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是什么日子(满十八岁怎么算)
法律上不以所谓的虚岁作为衡量年龄的标准,而是按照身份证上的日期定。你身份证上写的是1996年9月6日,那么你到2014年9月7日零点即满18周岁。 不能报考驾校。
1、标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标志着战争开始,1937年7月7日,标志着战争全面爆发。 2、简介 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国民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3、意义 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的国家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战争以来受帝国主义奴役和的耻辱,极大推进了革命的历史进程,为新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战争的实践使深刻认识到,党是各族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领导核心。 第三,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2021年9-10月大事记:
9月1日——《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契税法》正式施行。
9月3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
9月7日——签署《辛丑条约》120周年。
9月11日——9·11事件20周年
9月12日——迪士尼乐园开幕16周年。
9月13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成立5周年。
9月15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独立200周年。
9月15日至27日——第十四届运动会在陕西省举办,这是全运会首次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举办。
9月18日——90周年。
9月22日——27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原计划在上海举行,现已推迟至2022年,预计在10月至11月间举办。
受此影响,原定于2023年在法国里昂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也将推迟至2024年举办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相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言的,学术界一般将1939年9月1日,德国国防军发动对波兰的战争,视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的时间节点。
1945年9月3日,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到达停泊在东京湾上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署投降书,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的日子。
此前,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因此,即便在当下,依然有许多亚洲国家将1945年8月15日当作二战结束日。
但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将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栽赃嫁祸于,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即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视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自此,将原1937年“七·七”,国共合作开始的全民八年抗战,改成了自1931年9月18日开始,东北义勇军和东北抗联开展的对日军作战为抗战开始时间,那么的抗战就由原先的“八年抗战”,变成了“十四年抗战”,并最终写进了历史教科书,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性。
事实上,随着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反主义协定》,意味着“柏林-罗马-东京”法西斯轴心形成,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包括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仆从国为辅,参与了对英美苏中等国为主的同盟国战争。
