线路上的电容效应,以降低工频暂态过电压。

2)改善长输电线的电压分布。

3)使线路中的无功功率在轻载时尽可能均衡,防止无功功率的不合理流动,同时降低线路上的功率损耗。

4)大机组与系统并列时,降低高压母线上工作频率的稳态电压,便于发电机同时并列。5)防止长线路发电机可能发生的自激谐振。

6)当电抗器中性点经小电抗装置接地时,也可用小电抗器补偿线路的相间和对地电容,以加快二次电流的自动熄灭,便于单相快速重合闸。

10:电抗器的作用是什么?

电网中使用的电抗器本质上是一个空芯线圈,没有导磁材料。可根据需要布置成立式、卧式、工字形三种装配形式。电力系统短路时,会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没有限制,很难保持电气设备的动态和热稳定性。因此,为了满足某些断路器分断能力的要求,往往在出线断路器处串联电抗器,以增加短路阻抗,限制短路电流。

由于使用了电抗器,短路时电抗器上的电压降较大,因此也起到了维持母线电压水平的作用,使母线上的电压波动较小,保证了用户用电设备在非故障线路上运行的稳定性。

近年来,在电力系统中,为了消除高次谐波电压和电流引起的电容器故障,在电容器回路中采用串联电抗器来改变系统参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电抗分为感抗和容抗。更科学的分类是感抗(电感)和容抗(电容)统称为电抗器。但是因为过去最早使用的是电感,叫做电抗器,所以现在人们所说的电容是容抗,而电抗器仅指电感。

11.反应器的一些定义

并联电抗器

并联到系统的电抗器主要用于补偿电容器电流。

串联电抗器

串联到系统的电抗器用于在系统故障时限制电流。

过滤反应器

与电容器组串联或并联,以降低、阻断或滤除谐波或通信频率。

平滑电抗器

在DC系统中,用来减少谐波电流或瞬时过电流的电抗器。

电抗器的连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串联电抗器通常限制电流,并联电抗器常用于无功补偿。

1.半芯干式并联电抗器: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中,接在变压器的三次线圈上。用于补偿线路的容性充电电流,限制系统电压上升和操作过电压,保证线路的可靠运行。

2.半芯干式串联电抗器:安装在电容器回路中,从电容器回路投入运行时开始。

3.反应堆使用寿命分析

电抗器在额定负荷下长期正常运行的时间就是电抗器的使用寿命。反应器的使用寿命是由它的材料决定的。制作电抗器的材料有两种:金属材料和绝缘材料。材料耐高温,而绝缘材料在高温、电场、磁场的长期作用下,会逐渐失去原有的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如脆化、机械强度减弱、电击穿等。这个渐进的过程就是绝缘材料的老化。温度越高,绝缘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减弱越快;绝缘材料含水分越多,老化越快。电抗器内的绝缘材料要承受电抗器运行产生的载荷和周围环境的作用。这些负荷的总和、强度和作用时间决定了绝缘材料的使用寿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张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