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在线阅读(创业史电子版在线阅读)

创业史在线阅读(创业史电子版在线阅读)

文/熊坤静

第一部小说《创业史》以梁生宝在关中地区的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再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农民思想情感的历史面貌和变化,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农民的唯一出路,是作家刘清的代表作。

那么,这部蕴含着作家14年农村生活丰富积淀的长篇巨著是如何诞生的,它的前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革命中走上文学路

刘清,原名刘云华,1916年7月出生于陕西吴堡县。1928年在米脂县东街小学读书时加入共青团。1930年夏,考入省立绥德师范学校。在这里,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籍,深受影响。他经常走上街头发表演讲、游行、张贴标语等。,同国民党顽固派和土豪劣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绥德师范学校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后,他被迫回家务农。

1931年,刘清考入玉林第六中学。在此期间,他努力学习鲁迅、郭沫若、茅盾、高尔基等作家的作品,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1934年夏,他考入Xi安中学后,成为Xi安中学学生会负责人。在这里,他开始自学俄语,介绍苏联文学,创作业余作品。散文、诗歌和翻译的外国短篇小说在报刊上发表。1935年冬,“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波及Xi安。他积极参加Xi安学生的示威游行,宣传抗战,呼吁国民党当局停止内战。

1936年,经董学元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李一氓领导的陕西省临时宣传委员会的工作。从此,他的人生历程和创作倾向始终诠释着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没有党的领导,耕者不能治天下。”

1937年,刘清高中毕业后,和全国许多爱国青年一样,义无反顾地去了延安。1938年4月、1939年8月两次赴山西抗战前线,撰写并发表了多篇战地通讯报道。1940年10月回到延安后,他写了《误会》、《受害者》、《地雷》等10多部小说,生动地刻画了抗日军民的英雄形象。

创业史在线阅读(创业史电子版在线阅读)

◆刘清

1943年2月,刘清被任命为米脂县民丰区陆家尖乡文书。在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他经常深入农村,发展共产党员,带领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同时,他还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创作了第一部小说《种谷》。1945年10月,他带着《种谷》手稿,随军去了东北。次年二月,到达大连,负责接收整顿公立书店和印刷厂,修订《植谷书》。解放后,这部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共印刷了7次,发行了70万册。

一九四七年三月,胡宗南的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次年10月,当刘清克服重重困难回到陕北时,解放战争已进入大反攻阶段。他在米脂县深入采访,沙家店粮库干部不顾敌机轰炸扫射,冒着生命危险将粮食运往前线,支援解放军战士取得全歼胡宗南主力36师的辉煌胜利。他花了八个多月的时间广泛收集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小说《铁壁》。该书于1951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加印十余次,发行数百万册。

合作化孕育《创业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清加入了共青团中央组织(后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为了体验生活,他主动要求调回陕西工作。1952年8月任长安县委副书记,主管农业互助合作。9月1日,他一到,就立即参加了县委正在举办的互助组组长培训班。培训结束后,他随县委工作组深入农村,参加基层互助组的整顿工作,同时走遍县乡,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整体情况。他在9月13日这样写道:“我已下定决心,长期在下面工作和写作,并尽可能地同许多人和干部保持永久的联系。”“我未来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将表明我的决心是否得到了坚持。”同时,他还向区乡干部和农民讲解社会发展史,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1月,他和县委工作组一起深入王莽村,帮助蒲忠志建立了全县第一个试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帮助制定了“三年建设计划”。

年底,参加农村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的刘清来到王渠区皇甫乡,结识了王家斌(创业史上梁生宝的原型)。她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高河边十里长的大村,有一个在减租减息、反霸权斗争、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表现出强大力量的党支部”,皇甫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当时还在一个互助组里。

创业史在线阅读(创业史电子版在线阅读)