,是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主要成员国,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依然抗击了日本陆军60%以上的主力,牺牲了2000余万军民和平民,为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战胜国进入了联合国安理会,是西方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牺牲的极大尊重。
当然,学者所提出的将二战时间前推之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或1937年“七·七”,国共合作全民抗战开始作为二战起点,是有客观道理的,也符合历史是真实,但并未获得全球的公认。
实话实说,当时的参战国,不可能先知先觉地认为自己在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即便德国发动了对波兰的战争,当时也不可能认识到是二战开始了。
所谓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是战后人们才提出来的,以1939年9月1日,德国国防军发动对波兰的战争,约定俗成为二战开始日,并将1945年9月3日日本在美舰上签署投降书,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的日子。
历代兵变很多,今天来说说南宋初期著名的“苗刘兵变”;
宋高宗从扬州南逃杭州之后,迫于,将汪伯彦、黄潜善罢了官,命朱胜非为宰相,王渊掌管枢密院,主持军事。而王渊是个胆小贪鄙的庸才,是靠巴结宦官康履爬上去的。刚到杭州,王渊便带来装满十多艘大海船的金银财宝,杭州百姓私下议论,说那都是王渊乘战乱从富商家里抢来的。
几位将军到皇帝面前哭诉,说王渊平时掌管海船,总是拍胸保证绝不误事,扬州仓皇撤退,王渊只顾搬自家财物,致使几万士兵、数千战马落入敌手。宋宋高宗却充耳不闻。此时,又任命他主持枢密院,众将更是不服。诸大将皆领兵在外驻守要地,仅剩下苗傅领亲军护卫皇帝。
苗傅常与另一将领刘正彦窃窃私语﹐自以为自己功大赏薄,王渊等无功受禄,抱怨皇帝赏罚不公。刚逃出虎口,宋高宗手下的宠臣又开始作威作福了。宦官康履对诸将和地方官颐指气使,其走狗强占民居,横征暴敛,引起官民强烈不满。这天,宦官们又前往钱塘江观潮,大肆铺张,歇脚的帐篷排满道路两旁,宦官与宠臣喝得醉醺醺的,尽情享乐。苗傅愤愤地说:“就是这帮人使天子流离失所到这里的,如今还敢这么神气么!”亲军士兵多是河北人,号称“赤心军”,饱经战乱,许多人家破人亡,目睹这种景象,更是恨之入骨。
苗傅的亲信乘机鼓动说:“大家一拥而上,杀了王渊和宦官,人人可以暴富,朝廷却不可能追究每一个人的罪责。”于是密谋悄悄开始了。三月的一天,江南春光明媚。王渊上早朝归来,经过城北的一座桥,正在悠然自得地观赏春景,突然从桥下钻出几名大汉,将他一把按住。
王渊呼救声未果﹐于是刘正彦从后赶到,手起刀落,王渊已身首异处。同时,一队禁军包围了康履的宅院,康履当时在宫中未归,愤怒的士兵看到没有胡须的人就杀,一下杀了百余名宦官。守宫门的禁军也同情兵变,士兵们包围了行宫,一路高叫:“苗傅不叛国,只为天下除害。”
宋高宗正在宫中休息,忽听喧嚣声四起,康履来报亲军反叛,一时惊得手足无措。杭州长官闻讯赶来,扣门大叫:“事已危急,陛下赶快登楼安抚众人!”直到中午,宋高宗才登上宫前高楼。代表皇帝权威的黄盖一出现,苗傅等率士兵跪了下来,山呼万岁。宋高宗这才稍微安心,凭栏问兵变之因。苗傅两眼直视宋高宗,厉声说:“陛下信任宦官,赏罚不公,军士有功者不赏,巴结内侍者得官。黄潜善、汪伯彦误国至此,也未严惩。王渊遇敌不战,首先渡江逃跑,只因勾结康履﹐才当了枢密使。臣已将王渊斩首,在外的宦官也被杀光,现只求将康履等交出,以谢三军!”
苗傅所言皆中时弊,理直气壮,宋高宗也难以反驳。沉默了片刻,宋高宗哀求说:“黄潜善、汪伯彦已被贬官,朕马上严办康履等,你们还是先回营。”苗傅坚决地说:“天下大乱,百姓肝脑涂地,都是这帮奸臣祸害的。今天不杀康履,决不回营。”士兵们呼应在后,群情激愤。僵持了一个多小时,局势更加危急,宋高宗问身后的百官怎么办,一人说:“事已至此,陛下为何还吝惜一个奴才?”宋高宗只好令人从里屋帘下搜出康履,交给叛兵。士兵当即在楼下将康履活剐、腰斩,然后将康履与王渊的人头挂在竿上。
宋高宗转身塞耳,不忍目睹宠臣被杀的惨状。好不容易,哀嚎声息,宋高宗才转身面向众人,脸色已是惨白。高宗皇帝有气无力地宣布,苗傅、刘正彦升官,然后再次哀求士兵回营。叛军众将低声商量了一会,刘正彦抬头叫道:“陛下本来就不应该即皇位,将来渊圣皇帝(指宋钦宗)回来,不知怎么处置他?”顿时,楼上楼下死一般地寂静。
宋高宗令宰相朱胜非从楼上缒绳而下,再三再四与众将商量。其实,苗、刘因个人激愤而起兵,在政治上并无一定主张,事到如今,他们知道,不把宋高宗搞掉,必无活路。于是,他们一会儿提出请隆祐太后(宋哲宗废后孟氏)共同听政,一会儿提出遣使与金议和,宋高宗一一答应,他们又说:“不是有皇太子可立么?”宋高宗低声对宰相说:“我只好退位,请皇太后垂帘。”
时近傍晚,春寒料峭,楼上没有张挂帘子,宋高宗坐在一张竹椅上,刺骨寒风直吹入心。后院人呼“皇太后驾到。”宋高宗赶忙站起,恭候在楹前,而太后已直接出门站在楼前。左右劝宋高宗坐下,宋高宗哽咽着说:“恐怕已没有朕的坐处了。”孟太后低声下气地说:“道君皇帝(宋徽宗)听信蔡京、童贯,导致金人入侵大祸。当今皇帝并无过失,只不过被黄潜善、汪伯彦所骗,如今汪、黄已被贬官,将军不知道吗?”
