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全诗翻译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全诗翻译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全诗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十首诗全是用反讽手法,对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的逃跑主义进行了批评。 原诗十首为七绝组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冬,即唐玄宗回到长安以后。唐玄宗本是因安史之乱逃亡成都,这里却用了“西巡”一词,语含讽刺。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其一】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其二】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其三】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其四】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其五】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其六】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其七】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其八】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其九】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其十】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译文:

【其一】

安禄山的叛军威逼长安城,唐玄宗西巡到蜀地来避难。

剑门关高耸五千丈,崖石嶙峋,仿佛楼阁建立在九天云外。

【其二】

成都真是人间天堂,千家万户,如画如*。

翠草绿树白云青山红崖如同蜀丝锦绣,长安及秦川的风光比得上吗?

【其三】

简直可以把春树葱茏的华阳城称为新丰县了,这新宫的景色与旧宫景色没有什么不同。

柳色青青,一点也不比长安的杨柳逊色,花光艳丽,与长安上阳宫的花儿一样红。

【其四】

谁说蜀道行路难,皇上走就不难!六马大驾西行,万人夹路欢迎,难吗?

山环地转,成都秀丽的锦江水就如长安的渭水河,天边的`雪山银光闪耀就好像长安的金銮殿。

【其五】

天子的教化一时遍布万方,成都锦江的风光水色那点比长安的曲江池逊色?

更何况成都还有著名的石镜石,比天上的月亮更明亮,宫女们正好用它来照照蛾眉画得怎么样。[6]

【其六】

锦江水清又清,染得蜀锦明又明,奔流万里到海滨,皇上正好可以乘坐巨大的龙舟扬帆顺流下扬州。

长安虽然有豪华壮丽的上林苑,可是成都有高耸如云的散花楼啊!

【其七】

锦江水东流围绕锦城成都,锦江上有七座桥梁,就如北斗星一样排列。

四海的臣子来成都朝觐陛下,天上的神仙闻你的大名也来到峨眉山聚会。

【其八】

秦惠公用所谓会下金蛋的石牛欺骗蜀国开辟了蜀道,锦江汉水通海隅,与银河相接。

如今天子一行来到成都,留下神圣的足迹,锦城成都也可以作为皇上的帝王州了。

【其九】

水波漾绿色,天空尽碧蓝,纤风不兴,丝尘不起,气温和暖,胜过北方的三秦。

各地的风流佳人都跟随陛下的玉辇,来到西边的成都,又给锦江增添一段春色。

【其十】

剑阁雄关历来是蜀国的北大门,皇上回归长安的马队如天上行云,逶迤而行。

少帝已经收复长安,重新打开紫极殿,现在长安城是日月双照,光满乾坤。

①九天:指天空,极言其高。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全诗是说,在高高的九天之上,有一个成都,城内千家万户,热闹非凡,繁华得像*画一样;老天给唐天子送来了这样一个好去处,草树云山,花团锦簇,长安所在的秦川,哪里赶得上这里好?结合叙事、写景抒发情感,讥讽至深、至透、至切,但未说出的还在言外,耐人寻味。

鉴赏:

此组诗当作于诗人晚年时期,从整体上看,是收复长安以后写的,基本是反讽唐玄宗的逃跑主义,表面上一句批评也没有,实际却字字见血,首首入骨。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马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