◆刘清(左一)与皇甫村村民亲切交谈。

1953年3月6日,刘清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职务,以县委委员的身份住在皇甫乡皇甫村西的长宁宫。他的日常工作是具体指导王曲区的互助合作运动,文学创作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春夏之交,正是农村两种思潮激烈交锋,互助合作运动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刻。他致力于了解村里的情况,帮助农民巩固互助组的工作。此时,他的妻子马伟也搬来了,担任皇甫乡党支部副书记、文书岗,后调任王曲区委团委书记、区委副书记。

一个秋天的日子,刘清正在家里写作,王渠区委书记孟维刚兴冲冲地跑来向他汇报,河南四个村王家滨重点互助组的水稻创造了全区高产新纪录。然后详细介绍了王家宾全心全意带领群众走互助合作之路的事迹。作家对这样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人很感兴趣,于是第二天吃过早饭,就匆匆赶往高河南去见王家宾。他们谈了整整一个上午,这使刘清对王家宾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此后,他潜心指导和培养王家斌互助小组。冬天,面对总的宣传路线和农村统购统销的群众运动,他说:“我在家里再也坐不住了。”“如果我不写完一章,我就写不完一页。”于是,组织上根据他的要求,指派他参加西北局组织的工作组,深入高家湾村进行试点,同时负责王家滨互助组的指导工作。粮食统购统销后,他于7月1日赶到王莽村参加村里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扩大会。然后,他回到皇甫村,安排王家斌等人到王莽村学习管理经验。

创业史在线阅读(创业史电子版在线阅读)

◆刘清(左一)与皇甫村村民在田间。

1954年春节刚过,刘清就和县委派出的合作化建设工作组一起,在王家宾互助组的基础上开始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他整天都在王家斌的四个村里,从开始酝酿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讨论建合作社的规章制度,土地入股,牲畜折价,工作考评打分,审查合作社的每一个成员,等等。同时,他还说服其他不断找上门来要求办合作社的干部群众,让他们先办长期互助组,等干部群众条件成熟了再转农业生产合作社。3月10日,王曲区第一个初级合作社——胜利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王家滨互助小组多年的基础上诞生了。刘清被成立大会的热烈场面所感染,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后来他写了《新生事物的诞生》和《灯塔》,所以照耀我们!》,叙说我难忘的人生。

事实上,早在1953年底,刘清就写了一部关于老干部思想问题的小说,至今已写了20多万字。这时,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进入了他的视野,强烈地吸引了他,于是他决定重新调整创作计划,另起炉灶,改为描写中国农村的合作化运动。他从1954年春天开始写小说《稻田风暴》,到年底基本完成了初稿。

恰逢陕西作家杜鹏程的小说《保卫延安》出版,社会反响巨大。深入分析这部小说成功的原因后,刘清深刻地认识到:第一,杜鹏程长期处于战争环境中,对这种生活非常熟悉,所以写作时有激情;第二,小说创作时间长,多次修改。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在皇甫村定居,这样才能完全融入社会主义农村,体验火热的新生活。

创业史在线阅读(创业史电子版在线阅读)

◆刘清是创业史上梁生宝的原型。

1955年春,经过组织协调,他把西北军区所属皇甫村一座名为钟公庙的老庙,换成了Xi安的房子,进行了整修,并安家落户。9月起,他开始对《稻田风暴》的第一部分进行大规模的认真修改,并于1957年3月完成了第二稿。在这里,他的日常是这样的:早上6点钟,钟公庙的灯亮了,伴随着一声轻微的咳嗽,一个穿着双排扣夹克,戴着瓜皮帽子的中年人走了出来。或者他在村口边走边听广播,或者去后院浇菜。8点吃完早饭,看了一会报纸杂志,开始用毛笔写字,一直写到11点多。午饭后休息到下午2点左右,起床继续写作到下午5点。然后开始接待客人,或者去村里和群众聊天。6点吃晚饭。饭后经常找干部聊家里的工作。我晚上12点以后才睡觉。

