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研究(民俗调查报告格式模板范文)

青年群体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青年大学生心中播下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种子,关系到民族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当前,国家文教部门大力倡导“以文育人”,在青年大学生中大力推行传统文化教育,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

年轻人要坚定文化自信。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试图通过电影、网络媒体、游戏、文学等手段对我国主流文化进行渗透,以宣扬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和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企图影响和改变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不良影响下,一些年轻人对所谓娱乐明星的崇拜超过了对英雄和模范人物的崇拜;个别大学生在日常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存在一定的“西化”倾向,精神世界逐渐被拜金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侵蚀。

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有深厚家国情怀、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永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在青少年思想认识迷茫、人生选择处于十字路口的时候,我们要鼓励他们振作起来,勇往直前,有针对性地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针对部分大学生中的这些现象,学校教育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现在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增强了。他们不再渴望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是越来越熟悉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二十四节气等富有民族感情和记忆的中国传统民俗。这些看似普通的季节、节气、民俗,却带着“土味”、“泥味”非常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坚定文化自信。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巧妙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引领广大学生生活在火热的时代,形成健康向上、富有文化底蕴的生活方式,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努力成长为无愧于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民俗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切入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刻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最基本、最深层的力量,铸就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时,文化是体现人性和创造性的存在,也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了一个人精神家园的核心,为其实践认知活动提供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体系功能。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和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原生文化的充分肯定,是其在穿越空时表现出强大生命力的表现,是民族凝聚力、自信心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民俗文化又称民间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文化的总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民俗是一个丰富的文化综合体概念。首先,民俗文化是一个垂直的文化综合体。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大量的民俗文化类型,如节日、衣食住行、生活礼仪、家族谱系、娱乐民俗文化等。与当代文化相比,这些传统文化形态表现出一种纵向的时间观念,是一个群体长期集体智慧的结晶和精神归宿。长期以来,民俗与大众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许多传统民俗经过融合、变异和发展,已经作为新民俗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并参与和塑造了当代中国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品格。比如“一夜连两岁,五小时连两年”的除夕,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守岁”习俗方式。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吉祥表情包、电子红包和短信祝福取代了传统的拜年方式。近年来,网络祭祀文化在清明节和中秋节兴起。等一下。虽然传统民俗的外在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家庭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祈求幸福等民俗文化的核心并没有改变。

其次,民俗文化是一个横向的文化综合体。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不同地区的民俗、习惯、观念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多样的民俗文化类型。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一种类型的民俗文化都包含着一个地区特定的文化基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众多的民间文化类型,经过长期的传播、积累、演变和融合,与其他文化形态一起,培育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这一更大的文化综合体,也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基本形态和图式背景。民间文学研究者冯骥才认为,“民间文化是一种‘母文化’,赋予我们情感和血肉”。民俗文化和民俗文化承载着民族的感情和记忆,其主要特征是民间性、大众性和习俗性。因此,民俗文化被视为记录中华文明发展至今的活化石,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精神渊源和文化图腾。它世代传承着民族心理的遗传密码,延续着华夏子孙的血脉和族群认同,是值得我们骄傲和珍惜的文化瑰宝,也是值得当代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文化主题。

确保高校民俗文化课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针对部分大学生文化精神暴露出的问题,以民俗文化课程为抓手,激发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是塑造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加强民俗文化课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素质教育。民俗文化的更多功能在于它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体现。因此,高校民俗文化教育应强化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其次,民俗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它是生活的文化,或者说民俗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追溯民俗文化的源头,就要把握民俗文化的生活化特征,用民俗文化的魅力感染当代大学生,让他们发现民俗文化作为精神财富的珍贵和精彩之处,让民俗文化中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和美德,如仁、孝、诚、恕、克己、奉献、利、义等,植入当代大学生的头脑,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消解西方个人主义、“普世价值”、消费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抵御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入侵和渗透。

目前,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传承教育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许多高校的民俗文化课程思想政治内容肤浅,缺乏民俗文化思想政治教学体系的系统框架和拓展研究。大学生心智相对成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能理性分析相关文化现象。因此,仅靠说教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往往是肤浅的。因此,民俗文化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由外向内,循序渐进,以启发式和探究式学习为主。比如,高校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邀请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校园,通过讲座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立体地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提高学习民俗文化的兴趣。其次,可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开展民俗文化研究和申报相关课题,加深对民俗文化的理性认知,有效促进民俗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最后,引导大学生从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层面找到与各自学术研究领域的联结点,在时代文化的语境中综合考量传统民俗文化价值,寓学于乐,寓教于心,在专业领域、时代文化和传统民族文化之间找到文化共鸣点和价值平衡点,确保新时期高校民俗文化课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传统民间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是团结动员全体中华优秀儿女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风风雨雨,坚韧不拔,开拓进取,再次崛起的重要文化支撑和内在动力。

(作者是商丘师范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2年8月18日第2版

作者:常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刘原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