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讯录官网(通讯录管理)
格局难改?
信飞回来了,还能东山再起吗?
近日,中国移动的“和飞信”广告出现在北京各大住宅区的大量电梯广告中。这款由飞信升级而来的即时通讯软件于本月初发布,号称是“基于移动认证的政企平台”和“具有运营商特色的个人社交平台”。总之微信和钉钉功能全拿,还有运营商的认证加持。
十年前,在移动互联网还不成熟的时候,飞信凭借免费电话和免费短信成为中国移动在互联网领域少有的成功产品,也帮助其背后的实际运营商神州泰岳成为第一牛股。这种流行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微信的兴起,飞信逐渐被人遗忘,几次传出“死讯”。
升级后兼顾飞信、工作、办公和个人社交场景,既面向政企客户,也面向个人普通用户。目前从宣传和产品功能来看,个人终端的基本功能与十年前相比变化不大。新的视频通话功能已经成为社交app的标配,广告还在强调“免费”。
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在即时通讯的个人场景中,微信称霸多年,办公领域一枝独秀。背后的腾讯和阿里现在比中国移动有钱,而中国移动作为运营商的优势还是十年前,飞信的命运几乎注定。
新版飞信
2018年12月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飞信正式亮相。
在这次大会的演示中,飞信自称主打“统一通信”,踌躇满志。在政企服务上,建立飞信App与IT应用的新连接,为政企用户提供解决方案;通信升级方面,多方电话、智能短信、比达新闻、防骚扰电话等。被发射;在客户运营方面,飞信将实现家庭短号网、校园短号网、政府短号网等传统圈子的在线运营。
而且微信和钉钉的功能都要有,运营商原有的社交产品都要上线。这比飞信原来的功能丰富多了,可以称之为新版本,新面貌。但这并不是第一次用飞信亮相。此前,在飞信死亡的消息、中国移动和神州泰岳的公告以及媒体的报道中,飞信将升级为飞信的消息已经得到证实。
2016年5月,因为“短信转飞信功能下线”,飞信被举报死亡,飞信官方出来辟谣。当时有媒体报道称,飞信未来将成为“和飞信”,“统一通信业务和飞信业务整合升级形成的新品牌”。报道还给出中国移动未正式公布的官网地址和下载链接。
根据当时的报道,中国移动计划中的新版飞信包括原生版和App版两个版本。前者包含了与飞信的通信功能,会直接取代手机上的短信应用,只是名字叫短信。移动一直在和多家手机厂商协商在手机上预装这个版本,“各大厂商都会支持”。后者和飞信手机客户端。
该媒体还透露,移动即将对飞信展开大规模营销推广,“包括广告和流量投放,预算可能达到数十亿人民币”。时不时有消息出来后近两年才大规模推广,要么是效率太低,要么是不容易批出巨额预算。
2017年11月,中国移动近日发布招标公告,称将投资近亿元重启飞信客户端R&D及市场运营。信的运营方北京神州泰岳软件有限公司随后宣布,其子公司北京新媒体传播技术有限公司(新媒体传播)中标。在中标公告中,新版飞信的客户端明确定义为“和飞信”。
神州泰岳是飞信的长期外包开发商和运营商。此前,飞信的产品由神州泰岳的子公司开发运营。
做表面的改变
飞信诞生于2007年。10年前,手机资费高的时候,中国移动压倒性的用户数量,加上免费短信,使得飞信注册用户峰值达到5亿,活跃用户峰值达到9000万。
但当时飞信的功能远不如现在的即时通讯软件,甚至与当时的QQ相比,用户体验已经不在一个级别。在运营层面,飞信也非常谨慎。一个简单的表现就是飞信长期不允许其他运营商注册号码。这一自堵举措直到2012年才被取消。
2011年,移动互联网兴起,中国移动基于飞信推出“飞聊”,功能与米聊、微信相同。2013年改版加码,推出模仿微信的公众平台。但这些动作在微信主导熟人社交的背景下并没有改善。
时间金融下载和飞信App试用发现,使用中国移动的手机号可以直接验证登录。App首页有消息、通话、工作台、通讯录五项。其中聊天窗口可以发送文字、语音、图片等多种消息类型。发送新消息时,可以选择两种方式:直接发送和免费短信。直接发送给没有注册和飞信的朋友,消息会自动短信发送。
根据其用户手册,中国移动用户的短信是免费的,而不同运营商用户的短信是0.01元/条,比0.1元/条的普通短信便宜很多。时光财经测试发现,好友收到通过和飞信发送的短信时,号码源会直接显示个人电话号码,而不是飞信时代的一长串号码。但是在个人通讯时代,微信已经取代了短信,这种价格和体验上的优势很难说是优势。
雷锋网2016年报道,飞信移动端的产品技术开发外包给多家公司。“SDK是聚丰,服务器、消息、VoIP通信都是中兴承担的。”PC终端的发展和部分功能由新媒体处理。
神州泰岳的中标公告与此说法不同。公告称,新媒体消息负责在2017-2018年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提供飞信客户端的技术实现和支持,“实现无线终端、有线终端、核心协议栈等统一通信相关功能。从技术实现层面”。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时代财经,神州泰岳之前负责飞信的技术团队,并独立创办了一家名为融云的新公司,提供即时通讯解决方案。“不过飞信没有用融云的SDK,听说新媒体不负责具体操作”。《时代》注意到,飞信官方微博和“和飞信”都在运营,前者多转发后者的消息。在认证信息方面,飞信的认证身份是新媒体传播,飞信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有限公司”。
黄金还是同一个人,用飞信换个人能增加百分之几的成功几率?(时代财经·李拜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高同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