1958年5月,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部的青年编辑王得知已在长安县农村定居并投身写作。她预感到他正在酝酿一部杰作,于是写信给他要稿,要出书协议。一个月后,刘清在回信中写道:“我的小说第三稿远未完成。写完了还得发表。出版之后,我们才能谈出版。我的想法是,在书还远未出版的时候,不要做任何过早的约定,这增加了我的想法。过去,我在这方面有过糟糕的经历。我决心在这个问题发表后再谈。到时候再联系吧。”

直到1959年10月3日下午,历时刘清6年、历经4次修改的《稻田风暴》第一部才圆满落幕。

长安十四年铸辉煌

《延河》杂志牵头,从1959年4月开始连载《稻田风暴》第一部分,每期两章,到1959年11月全部出版。从1959年8月起,《稻田风暴》更名为《创业史》。1960年,《收获》杂志全文重印了这部小说。后来,刘清修改了小说中梁生宝带领砍竹队再次进山劳动的章节。

当时,刘清已经与中国青年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在第一稿出版之前,王曾打算在扉页和内页的背面加一张脸,以便读者翻页。她给作者写信谈了这个想法,但当她征求她的意见时,作者不同意。她回信说:“目录,比如每章的抽象标题,对读者很有好处。否则只是为了找页码方便,没用。《复活》的原文摘要作为附录附后。对于线索复杂,人物众多,没有副标题的大型小说,执行摘要对一些读者是有用的。第一,可以吸引他去看,看;第二,可以帮助记忆。摘要与章节标题相同,但它是散文而不是对称的韵文。有两个想法,一个是现在做,一个是以后做。不做章节总结,就不要目录。”王非常赞同作家的想法,认为摘要如果能按章或大单元来写,无疑是小说创作和出版的一大创新。但由于《创业史》第一本书是1960年5月出版的,为时已晚,所以作家的好想法没有付诸实施。作家在为小说撰写的出版说明中透露了自己宏大的创作计划:“全书共四部(指创业史)。第一部分是写作互助组的阶段;第二部分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阶段;第三部分是合作社运动的高潮;第四部分讲的是全民整风和大跃进,直到建立人民公社。”关于作品的主题,作家说:“是写新东西和写旧东西的矛盾。蛤蟆滩过去没影响力的人有影响力,过去有影响力的人现在没影响力。旧的让位了,新的占领了历史舞台。””我写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但事实上,作者只完成了第一和第二本书,这两本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创业史在线阅读(创业史电子版在线阅读)

刘清工作认真细致,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很有名。在第一本书《创业史》出版前,王等编辑提出该书封面和内页的编排方式有“第一卷”和“第一册”两种。随即,作家写信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一行好看,两行难看。”一行,字号要小,用长歌,要细腻。“卷”和“卷”在外文中是同一个词,因为是文艺作品,卷更习惯,“部”和“卷”不应该混淆。一个在内容,一个在形式。

1960年4月,刘清向长安县王曲公社捐款16065元,用于工业基建费用。1962年4月,皇甫公社所有生产队都发生了牲畜死亡事件。他停下了《创业史》第二部的写作,和公社干部王培德、胜利大队王家斌一起,视察了公社所有生产队的饲养室,和饲养人员进行了座谈。最后写了《耕畜饲养管理三字》,交给饲养员和全社会干部群众讨论,油印。后长安县人民政府将其印制成图文并茂的小册子,发给全县养殖户。《陕西日报》12月22日全文刊登。

1965年春节前,刘清从北京开会回来,撞见社会教育队召开全社会群众大会,批判王家宾等基层干部。他义愤填膺,站了起来,奔走于长安县城和皇甫乡之间,向社教总团和一些工作组的负责人申诉保护王家宾等人。由于他的积极努力,被隔离的王家斌于5月初被释放。同时,为了解决文学创作中的难题,作家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文艺理论著作。到“文革”爆发时,《创业史》已经写了25章,只写完了3章。

