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婚姻六礼介绍

中国古代婚姻六礼介绍

旧式婚姻多为封建、包办买卖婚姻,表现在礼俗上十分繁琐,民国以后,渐兴文明结婚,至解放后才废除旧的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古代婚姻六礼介绍,欢迎大家参考!

纳采

男方请媒人向女家提亲。

《礼记》:“纳采用雁。”雁,具有随着阳气而迁居的习性和失去配偶后不再另配的品质。“纳采用雁”象征着忠贞、守节,与男权社会中女子从属于男子的现实相合,要求妻子服从丈夫。

问名

男方请媒人问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年月(生辰八字)。特别是秦汉以后,随着门阀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高门与低门,嫡出与庶出,有着严格的差异。

纳吉

正式订婚的仪式,男方将占卜合婚的吉兆报告女家。男女双方换定帖,确定婚姻关系。

纳征

(纳币)男家向女家赠送聘礼。男方向女方赠送彩礼以后,婚姻关系就宣告正式成立。男家赠予女家彩礼后,女家亦应回赠男家一些礼品,不过其数量要少得多,只要有象征意义即可。男女双方互赠的.礼品都必须是双数,其中含有成双成对的意思。

请期

选择结婚日期。由男家卜得吉日,请女家商定。

亲迎

在结婚之日,由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归来举行婚礼。古代迎亲最初用车,后来演变为用花轿。

古籍记载

六礼是中国传统婚礼仪式,古籍《礼记·昏礼》上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另《仪礼》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传统习俗。

“六礼”即六个礼法,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俗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另《梦梁录.卷二十》∶“婚娶之神,先凭媒氏。”因此,媒人是缔结婚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

六礼之中,纳征和亲迎最为重要。《诗经·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旧说是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于渭滨。后世以“文定”作为订婚的代称。《礼记·昏义》谈到亲迎后新郎新娘“共牢而食,合卺而酳”。后世夫妇成婚成为“合卺”就是从这里来的。

五礼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

凶礼,就是跟凶丧有关的一系列礼节,这方面不仅仅包括丧葬之内容,还有其他一些跟灾难有关的礼节。

军礼,是旧时指军中的礼仪。西周五礼之一,是用于征伐,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即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

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其主要内容有六:一曰饮食,二曰婚冠,三曰宾射,四曰飨燕,五曰脤膰,六曰庆贺。

嘉礼的用意在亲和万民,其中饮食礼用以敦睦宗族兄弟,婚冠礼用以对成年男女表示祝贺,宾射礼用以亲近故旧朋友,飨燕礼用以亲近四方宾客,脤膰礼用以亲兄弟之国,庆贺之礼则用在国有福事时。

古代婚姻六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金熙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