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的网络词

最火的网络词

网络时代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词语也许会在网络上被人经常使用而成为热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最火的网络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年十大流行语如下:

1.“YYDS”

“YYDS”,即“永远的神”,该词原本仅在电竞圈和饭圈小范围使用,但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散,应用场景也不断扩大,已经开始在生活交流中大范围使用。

2.“尾款人”

虽然是2020年就已经诞生的词语了,但只要“双11”一到,“尾款人”便会准时冲上热搜,网友疯狂付定金时有多快乐,付尾款时就有多难过。

3.“emo”

“我emo了”指我情绪上来了,一般都是些负面情绪,可以简单理解为“我抑郁了”、“我傻了”、“我太难了”......emo有时候并没有任何含义,仅仅是表达负面情绪或自嘲,今天你emo了吗?

4.“夺笋”

“夺笋”其实是谐音梗,来自网络热词制造机“迷人的郭老师”,除了“夺笋”外,“集美”、“耶斯莫拉”、“修狗”等词皆来源于此。

5.“赛博朋克”

赛博朋克成为2021年的主流风格,电影《攻壳特工队》、《银翼杀手》等都是赛博朋克风的典型代表。

6.“元宇宙”

这个概念最初是通过3天吸粉600万的博主“柳叶熙”进入公众视野。是指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构建的网络虚拟世界。《失控玩家》、《黑客帝国》等电影都是表现元宇宙概念的科幻电影。

7.“蚌埠住了”

“蚌埠住了”即绷不住了的谐音,形容情感上受到了较大冲击,快撑不住了要哭/要笑了等。这几个字,单独看你还能读出来吗?这届网友真的是又倔强又坚强呐。

8.“鸡娃”

从“别人家的孩子”到从学前班开始就疯狂补课的“鸡娃”,输在起跑线这一概念已经开始裹挟80、90后的父母了。不知道“双减”政策下孩子们还能不能有所喘息呢。

9.“破防了”

原是在游戏中使用的用语,指因为装备技能等原因,没有了防御效果。后来逐渐扩散到生活场景,表示心理防线被突破后产生不可抑止的震动。今天你“破防了”几次呢?

10.“绝绝子”

“绝绝子”就是“绝了”的萌化表达,根据场景的不同,能衍生出截然不同的语境,既能褒扬、夸赞,还能表示讽刺,这届网友真的是“绝绝子”。

2020年十大流行语如下:

一、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我国之所以在抗*战中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指导准则。

二、逆行者

2020年,“逆行者”成为对在新冠*情阻击战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的称呼。

三、飒

本用以描写风声。现在流行的“飒”,特指帅气利落、潇洒清爽,多用于女性。

四、后浪

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短*《后浪》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舆论焦点。

五、神兽

2020年上半年,因受新冠*情影响,全国各地中小学延期开学,孩子们在家上网课。“神兽”便成为*情期间居家上网课的孩子的代称。

六、直播带货

即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线上展示、导购、销售的新型商品交易形式,是“新一代电子商务模式”。

七、双循环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会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八、打工人

在流传中,“打工人”适用范围扩大,指称对象多元化,几乎成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统称。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职员,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称 “打工人”。

九、内卷

“内卷”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都以“内卷”称之。

十、凡尔赛文学

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也称凡学。这种话语模式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说自话,假装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

2019年十大流行语如下:

一、文明互鉴

互鉴,即相互借鉴;文明互鉴,即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加强交流,相互借鉴。

二、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

三、硬核

硬核,译自英语“hardcore”,原指一种力量感强、节奏激烈的说唱音乐风格。后来引申指“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

四、融梗

梗,来源于“哏”,本指艺术作品中的笑点,也指故事的情节、片段及创意等。融梗,即把别人精彩的创意融合进自己的作品中。

五、xx千万条,xx第一条

2019年春节上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反复出现的行车安全提示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随后衍生出了新的造句格式“xx千万条,xx第一条”,如“健康千万条,睡眠第一条”“护肤千万条,科学第一条”“祝福千万条,健康第一条”等等。

