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商学院是几本(广州工商学院的名声)
本期侦探|羊城派记者甘徐学良据
千禧宝宝和90后大叔大妈的灵魂是根本不一样的!
9月,全国各高校陆续开学。00后新生“空到了”,让他们打卡成功:快递小哥哭了,兄弟姐妹惊呆了,校园路变成了“仓储物流园”...
菜鸟帖不能不算,00后"空大学生排名显示,南方大学优于北方大学,广东处于领先榜单,其中广州工商学院、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暨南大学处于前列位置。
据说00后“差点把家搬到学校”:冰箱、席梦思、洗衣机、自行车、扫地机器人……甚至轮胎、摩托车都出现在大学的菜鸟驿站。风格“精彩”,数量众多。00后女生一周收到30个包裹很正常。
1.广州的大学“沦陷”了吗?
7日,侦探们去了一趟大学城。据他们所见,它看起来像这样-
想必华南理工大学的快递小哥都有“工科思维”。第一次看到这么整齐的快递“堆”,好像是人家公司送月饼下楼的↓
不幸的是,每当你遇到大件行李时,通常是...帅只一秒↓
不要笑,广工。前方警告,周围都是大件行李↓
广工有没有开启「食吧」模式?忍不住停下来看一分钟↓
快递员,你想哭吗?不要哭,要坚强!呜呜↓
2.“宿舍神器”有新宠:00后健身&商祺班
除了邮寄大件行李,网购是00后准备学习用品的唯一途径。
广州大学9月3日开学,6日左右,快递现场的大件行李其实开始减少。然而,即将入学的新生并没有停止收快递,而是与之前的同学“争抢”网购,开启了坐等收快递模式。
咖啡机...这位同学,好眼光!
瓷...这是修补天花板吗?
体育用品!看来学弟学妹们已经把大学生活规划(想)的很好了!
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往年的学生大多趁着网购平台打折季,囤积一些生活必需品和零食,比如一整箱卫生纸、洗发水、沐浴露、干果等。,通过优惠减免。看来只有习惯了大学才懂得节俭。
与往届学生购买的洗漱、清洁等生活用品不同,这些新生购买的大多是“宿舍神器”。
“牙膏、洗发水等洗漱用品和清洁用品都是在学校附近的超市买的。我弄了这两个,一个是架子,一个是台灯。”广州大学的徐说。
记者走访了几所高校,发现除了货架、台灯、桌椅,快递点还有咖啡机、洗衣机、冰箱,还有很多运动器材。从外包装看,里面有瑜伽垫、拉力器、仰卧板等“宿舍神器”。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学院的陈同学将“宿舍魔术”拓展到了“保健”领域。入学后,他先后购买了维生素胶囊、玫瑰果胶囊、葡萄籽胶囊、保健茶壶、加湿器等保健品。“因为想泡点菊花茶、苦荞茶、大麦茶、玫瑰花茶,所以买了个茶壶。我买了加湿器是因为,虽然广东的天气不是很干燥,但是每天吹空音室内就很干燥了。”陈说,之后,她会买一个蒸脸器,可以防止因喝水过多而引起的水肿和面部干燥。陈同学,你怎么这么伟大!
2:我哥们来了,但是我哥们的席梦思还在路上...
暨南大学最繁忙的快递点位于真如路教师公寓B座一楼。虽然还没开学,但校园里到处都是“嗡嗡”的电车和“滴滴答答”的扫描镜头。申通快递员席地而坐,忙着分拣包裹,向记者挥手致意。“现在真的没有时间接受采访”...
