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数的定义(0为什么是无穷小中唯一的常数)
新华网北京5月20日电(王新)2019年5月20日是第20个世界计量日。今天,新修订的国际单位制(SI)将开始生效。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这四个基本的国际单位将由常数来定义。随着“秒”、“米”、“坎德拉”的重新定义,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全部被定义为常数,量子时代正式进入。
说起国际单位制,人们并不陌生。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米、公斤、秒等计量单位都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计量体系,是国际计量体系的基石,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基本工具。
1875年5月20日,17个国家在巴黎签署了《公制公约》,确定了全球统一的国际计量体系,确立了国际单位制:由七个基本量(基本单位)组成——长度(米,m)、质量(公斤,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温度(s)
为纪念公制公约的签订,每年的5月20日被定为“世界计量日”。今年是第20个世界计量日,主题是“国际单位制(SI)——根本性的飞跃”。什么是“根本性的飞跃”?因为国际单位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最近一百年科技的发展,国际单位制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
2018年11月,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对国际单位制的重大修改。SI单位的定义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单位制将由量子化来定义。定义了一种新的基于量子物理的自然基准,用基本物理常数代替物理基准。新定义于2019年5月20日生效。
“今年5月20日的确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性时刻。改变国际单位制,采用物理计量,是历史性的变革。也将是人类科学发展进步的里程碑,不会被遗忘。”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相关负责人表示,SI的量子化定义为任何主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照新定义实现单位值打开了大门。新SI预示着世界计量技术规则将重构,国际计量体系和科技产业格局将迎来历史性变革,将对科技、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据介绍,重新定义的SI将促进价值传递溯源链的扁平化,使价值溯源链更短、更快、测量结果更准确。目前逐步依赖物理基准的测量方式所带来的效率低、误差大的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新的定义也将催生新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最标准的“尺子”可以直接应用在生产生活中。对于普通人来说,精确计量将直接促进市场公平交易,实现精准医疗,提高环保节能,惠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中国公制公约的正式成员,积极跟进计量量化进程,为国际单位制的重新定义做出了中国的重要贡献。在这次国际单位制的重大变革中,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对SI温度基本单位“开尔文”的修订做出了重要贡献。该系列研究成果获得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我国还自主建立了基于新定义的“千克”再现装置,并成功研制了真空质量测量和质量标准传输装置,可确保我国未来的质量值与国际等效一致。
今年世界计量日,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秦宜智在世界计量日主题活动上宣布,国际单位制新定义今天在中国正式实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刘龙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