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屏分辨率(2k屏幕的分辨率是多少)
前几天,托尼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天,聊到了手机的发展。
然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目前国产手机的旗舰机型基本都习惯宣称自己是2K屏(3216x1440)。
像realme GT2 Pro,小米12 Pro,一加10 Pro和OPPO Find X5 Pro等等。。
我看了看苹果。按照这些国内厂商的说法,iPhone 13 Pro Max的屏幕分辨率只有2778x1284,还没有达到他们眼中2K的范畴。
你说什么?朋友都飞了,你连“2K”屏幕都没有,就配称高端?
只是这几年用户越来越挑剔,却没有多少人批评iPhone的屏幕配置。那么,iPhone这几年真的开始慢慢腐烂了吗?
在托尼看来,苹果根本不想和安卓厂商玩概念。。。
主要有三个原因。先说第一个。
首先,在屏幕参数标准方面,两大阵营看重的方向不同。
我之前说过,屏幕是否细腻不是由分辨率决定的。在同样的分辨率下,不同的尺寸和每英寸的像素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可能有些穷朋友注意到了,有些手机的屏幕参数表里会写“xxx PPI”,一般是和分辨率一起出现的。
“PPI”是每英寸的像素数,代表屏幕每英寸的像素数。数值越高,画面越细腻。
大致有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例如:
6.67英寸1920x1080屏幕,PPI 330左右;如果换成同尺寸国内厂商的2K屏(3216x1440),PPI应该在528左右。
这也是为什么分辨率越高,画质越好的原因之一。
但与iPhone不同的是,他们习惯于使用每英寸像素作为标准设置屏幕,而不是与分辨率相关的像素总数。
当年乔布斯发布iPhone 4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概念:
他们将960x640像素放在3.5英寸的屏幕中,使这块屏幕的每英寸像素达到330 PPI。。。
那么对于手机来说,在正常的观看距离内,每英寸的屏幕像素可以达到300 PPI以上,人的视网膜是分辨不出像素的。
这种超过人眼识别极限的高分辨率屏幕,就是俗称的“视网膜屏”的开始。
此后,苹果历代产品屏幕都保持在326 PPI以上,并形成了自己的产品标准。
这让当时的安卓阵营很为难,我们只好硬着头皮把不符合视网膜屏幕标准的产品迭代到1080P,稳住了局面。
后来手机屏幕从LCD发展到有机发光二极管,苹果制定了符合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的每英寸像素标准(458 PPI),一直坚持到现在。
LCD像素排列
还有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排列▼
但问题是,众所周知,同级别的安卓手机大部分时间尺寸都比苹果大。所以同样的分辨率,安卓的每英寸像素还不如小尺寸的iPhone。
就像两边都是50个孩子,一边(安卓)在100平米的教室上课,另一边(苹果)在50平米的教室上课。哪边的学生密度更高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情况下,安卓要想PPI参数和苹果一样好,尺寸又不能缩小,只能提高分辨率。
补充,可以补充。。。
厂商摆摆手,安卓旗舰手机2K之路开始了。。。甚至早些年,一些主打性价比不到2000元的手机品牌也想凑热闹。
只是托尼说了,这波几乎是自找麻烦。其实安卓也能玩自己的游戏,只不过是急着上乔布斯的“贼船”罢了。
如果非要和苹果比,不上2K屏是因为真的不够用。
然而随后几年,安卓阵营的手机趾高气扬,形势已经悄然逆转。从每英寸像素来看,绝大多数厂商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苹果。比如小米12 Pro(522 PPI);;一加10 Pro( 525PPI)等等。。。
但iPhone 13 Pro Max依然坚持458 PPI的标准,甚至还不如自己的弟弟。
显然,苹果首先提出了每英寸像素的标准概念。为什么这些年不求上进反而被安卓赶超了?
这是托尼想说的第二个理由:这个东西没那么必要。
因为PPI和显示效果不是完全线性成正比的。比如从200 PPI到326 PPI,这种体现在视觉体验上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就像720P视频突然切换到1080P,就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然而,这个参数越高,感知体验的直接变化将逐渐减少。
像OPPO Find X5 Pro和iPhone 13 Pro Max,前者的525PPI要比后者的458PPI高很多,但是我们用眼睛从正常距离看,并不能感受到非常明显的提升。
虽然我知道就画面的精细度来说,OPPO可能做的更好。但是对于托尼来说,只要没有明显的颗粒感,日常使用感觉不到太大的影响。
除非你把屏幕举在面前,稍微仔细观察一下,或者把屏幕放大十倍以上,你自然能看出区别。。。但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没有人会这样用手机。
而且,不必要的增加屏幕像素数也会增加手机的功耗。苹果手机的续航不是优势科目,为什么还急着找不舒服?
此外,托尼认为至关重要的第三个原因是苹果太独特了。
就目前高端旗舰手机阵营而言,iPhone依然是唯一。性能打不过,其他厂商只能采取其他方式挑战iPhone。
什么拍照,快充,电池容量,屏幕质量,都成了“弯道超车”的赛道。。。所以,这些年我都是被卷得筋疲力尽才能把苹果拉下来。
安卓:朋友商人都有的配置我也忍不住做了,不然不卖不出货就是死路一条。
苹果没有这样的负担。
对于苹果来说,他们根本不想为“够用又不影响销量”的东西多掏钱。
我甚至觉得,大概是消费者习惯了吧。。。即使现在芯片以外的一些配置略显不足,但还是有人愿意买。
当安卓更换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时,iPhone仍然坚持LCD屏幕。定制屏幕不需要钱吗?重新适配系统是免费的吗?
连人家充电器成本都可以省,何况手机屏幕这种大支出?
安卓就不一样了。他们习惯于改变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当然,当我们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在讨论。托尼想说,有没有可能这个所谓的2K手机屏幕概念,根本就是安卓厂商设计的一个开放的方案?
比如“2K到底是什么?”。
按照影视行业标准,2048x1080在全画幅属于2K。
从这个标准来看,苹果手机已经在用2K屏了。
甚至我们只需要把华为的1920x1080屏幕加长一点,它们也是完整的2K屏幕。。。
但这真的看起来不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吗?问题是连厂商自己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分辨率标准。
比如他们认为是4K的索尼Xperia 1 III (3840x1644)的分辨率,无论是水平像素还是垂直像素,都没有达到4000像素的标准。
还是简单粗暴一点吧。在我们的常规认知中,1440P (2560x1440)属于2K。
粗略估计,它有3686400像素,iPhone 13 Pro Max有3566952像素。
托尼很难相信区区10万+的变化在几千万的数字中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很难硬着头皮说达不到2K级别。。。
这样看来,国内厂商反复宣传的2K和2.5K屏幕,更像是偏向自己的营销概念。
托尼认为相对于分辨率的标准来说,它比较复杂,还涉及到不同屏幕比例的定义、像素排列等因素。选择PPI作为自己产品屏幕的标准,成为了最安全,争议最小的做法。
毕竟在规模相同的情况下,PPI数字本身就是越大越好。玩概念?其实苹果才是真正的专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金龙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