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动物园海洋馆(广州动物园海洋馆为什么不开放)
还记得小时候班里组织去动物园秋游。我们这些孩子拉着衣服的尾巴,像鸭子一样去了花园。那些我们只能在绘本里看到的“小动物”,终于可以近距离接触了。这才发现大老虎和狮子真的很大,小马比自己高很多,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鸟。在动物园里总能看到新鲜的东西,不知不觉就能玩上一天。
刚刚度过60岁生日的广州动物园,是很多老广童年的回忆。很多人小时候都是父母带去动物园的,现在轮到自己带孩子来玩了。虽然园内展示的一些物种和设施已经赶不上60年来的潮流,但节假日依然人山人海,欢声笑语。
广州动物园的前身是位于中山四路的永汉公园。图为40年代的永汉公园。
1958年,迁至先烈路的广州动物园重新开放。图为20世纪60年代广州动物园正门。
广州动物园位于市区中心,横跨先烈中路和环市东路。该公园占地近42公顷,是中国展出动物种类最多的城市动物园之一。公园内有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450多种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鱼类,其中有许多珍稀鸟类和动物,包括人们喜爱的国宝大熊猫、金丝猴和黑颈鹤,以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小熊猫和白颈鹤。
园区设有科普馆、游乐场、海洋馆、飞禽大观等区域,以不同的经营项目和丰富的节目为游客增添游玩乐趣。游客既可以在固定时间观看动物进食,也有机会与小动物近距离接触、合影留念。公园内设有科普馆、游乐园、水族馆、鸟瞰等区域,不同的经营项目和丰富的节目为游客增添乐趣。游客不仅可以在固定时间观看动物进食,还有机会与小动物亲密接触并拍照。
鸟类大观营造了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置身其中就像进入了一个百鸟天堂。
动物广场的游客可以体验给动物喂食。
广州动物园也是广州对外交流的重要见证。改革开放后,广州动物园与日本、美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人员往来和动物交流。许多“动物之友”漂洋过海来到广州定居,其中有来自外国的国礼动物,如越南胡志明主席送给中国儿童的亚洲象、德国法兰克福赠送的阿拉伯狒狒、日本福冈市市长送给广州市民的河马等。他们在广州生活、繁衍,和我们一起成长。
2017年9月,广州动物园正式叫停“动物行为展厅”业务,这意味着有着24年历史、1000多万人观看的马戏表演结束。曾经熟悉的猴子走钢丝、黑猩猩敲锣打鼓、鹦鹉骑自行车的表演不再出现,但看到它们在各自的区域舒舒服服地走路、吃饭,也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景象。
过去的动物表演
大象:终于轮到我们看人类了。
与动物和谐相处。
让孩子看到更自然的动物生活状态,更有教育意义。
2018年1月1日,广州动物园在60岁生日当天正式开放VR动物园,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动物园。VR也成为广州动物园科普教育的工具之一。相信这将会是这一代孩子难忘的童年记忆。
同一座动物园,不同人的童年回忆。同一个动物园,不同人的童年记忆。
图片|广泛报道全媒体记者苏俊杰陈幼子乔杨俊伟叶瑶曹景荣
来源|广州日报摄影部(GZphotos)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王龙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