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还款计算器(贷款还款明细计算器)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专业人士指出,由于忽略了金钱的时间价值,分期付款的实际利率远高于费率。

近年来,随着信用卡、蚂蚁花呗、JD.COM借条等消费信贷产品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提前拥有自己心仪的商品。目前市面上的分期业务基本不提利率,只提费率。一般每期的费率是0.6%-0.7%,下一年大概是8%。很多消费者看到这样的数字都觉得很划算,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分期业务的实际利率其实并不是名义利率。计算结果还表明,人们实际承担的利率远高于想象,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问题:如何计算分期消费的利率?

比如某知名电商提供一款消费分期产品,分期费率为每期0.6%。消费者王先生在该网站购买了一件标价为1万元的商品。系统提示他每期手续费60元,每月分期还款约893.34元,共还款10720元。交的手续费是720元。王先生认为,这款分期产品的年利率是720 ÷ 1万= 7.2%。

但事实并非如此。真正能反映利率水平的金融产品是常用的住房抵押贷款,采用等额本息法还款。月供也一样,形式类似于消费分期。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官网通过某银行的贷款计算器输入贷款利率7.2%,贷款金额1万元,贷款期限1年。算出来的结果是每月还款866.19元,12个月共支付利息394.28元。

不难发现,这种算法得到的每期还款额比分期算法少27元,一年的利息支出不到320元。如果计算分期付款的费率,房贷费率水平只有394.28÷10000=3.94%。

分析:分期手续费让大家多付利息。

那么,问题是什么呢?专业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是因为大家想象中分期付款的利率算法忽略了钱的时间价值。按照实际利率的算法,随着每个月本金的平均返还,每个人占用的欠款会逐月减少,每个月支付的利息应该会越来越少。但是每期的分期费用都是按照最初的原始本金来计算的,每个月支付的利息是一样的,所以大家多付利息。

上例消费10000元分期,分12个月还,每月本金约833元(不含手续费)。也就是说,这一万块钱你没有花12个月,只有833的元佑最后还了12个月,而第一个月还的833的元佑只用了一个月,第二个月还的833的元佑用了两个月……而且钱是有时间价值的。12个月后的833元和现在的833元绝对不是一回事。比如这833元放在货币基金或者存银行,也可以产生收益。

按揭贷款的月供计算充分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不信可以关注银行提供的贷款还款明细,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虽然每月还款是一样的,但是每月偿还的本金是逐渐增加的,而每月偿还的利息是越来越少的,提前还款的大部分是利息。

注意:分期付款的实际利率远高于费率。

那么如何计算分期付款的实际利率呢?专业人士说,正确的算法应该是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IRR)是一个恰当的术语。就是资本流入的总现值等于资本流动的总现值,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具体来说,你可以用EXCEL或金融专业计算器输入每月还款额和贷款总额,计算实际利率。以上述王先生为例。他的消费是10000元,分12期还款,每期利率0.6%。计算出来的实际年利率在13%左右,远远超过7.2%。

小贴士:可以分期货比三家找产品。

专业人士指出,了解真实利率便于大家了解自己的真实资金成本。不需要的时候不要随意使用,但也不必因为实际利率很高而放弃。

一般房屋抵押都是10年以上或者20年,贷款金额往往是几十万或者几百万。利率的细微差别会让大家的利息支出发生明显的变化。分期业务一般期限较短,大多在12期。即使实际利率高,大家支付的利息总额也不高。当现金流真的很差的时候,分期消费真的能帮上大忙。

在选择分期产品的时候,不用费心去找工具计算实际利率,因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成正比,利率高的实际利率肯定高。需要提醒的是,很多银行信用卡或消费金融公司会不定期推出优惠产品或费率,甚至零费率。买你喜欢的产品时,不妨货比三家。(记者程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高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