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气候变化归咎于南极洲巨大的水下滑坡
科学家们发现了南极洲巨大的水下山体滑坡的原因,他们认为这可能引发了席卷南大洋的海啸。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海底数百米处发现了脆弱的、化石化的、富含生物的沉积层。
这些形成于大面积水下滑坡之下,其中许多滑坡切入海床超过 100 米。
科学家们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写道,这些由历史生物材料组成的薄弱层使该地区在地震和其他地震活动面前容易崩溃。
他们还强调,这些层是在南极洲的温度比现在高 3°C 的时候形成的,当时海平面更高,冰盖比现在小得多。
由于地球目前正在经历一段广泛的气候变化时期——再次包括海水变暖、海平面上升和冰盖缩小——研究人员认为,此类事件有可能重现。
通过分析过去水下山体滑坡的影响,他们表示,南极洲沿海未来的地震事件可能再次构成海啸波及南美、新西兰和东南亚海岸的风险。
2017 年,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在意大利 ODYSSEA 探险期间在罗斯海东部发现了山体滑坡。
作为国际海洋发现计划 (IODP) 远征 374 的一部分,科学家于 2018 年重新访问了该地区,在那里他们收集了延伸至海底数百米的沉积岩心。
通过分析这些样本,他们发现了微观化石,这些化石描绘了数百万年前该地区的气候情况,以及它如何在罗斯海深处形成薄弱层。
这项新研究由普利茅斯大学水文学和海洋探索讲师 Jenny Gales 博士领导,她是 IODP Expedition 374 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高阳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