在长安任职的14年间,刘清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除了《创业史》第一、第二部分的大部分内容外,他还写了许多小说和散文,如《坚韧的铁》、《这里的早晨》、《1955年秋天在皇甫村》、《王家父子》、《邻里琐事》等。,并写了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文章,如关于王曲人民公社的田间生产现场,如何酿造绿色肥料等。在作家身上,生活与艺术的结合是如此完美!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

1967年1月1日早晨,一群人闯入仲宫,洗劫了刘清的家空。他被带到Xi安,被扣上“反动当局”和“黑人作家”的帽子,关进“牛棚”,从此失去了人身自由。今年2月,马薇带着五个孩子,把家搬到了Xi安小南门外的一个简易楼上。直到两年多以后,饱受折磨、身患重病的刘清才被释放。然而灾难接踵而至,马嵬被株连迫害致死。家里的生活条件非常糟糕——刘清的房子周围有几个公共厕所,西边有一个谷仓,东边有一个醋厂。无论刮起什么风,生病的刘清都会闻到一股刺鼻难闻的气味。

1970年夏天,刘清因过敏性哮喘严重发作被送往医院。经过11次抢救,她终于摆脱了死亡的威胁。之后,北京一家重要报纸的记者在Xi安采访了他。他告诉记者,他想完成《创业史》的写作计划,增进健康,修改第一本书,然后写第二、第三和第四本书。听完作家关于创作的精彩遐想,记者惊讶地对身边的人说:为什么刘清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创业史》?我跑遍了全国,拜访了那么多老作家,没有几个公开说要继续写下去的。

创业史在线阅读(创业史电子版在线阅读)

1972年,周恩来总理得知刘清病危的消息后,指示卫生部妥善安排,并指示陕西省主要负责人照顾作家。10月国庆,周总理让人民日报记者给作家捎个信,希望他好好干,写完四本《创业史》。受此启发,刘清再次认真修改了《铁壁》和《创业史》。

1974年秋,刘清最后一次搬到离皇甫村只有15里的长安县瞿伟镇。不久,被“四人帮”控制的文化部一位副部长派人到陕西看望作家,并提出帮助解决一些生活困难。刘清对他的求爱视而不见,所以拒绝了。事后,他对女儿刘克峰说起这件事,轻蔑地说:“我和他们文化部没有任何关系。”一天晚上,在创作的间隙,他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一个人活在世上看不到更远的未来,这算什么?我不能随着形势改变我的意志、思想和党性原则…一切都是暂时的,只有人民才是永恒的。”

创业史在线阅读(创业史电子版在线阅读)

1976年秋,刘清的病情恶化为肺心病,她被迫去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在那些靠氧气瓶维持呼吸的日子里,他顽强地坚持创作,重写了《创业史》第二卷第14章,之后又修改了第15、16、17章。1978年5月,他转到北京治疗,希望利用医院的现代化条件,支持自己的健康,争取时间,完成《创业史》的第二部分。最终,由于身体不好,病情严重,于6月13日下午5点去世,享年62岁。他们的骨灰分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和长安县皇甫村神和园公墓。《创业史》的所有创作计划都没有如期完成,这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遗憾。

国内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第一部《创业史》构思宏大,情节曲折,语言清新,富有关中乡土韵味和特色,尤其是梁生宝,在艺术形象塑造上最为成功。它是当代中国最好的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初期农村阶级矛盾和冲突的艺术反映。日本文学评论家冈田秀树在《创业史——农民的生动画像》一文中指出:“我认为可以说,这部《创业史》确实把中国小说的现有水平引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创业史》及其作者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严刚所说,创业史把传统的求实精神和创作方法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度。《创业史》中的创作人物塑造、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情感酝酿、气氛润色,包括哲学评论,都让后来的陕西作家受益匪浅。路遥、陈、贾平凹、邹等。所有人都有意遵循刘清的道路。

这篇文章是党史的独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陈同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