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故事(宝妈创业的个人故事)

创业失败故事(宝妈创业的个人故事)采访中,卢伟讲到动情处热泪盈眶。

□楚天都市报极限记者陆源通讯员王福志熊李冰摄影:楚天都市报极限记者邹斌

59岁的陆伟靠在办公室的窗户上,看着前方不远处的蓝欣高铁,看着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往事在脑海中快速闪过。

17岁从武汉江夏来到青海西宁当兵。当时,卢伟没有想到,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会在西北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

1991年,卢伟在老家创业失败,背上了20万元的外债。他离开家乡,来到西宁和战友们会合。他在工地上打零工、跑过摩托车后,当过建筑工人…直到2017年,还清最后一笔债务后,卢伟再次回到家乡。

近日,《北江夏,天南海人》报道组前往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见到了这位传奇商人卢伟,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创业失败欠下20多万的债务。

1986年,在青海西宁当了6年兵的卢伟回到江夏区(原五常县)。因为在部队学了养鸡技术,被任命为县畜牧局供销科科长。

在畜牧局呆了一段时间后,卢伟辞职创业了。他在当地开了三个经销部,把外面的鸡引进来,卖给当地农民赊账养殖。”每个人可以从中赚2元钱.”卢伟说。

然而,由于鸡瘟,农民饲养的鸡的产量大面积下降。“如果养殖户没钱还我,我也没钱还鸡肉供应商。”卢伟说。1991年,卢伟的事业“破产”,背负了20多万元的外债。他记录了每笔债务。“他欠的最大一笔是5万多元。”他说。

这一年,卢伟28岁。为逃避债务,他带着妻儿“逃离”江夏,来到妻子的老家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原海东地区乐都县)。

不能在家里开锅,找战友帮忙。

“那时候我是个风尘仆仆的人。”卢伟描述了再次来到乐都的情景。

他租了一个小房子,安顿了一家四口,然后出现在海东的工地上。

“那时候我年纪小,蛮力大。”卢伟回忆说,当时没有技术,只能在工地上找一些零工,经常没钱。“当时只想快点赚钱,把欠别人的钱还了。”

当时实在是难以启口,魏冉到前军去找他的战友。“那一年他真的很惨。”战友王本生说,当时他叫上老战友,带着饿坏了的卢伟出去吃饭。面对曾经的战友,卢伟什么也没说,只是咽了口唾沫。临走的时候,王本胜把那200块钱拿出来塞到了卢伟的口袋里。

卢伟说,那些年,连自己的兄弟都不知道他在哪里,甚至以为他不见了。

后来,卢伟做了很多生意,从乐都开拖拉机到青海格尔木,卖大蒜,卖西瓜,在街上跑摩托车……“总之,赚钱的我就卖。”他说。

卢伟记得,2000年元宵节,他5点起床,穿上军大衣,跑去找摩托车。外面天寒地冻,当他深夜回到家时,妻子和孩子都已经睡着了。那天,他赚了170元。

之后妻子和他离婚,卢伟做了爸爸妈妈。“那些年,我欠孩子太多,他们的童年太苦了。”说起孩子,黑面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工地上虚心求教技巧。

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卢伟经湖北老乡介绍,加入中铁大桥局三公司下属的一个施工队,参与了青海马平高速公路老鸦峡一、二号特大桥的建设。

刚加入施工队的时候,卢伟并没有把自己当成苦力。而是白天在工地干活,跟有经验的师傅学技术。晚上,工友们都睡了之后,他通宵看书,蹲在施工图纸上,研究了一点,遇到了不懂的东西。第二天到了工地,他向师傅和建筑专家求教。

好事多磨。没过多久,卢伟出来了,从普通工人升到了班长。

2003年平高速公路通车。卢伟打开箱子,发现了泛黄的账本。他到西宁找到战友王本生,请他帮忙联系12年前帮助过他的人。

“你欠的钱必须还。”卢伟说,别人出于信任借给他钱,他不能辜负。

创业失败故事(宝妈创业的个人故事)卢伟参与了蓝欣高速铁路的建设。

接手项目后,只剩下17.5元

在修建高速公路的那些年里,卢伟学会了各种技能。2003年,他决定自己出去单干。他今年40岁。

因为没有资源,卢伟到处找项目做。只要有工作,挣多挣少,他都不会嫌弃。听说有项目,我就自告奋勇了。那些年,卢伟去过山西大同,青海玉树,海北藏族自治州,几乎走遍了青海。

由于卢伟技术过硬,很多工科朋友遇到问题都会找他请教。卢伟在摊开图纸时,总是向朋友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陆伟也保质保量完成过小工程,在乐都工程建设行业小有名气。

卢伟有个原则,就是每完成一个项目,第一件事就是给工人发工资,绝不拖欠。发完工资,他留下了家里的基本生活费和下一个项目的费用。其余的钱被他的同志转给了他的债主。

2008年,他认识了现任妻子赵存珠。她记得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卢伟把一切都告诉了她,带她回家。“家里只有一张床和四个小板凳。”赵存珠回忆道。

因为团队扎实的工作和过硬的工程技术,2013年,50岁的陆伟接下了蓝欣高铁客运专线乐都段的工程。他开玩笑说,17.5元起步。接手兰新高铁项目时,给工人发完竣工款后,他口袋里只剩下17.5元。兰新高铁项目建成后,卢伟在当地业界小有名气。项目开始主动找他,他也开始挑项目。“我要算经济成本,我有信心挑项目。”卢伟笑着说道。

创业失败故事(宝妈创业的个人故事)卢伟在工地检查。

还清所有债务后,流浪者返回家园。

“做项目要像给自己盖房子一样,保证质量,不能建豆腐渣工程。”卢伟说,这些年来,他的生意越来越好。除了机遇,更重要的是靠诚信。

由于诚信建设,从未拖欠过农民工工资。吕伟创办的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三鹿劳务有限公司也被认定为海东市信用企业,免交“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即使事业蒸蒸日上,卢伟也没有忘记泛黄的账本。2017年,卢伟还清了所有欠老家人的钱,终于结下了26年的心结。那天,他松了口气。半夜里,他翻了一遍又一遍的书,最后把它们烧掉了。

“年纪越大,越想家。”卢伟说,他虽然在乐都生活了几十年,但一直是个流浪者。“普通话说不好,当地的方言也学不会。”

2017年,一身轻松的卢伟带着孩子回到了家乡——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枫村(原富宝乡)。站在阔别几十年的家乡土地上,卢伟百感交集。

“我会回江夏买房,经常回去住。”卢伟说。

■记者手记

逆境中不要丧失信心。繁荣不是懒惰。

创业失败,巨额债务,家庭破碎…采访中,卢伟一时语塞,拿着纸巾,悄悄抹眼泪。

人生就像大海,潮起潮落。在卢伟身上,“不服输、敢吃苦、能成事”等江夏人共同的精神品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他永远不会认输。面对生活的艰辛,他从不退缩,总是迎难而上。妻子离他而去,他坦然面对,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不懂技术,他通宵看书,虚心求教

他敢于吃苦。一个餐馆工、卖大蒜的人和摩托车司机经常身无分文。哪里有希望,他就跑到哪里。落魄时他不抱怨,失意时他不自暴自弃。

他真诚地成功了。他一直留着账本,26年下来,一点一点还清了债务;也是因为诚信,在天命之年创业,一步步获得成功和发展。

只要你愿意奋斗,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卢伟的故事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无论当前还是当下,奋进微笑。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世界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政策解读、新鲜热点资讯、实用便民信息,还推出读报、报道、学习、在线互动等一系列特色功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高悦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