这位来自天猫超市的22岁的陈姓快递员将包裹交给一名女孩,并告诉记者,他周围的大部分包裹都是日用品。现在每天有170多个包裹,比过去多了60多个。
“开学最后几天大包太多,今天就送六辆自行车。”9月7日,广东工业大学负责童渊快递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抱怨。8日,新生报到。从6号开始,他们收到了一批大件行李。
“如果人没先到快递,学生今天拿不到,我们就要先拿走,明天再拉回来。”顺丰快递负责送广东工业大学的工作人员说,最近他每天都要送五六十件大件行李,但很多当天送不到,第二天还要反复送。
这种情况在前几天广州大学开学时也多次出现。据广大ZTO快递的负责人介绍,往学校邮寄行李并不是一个新现象。早在三四年前,就有很多同学在学校邮寄行李。虽然送件量不会超载,但每年都会遇到“学生未报到,行李已到校”的情况。
他说:“毕竟运输时间很难精确具体,只能预估。”他建议大一新生入学后可以邮寄,方便接收。
然而,已经赶到学校的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的刘同学抱怨道,“快递还在路上。”从福建泉州到刘同学,我们估算了快递从泉州到广州的运输时间。他提前几天把被褥邮寄到学校,9月6日到学校的时候,却没有准确“卡”到发货时间。那天晚上,他买了一个凉席,铺在床板上睡觉。
针对这一情况,广东工业大学百世快递西区派送点的工作人员表示,9月6日和7日,他们陆续收到了大件行李包裹。都是提前联系收件人确认是否在学校,然后选择是否运送到学校投递点。记者看到,9月7日中午,广东工业大学百世快递站只有两件大件货物,明显少于其他快递站。
3.谁说的“空徒手”?还是广东的孩子,忍忍吧!
9月6日-7日是华南理工大学新生录取日。侦探发现,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最“耐看”,但没有一个人有“空手”!记者采访了几位00后新生。
蔡,广东江门人,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一学生。报道当天,他左手拿着一只鸡,右手拿着一只鸭子,背上还背着一个小娃娃...哦,不对,是他左手提着一个便携包,右手提着一台电脑,背上背着一个背包。陪伴他的父母也没闲着,行李箱、手推车、被子等生活用品多得不得了!
华工校园学生报到华南理工大学学生报到。
侦探采访发现,像蔡一样,广东省的大部分新生都自带物品上学。来自广东清远的同学陈甚至准备好了水桶、衣架等所有必需品,他和父亲满载而归。
省外新生就轻多了。除了一些日常衣物、小件物品和贵重物品,大部分都是通过快递将被子、床垫、枕头等大件物品送到学校。
“对学校不熟悉,担心附近买的质量不好。那些被子和床垫那么大,坐公交不方便。”江苏徐州的段先生说,由于路途遥远,他不得不多次进出车站,进行交通换乘。尤其是现在,各交通站安检都很严格,带着大件行李出行会增加自己的出行负担。
广州大学旅游学院大一学生张(音译)从安徽来到广州。虽然他父母陪着,但是三个人能带的东西就那么几样。“我不能不邮寄它。我带了一个大箱子,四五个手提袋,别的都带不走了。”
4.先不说00后的脑回路,大叔大妈们都忍不住怀旧!
江山代有才人出,桃花相映...反正不同年龄的人总有一些标签标记。
比如在广州工作、老家是河南的市民林先生,1992年到南开大学读书。他的行李只是一条毯子和一个手提箱。“箱子装不下被子,我来扛,‘卷起来’!”箱子里装着七八本书,衣服,学费。“我是学中文系的,因为当时书不好买,所以提前买了几本小说等书籍。”初上大学的林先生不知道可以汇款,就把学费包好,放在箱子最隐秘的地方。
因为没买硬座,家里条件不允许买卧铺,他站了20多个小时去上学,怕学费被偷。
“铺盖和箱子是我的全部家当。把被子放在床上,交了学费,收拾好,去上学。”林先生回忆,“当时宿舍里有很多农村孩子,六个人里只有一个是城里人。”
市里的一个舍友曾经宴请过林先生和其他舍友。“在20世纪90年代,供应仍然相对匮乏。我同学带我们去吃馄饨,吃了我们很少吃的食物。”也是因为这个城里的同学,林先生第一次尝到了咖啡。“当时觉得很苦,不好喝。后来和咖啡伴在一起,越喝越觉得香。”开学时舍友带来的七八罐咖啡,很快就被林老师和其他舍友解决了。
听着林先生的故事,90后老阿姨突然很感慨!岁月不仅留下了皱纹,也留下了美好的青春回忆。
来看看不同时代的“学院风”吧~
来源|羊城学校
本期主持人|郑宗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何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