苗傅骄横地说:“臣导已经商定,一定要立皇太子。”孟太后哀声道:“如今强敌在外,
让我一个妇道人家抱个三岁娃娃,怎能号令天下?”刘正彦跪下哭求,孟太后仍不点头。刘转身对士兵们说:“太后不允许,我们必然被杀。”说着,解衣引颈作就死状。苗傅厉声喝道:“事久不决,恐怕三军生乱!”转身又对朱胜非说:“相公为何一言不发?”眼看形势不妙,宋高宗只好赶快宣布让位。他低声对朱胜非说:“暂且如此,以后慢慢设法,事不成,死未晚。”朱胜非答道:“刚才有人悄悄告诉我,说苗、傅二人忠有余,学不足。看来还可设法。”
当晚,宋高宗迁居显忠寺。次日,立皇太子赵旉,孟太后垂帘听政,改年号为明受。兵变消息传出以后,吕颐浩自江宁府率所部万人勤王,宣称:“事属艰羅,岂容皇帝退享安逸?请亟复明辟,以图恢复”。在外众将虽痛恨宦官、王渊,但大敌当前,也不希望看到宫廷。张浚、张俊、韩世忠等商议共同起兵勤王,以挽救国家危机。韩世忠以酒酹地发誓说:“我与此贼不共戴天!”便领军先行。张浚犒赏将士,以忠义激发士气,并嘱咐韩世忠说:“皇帝已成为,投鼠忌器,进兵不可太急。”
张浚派能说会道的辩士带信给苗、刘,劝其改正;同时与诸将各自上疏朝廷,请宋高宗复位。辩士面见苗、刘,说诸将持重兵在外,不日来攻,若不赶快让皇帝复位,就有族灭大祸。苗傅一听大怒,按剑站起,刘正彦却有些心动,急忙阻拦:“等张侍郎来,再商量。”第二天,苗、刘说张浚大逆不道,请求杀张浚号令天下。当政者作诏仅令张浚免官。张浚收到诏书,恐怕影响士气,秘而不宣,只对部下说:“朝廷催我去议事。”然后,一面加紧进兵,一面写信给苗、刘说:“近日有客从杭州来,才知道二公对朝廷本无异心。因此对前信的错误指责十分后悔。”
苗、刘城府不深,接信大喜。朱胜非趁机劝道:“诸将按兵不动,是想待二位自行改正。如今还是使建炎皇帝复位为好。否则诸军攻入,复立皇帝,二公置身何地?”又令百官作保,取得太后同意,立下绝不杀苗、刘的铁制誓书。二人居然听信,领百官迎宋高宗复位。宋高宗压着性子,和颜悦色地安慰叛将一番。苗、刘二人以手加额表示庆幸,傻乎乎地说:“英明天子果然有天大的度量。”身旁一个部将低声叹道:“赵氏安,则苗氏危矣!”
这时,诸将已逼近杭州,备战就绪。吕颐浩告诫众将说:“皇帝虽已复位,叛将仍握兵于内,此事中止,他们必加反叛恶名予我。别忘了唐朝徐敬业起兵勤王的教训。”次日,诸将领兵发起总攻。韩世忠下马步战,持戈身先士卒,号令说:“今日当以死报国,脸不中箭者斩。”于是士卒人人争先。张俊等促军继之,一举攻破敌军防线。苗傅弟弓法娴熟,拉开神臂弓对准了韩世忠,韩世忠大吼一声,直冲向前,他便吓得弃弓而逃。听说勤王兵攻入城,苗、刘带二千精兵连夜开城门而逃,临走还特地赶到政事堂取走免死铁券,死到临头,居然还相信皇帝的诺言。
张浚、韩世忠等入见宋高宗,宋高宗握着韩世忠的手痛哭失声,一边在韩世忠耳边低声说:“守宫门的中军统制吴湛也是他们一伙的,先杀了他。”韩世忠转身就走,在门外看到吴湛,若无其事地上前握手寒暄,说话间,手中一使劲,将吴湛的中指折断,呼左右将其擒拿,并立即杀头示众。
京城初定,韩世忠举兵追击苗、刘。两军接战,韩世忠又身先士卒,挺戈步战。叛军一见,惊得直咋舌,有人喊道:“这不就是韩将军吗!”叛军顿时溃逃。散,苗、刘被生擒,最后在杭州被杀。高宗皇帝重赏诸将,亲手书写“忠勇”二字在锦旗上,赐给韩世忠。韩家军从此著名,高宗皇帝也自此对韩世忠另眼相待。
结束之后,朱胜非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洪州。枢密都承旨马扩,则以在兵变中有“观望”行为而停官,永州(湖南零陵)居住。自后论功行赏,以昌颐浩为右相兼御营使;刘光世升任太尉、御营副使;韩世忠升任武胜军节度使,充御营左军都统制;张俊升任镇西军节度使,充御营右军都统制。宋高宗仍念念不忘与金议和之事。兵变平息不久,就派洪皓为大金通问使,再次向金人乞和。
历时两个月左右的苗、刘兵变,至此被彻底平息。苗刘兵变,是南宋初期的一次涉及皇室内部的一场兵变。宋高宗本来就对武将不太信任,自此兵变之后视武将为心腹大患,以至于最后自毁长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robot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