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刘禹锡的浪淘沙

白居易、刘禹锡的浪淘沙

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1、白居易·浪淘沙·青草湖边:“青草湖边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梅雨行舟迁客愁。万里旅程中的青草湖边,黄梅雨里一个人在远行。愁的是在滩边夜泊处,听见风掀暗浪的打船声。作者曾被贬而远行,遭受“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生还有几家”的厄运。一人远走万里,又遇上实为霉雨的梅雨,有过满腹忧愁,却在首联颇为工整的对仗里不见 “愁”字。大概因为此前不管困难多大,都已成为过去,所以滩头夜泊、风翻暗浪,预示着前途更多险恶,才点出“愁”来。

2、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丈夫寡信仍难舍。请问你们那江潮与海水,哪里像夫之情和妾之心?我恨他不如江潮有信用,我想他才觉海水不算深。像民歌般质朴明快,但又言简意赅,借助江潮与海水的对比、反衬,深刻揭示了她对丈夫又恨又爱的矛盾心理,既恨其不归,又相思不绝,情比海深。

3、白居易·浪淘沙·海底飞尘;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难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无回期?”夫妻反目望其和。终归会有一天海水枯干了海底扬起尘,化石的思妇望夫也该有夫回的时候吧?难道小郎把小妇抛弃,船头一去就没有归期?对小两口闹矛盾一时决裂,希望其经过反复思考,能够和好如初。虽然沧海确会变桑田,望夫也确有回归者,但并不能保证无一不回。即使这样,作者相信小郎有归期,仍然让人觉得充满善意。

4、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乘风破浪上银河。九曲的黄河挟带万里的泥沙,河水来自天涯一路浪淘风簸。如今我要逆流直上银河去,与友人同到牵牛织女的家。淘金者不满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他们要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以豪迈的口语说出浪漫的理想,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5、刘禹锡·浪淘沙·洛水桥边:“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无端风浪莫慌乱。洛水桥边春天的太阳斜斜映照,桥下绿水露出晶莹如玉的白沙。忽然岸上无缘无故地刮起了急骤的狂风,吓得那水中鸳鸯慌张地高飞越过溅起的浪花。令人首先想到,这是表现爱情经受磨难。其实还可以想到更多,因为通常要享有美好的东西,都不会没有艰难险阻。

6、刘禹锡·浪淘沙·汴水东流:“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怀古伤今感慨深。东流的汴水那波纹如同虎眼,春天的淮水拂晓一片鸭头绿。你看水浪淘沙的渡口,渡过了人间多少的人!末句等于说,滔滔的汴河水,阅尽了人间多少悲欢离合的往事。尤其难忘的是,隋炀帝为了游览江都,动员了百余万民工凿通济渠(后称汴水),还在汴水之滨建造了豪华行宫,使汴河成了隋炀帝穷奢极欲、自取灭亡的历史见证。

7、刘禹锡·浪淘沙·鹦鹉洲头:“鹦鹉洲头浪飑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不如燕子会归家。鹦鹉洲头风浪不断冲击着泥沙,青楼女子凭栏望直到春日渐斜。忽见衔泥燕子成双成对争着归巢,她不禁埋怨说唯独那狂夫不想家!古代的青楼女子多以歌舞为生,但因常于人前抛头露面,而总被视为另类。作者替她们说话,对其不顾家的丈夫给以谴责。

8、刘禹锡·浪淘沙·日照澄洲:“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黄金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沙中浪底取黄金。太阳照着明净的沙洲晨雾渐渐散开,淘金的姑娘成群结伴地布满了江湾。美人首饰和黄金大印,都是从沙中浪底淘来。淘金姑娘在朝阳映照下出场,接着却转上富贵的标志:首饰和金印,结句的沙中浪底又紧密照应了淘金。读者自然理解,富贵人家的金钱权势,都是从劳动者榨取来的.。

9、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触山吼地钱塘潮。钱塘***月的浪涛声震天动地来到,潮头高达数丈有如巨龙撞山又回去。转眼间却涌入海门去了,卷起的沙堆白得像雪堆。“吼地来”与“触山回”对照,写潮涨潮退全过程,而“卷起沙堆似雪堆”更衬托潮来、潮去的巨大气势。紧凑洗练地表现了钱塘江海潮的壮观景象。

10、刘禹锡·浪淘沙·莫道谗言:“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真相终归可弄清。不要说谗言好像千尺的恶浪一般深,不要说官员被贬流放似沙在水底沉。千次淘汰万次冲洗虽然很辛苦,但除尽无数泥沙才能得到真金。用形象比喻,概括了从自我经历中获得的深刻感受,坚信被谗言所害的人,终有一天会洗清罪名。

拓展阅读

刘禹锡浪淘沙表达的情感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

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刘禹锡浪淘沙赏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渲染出河上的险恶风波,河水的汹涌澎湃

黄河自古以来以裹挟流沙著称,所以组诗开篇先写黄河,也暗合了这个《浪淘沙》的本意。“九曲黄河万里沙”,一条曲折蜿蜒、流沙莽莽的大河。“九曲黄河”,见于旧典《河*》的记载,说黄河自昆仑山发源,一路东来,“河水九曲,九九千里”。后世的诗人也因此将之作为咏黄河最有名的典故之一,说它“千里一曲”。“万里沙”,古人造字纪数,起于一,极于九,“九”这个数字本来就有究极的意思,至于“万”字,一般我们说山高万仞、流芳万古,那都是有数之不尽、极言其多的含义的。“九曲”“万里”,两个表示极致的数字连用在一起,将黄河裹挟万千泥沙一路东来、源远流长、浊浪滔滔的声势渲染得淋漓尽致。此外,“沙”这个字也能使人联想起黄河所在的北地的茫茫风沙,这一句可以说是非常雄浑的起笔。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投向这条大河的源头——“浪淘风簸自天涯”。“淘”是水流冲刷,淘洗,“簸”是颠动摇荡,两个动词连用,节拍非常紧促,渲染出河上的险恶风波,河水的汹涌澎湃。“天涯”,本是指极遥远的地方,黄河自天涯风浪颠簸而来,也衬托出它曲折东去的艰难。如果说“浪淘风簸”的节奏十分紧凑,“自天涯”就带着几分绵延不绝的悠远了。河水奔腾东去,就被这三个字忽然逆挽一笔,带着读者的视线和心神一并溯流而上,投向天涯,投向遥远的黄河源头——那隐喻昆仑云中,如在天上的地方。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寓情于景,寄托着刘禹锡的抱负和情怀

下句“如今直上银河去”,直截了当将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沟通,从而一窥天上之景,前面写九曲黄河,写大浪淘沙之势,奔腾万里而来,那已经是波浪壮阔的大手笔了,到这里却又忽然回宕一笔,气势不减,但是转折横生,瞬息之间,先前用力渲染的万里征程、风浪颠簸,仿佛都消隐而去,只要乘船逆流而上,到达黄河的源头就可以驶入垂地的银河,直上天际。本来沉凝宏大的气象,因为这么飞扬的一笔,平添了几分飘逸,这才是诗人写黄河的独到之处。

而全诗最后一句,“同到牵牛织女家”的含义,也就一目了然了。有道是,诗为心声,不尽之意在于言外。这首《浪淘沙》也不仅是一幅波浪壮阔的画卷,一次遨游天宇的畅想,更寓情于景,寄托着诗人的抱负和情怀。

白居易刘禹锡的浪淘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陈同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