六、柠檬精

柠檬精的字面意思是“柠檬成精”。柠檬味酸,与嫉妒他人时“心中酸溜溜”的感觉相合。

七、996

“996”指一种工作制度: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

八、我太难/南了

“我太难了”出自“快手”*网站上的一个“土味*”。“我太难/南了”的流行,是普通网民希望释放生活压力的心理表现。

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流行,反映了人们对霸道、蛮横人格的嘲笑和反感。

十、霸凌主义

霸凌,音译自英语“bully”,指横行霸道、恃强凌弱。霸凌主义,指用“霸凌”的方式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2018年十大流行语如下:

一、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即在相同条件下结成的命运攸关的集体,源自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锦鲤

2018年国庆期间,支付宝*微博开展了一个抽奖活动,从转发此条抽奖微博者中抽奖,抽中的人为“中国锦鲤”,吸引300多万次转发。后来,随着热度增长,“锦鲤”开始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运气极佳的人。“锦鲤”的走红及其意义的泛化,隐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店小二

发扬“店小二”精神,是社会经济结构中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

四、教科书式

人们用它来指“规范的”“典范的.”“经典的”“示范的”“完美的”等,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如“教科书式表演”“教科书式避险”“教科书式设计”等等。

五、官宣

“官宣”从“*”“官微”衍生而来,义为“*宣布”。其“*”指某种权利的拥有方。“*”本指政府方面,如“*人士”“*消息”等,把个人、机构等非*行为称为“*”,也有强调其权威性、可靠性的意味。

六、确认过眼神

“确认过眼神”的流行,反映了人们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消息甚至虚假信息时希望得到“确认”“甄别”的心理。

七、退群

退群,即退出某个社交平台上的交流小组。后来,含义引申,使用范围扩大,退群也指退出某一群体。

八、佛系

“佛系”显示出超强的构词能力,“佛系青年”“佛系生活”“佛系人生”“佛系乘客”“佛系父母”以及“佛系恋爱”“佛系养生”“佛系养鱼”“佛系购物”等等,层出不穷。

九、巨婴

巨婴,本是指体形巨大的婴儿。近年来,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

十、杠精

杠,即抬杠;精,即精灵、精怪。杠精,指“抬杠成精”的人。这种人往往不问真相,不求是非,为反对而反对,为争论而争论。

2017年十大流行语如下:

一、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即不忘本意、不忘初衷。

二、砥砺奋进

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指磨炼。砥砺奋进,即在磨炼中奋勇前进。

三、共享

共享,义为共同享有、共同享用。“共享”一词的流行,体现了社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社会管理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四、有温度

“有温度”这个有着细腻感觉的词语,意思是让人感受到热度、暖意,含义由物理层面扩展到了人文层面。“有温度”的流行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化建设中的人性化要求。

五、流量

从2016年年底、2017年年初开始,娱乐圈频频用“流量”来形容那些粉丝多、人气高、影响广、商业价值大的明星。这里面既有市场层面的客观描述,又隐含着公众的文化评价,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词语。

六、打call

“打call”一词源自外语,call在英文中是“喊、叫”的意思。“打call”最开始的意思是演唱会现场观众疯狂喊叫,进入我国后,其适用范围逐步扩大开来,也用来表达对某人、某事、某物的支持和赞成。

七、油腻

油腔滑调、世故圆滑、不修边幅、邋遢不堪等等,都可称“油腻”。

八、尬

“尬”***使用,成为新的流行用法,如“尬聊”“尬唱”“尬煮”“尬谈”等等,其中的“尬”均是“尴尬”的意思。

九、怼

怼,读作duì,义为怨恨,引申指凶狠。人们用它来表示故意找茬、反抗、反对等意思。后来其义扩大,进一步衍生出“比拼”“竞争”等含义。

最火的网络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陈俊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